蔡兆源:占国内生产总值34%
揪少报没报税可零财赤
(沙登9日讯)经济学者分析,国内“有报账却少报税”者及“没报账也没报税”者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及30%,若政府能促使这些人都报税,预计大马不会出现财政赤字。
华总经济研究委员会副主席拿督蔡兆源说,从经济角度来看,大马税收局需获得占国内生产总值14%的税收,才算完整,但在过去几年,大马只收到占国内生产总值10至11%的税收,这意味着我国少收了一些税务。
蔡兆源今日在华总与《星洲日报》联办的“2019投资策略研讨会”上,主讲“新政府、新税制、新挑战、新契机”时这么说。
蔡兆源也是国家税务改革委员会成员。
他说,若政府能把这些有报账少报税的人,和没报账没报税的人叫来报税,相信我国不会出现财政赤字。
“会出现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额),一定是有报账的。这样少收的就是那些有报账但少报税的(税收),而这些(税收)也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4%。”
他指根据经济学家的研究,那些没报账也没报税的数目,则大概相等于大马国内生产总值的30%。

商家5年一查 打工族3年
“商家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就是五年内,商家一定会被(税收局)查一次;打工一族则会在每三年被查一次。”
蔡兆源作出上述提醒,并指与其他国家比较,大马人的税收服从度基本上仍偏低。我国推行的是自行估税,而在这情况之下,内陆税收局主要任务是进行审计。
他笑称,也因为这样的原因,许多人会称内陆税收局为“全马最大的审计机构”。
“所以,当大家被税收局审查,不是因为自己很倒霉,而是在这制度下,税收局会每一年从商家、纳税人中,抽调20%者来审查。这样五年下来,就会查完100%。”
蔡兆源提到,2001年前税收局主要是负责估税,如今其角色已变成查税。
出席者有华总副总会长拿督锺来福、总执行长陈国明、永久名誉顾问丹斯里林华隆、华总经济研究委员会委员林善元医生、马来西亚果农总会会长韩学习、署理会长锺旺添、总财政许来安、青运全国副总会长吴祮濠、世华多媒体有限公司总经理(市场行销)谢念芳、世界林氏总商会总会长丹斯里林顺平等。

方天兴:勿为政治讨好土著
华总会长丹斯里方天兴认为,国家政策包括经济政策,应该以国家和全民为出发点,不应因为政治考量主张“加强推动土著议程”。
他表示,此举将破坏建国以来先贤达致“全民和谐与团结议程”所维持的社会契约,以及宪法保障下的条文与精神。
方天兴致词时说,我国是多元种族国家,任何方面都不应该以“政治决心”来推动只利于本身族群的议程,一旦一意孤行,对民主和多元国情肯定是极大伤害和破坏。
他指出,一旦“土著议程”被强化与激化,也将导致国家陷入种族纷乱纠扰的矛盾中,种族社会无法和谐安宁,外资却步,导致国家发展最终裹足不前。
“我们这个国家,需要的是全民政策及全民经济。”
方天兴也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机构如国际贸易及工业部、企业发展部或各州政府,应多号召私人企业商家参与海外招商团,或参与国际展销交易会等,协助我国商家拓展海外市场。

郭隆生:经济增长料最高4.6%
华总经济研究委员会主席郭隆生说,由于国际金融机构普遍上不看好今年的国际经济,因此预计大马今年的经济增长会比去年逊色,介于4.4至4.6%。
他说,由于国债及家债过高,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世界经济正面临诸多挑战,股市连续十年创新高,全球债务快速增长。若发生任何激烈突变,金融风暴可能随时发生。”
郭隆生主讲“充满挑战的2019年经济前景”兼谈“十年一次的金融风暴是否即将来临?”时这么说。
他指出,促使经济风暴出现的导火线包括英国脱欧、中美贸易战等因素,因此他建议投资者,今年所做的投资策略必须量力而为,见好就收。

江华强:搞好经济巩固政权
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公会总会长拿督江华强认为,只要政府打击贪污及搞好国家经济,人民有了钱,就不会谈论宗教及种族课题,更不会以此来抨击政府。
他说,人民当初想换政府,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因素,第一是反贪污,第二是要搞好经济。
“若这两件事获解决,我相信希盟政府未来50年都不变。只要这两件事得以解决,相信种族、宗族课题也都得以解决。当你有了钱,没有人会谈种族、宗教。”
江华强认为,三分之二的大马人是靠中小企业而活,一旦政府把经济搞好,这也能协助低收入群体(B40)。
“当政府把中小企业经济带起来,人民、低收入群体就会有钱,因为98.5%的中小企业为国家创造约1500万个就业机会。若能协助中小企业把经济搞好,这些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也会增加。”
公积金提款与退休年龄一致 专家:恐打乱退休计划
报道:林秀芳
(吉隆坡14日讯)对于大马公积金局有意让公积金领取年龄与退休年龄划一,专家提醒相关改革应循序渐进,并兼顾灵活性,因一旦处理不当唯恐弄巧反拙,随时让“保障退休生活”变成“打乱退休安排”。
公积金局总执行长阿末祖卡奈早前披露,根据该局养老金优先改革清单,首要任务是调整公积金领取年龄,使其与退休年龄一致,意即若退休年龄有改变,领款年龄也需随之调整。
该局另一计划是把基本存款转换为稳定的收入来源,即引入年金制度。
对于这建议,理财有方的一群可能不表认同。理财专家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说,若当局强制性落实势必引起不满,因许多人希望自主管理个人储蓄,也担忧此举可能打乱提前退休的安排,甚至影响部分人对未来生活的规划。
无论如何,他们认可政府在养老财务管理方面的介入,因过去调查显示,多达70%的退休人士在短短3年内便耗尽所提取的退休金,主因包括财务规划不足导致投资失败、误坠骗局或因缺乏医疗保险而被迫动用积蓄支付医疗费用。
若公积金领取与退休年龄划一,专家建议:
●针对不同群体设灵活条款
●允许因特定需求提前提款
●让多储蓄者享更大提款自由
●按部就班给5至10年过渡期
●拟方案以防削弱储蓄自主权

蔡兆源
蔡兆源:兼顾灵活性
渐进式推养老金改革
亚企理财中心税务与财务咨询总监拿督蔡兆源认为,为避免引发强烈反对,当局可采取渐进式和灵活性兼顾的方式推行养老金改革,如逐步推迟领取年龄,每年递增一岁,最终延长至60岁,与退休年龄一致。
他进一步建议,在基本存款转换为稳定收入方面,也可循序渐进推行。例如公积金局会员到达领取年龄时,初期仅保留20%作为年金,2至3年后再增加10%至30%,如此逐步调整,最终全面过渡至年金制度。
“只要不过于激进,给予5至10年的过渡期,人们的反对声浪就会相对减少。”
他认为改革方案应具备一定的弹性,例如允许因医疗需求而提前提取部分存款,以兼顾弱势群体的实际情况。
蔡兆源指出,当局推动养老金改革的核心原因在于许多国人退休金储备不足,而问题的根源在于收入偏低,使得储蓄有限。
此外,冠病疫情期间大规模提款进一步削弱了退休储备,自去年5月公积金局实施灵活户头以来,总提款额已高达122亿令吉。
“再加上大马人普遍理财意识薄弱,许多人提款后因缺乏规划导致资金耗尽,最终政府不得不介入,提供援助金等支援。”
他强调,过往政府未能正视这一问题,而现任政府正通过多项措施,如最低薪金制、渐进式薪金政策及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NIMP 2030),以提高人民收入并创造高附加值就业机会,从根本上改善退休保障。
“若国人无法妥善规划退休金,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强制实施年金制度,而非让退休人士一次性领取全部存款。尽管短期内或引发争议,但从长期来看,这是最可行的做法。”
他以数据说明,大马人均寿命为75.2岁,若55岁便领取整笔退休金且3年内耗尽,未来20.2年如何维持生活?
“当一个人无法自律时,政府就必须介入,以政策提供他们的退休保障。”

周志强
储蓄充裕应获弹性提款
迈悦理财教育机构创办人周志强认同养老金改革的方向,但建议针对不同群体设定灵活条款,尤其让储蓄充裕者享有更大的提款自由度。
他指出,公积金局去年已调整退休储蓄目标,其中基本储蓄为39万令吉,适足储蓄为65万令吉,增强储蓄则为130万令吉。因此,延迟领取年龄的政策应优先针对储蓄不足、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且缺乏退休金将影响生活的群体。
“相比之下,收入稳定且储蓄充裕者可获更弹性的选择。这类群体往往从事高压或劳累的工作,因此,他们可能希望提前退休,或利用退休金创业、转向新的生活方式。”
他提到,年金制度的核心在于避免一次性领取全部退休储蓄,以确保退休者拥有长期稳定收入。以新加坡为例,其年金模式提供三种方案:固定最低提款、逐步提款或大笔提款。
“我个人认为,按月提款的方式较为理想,毕竟许多国人缺乏理财规划。然而,我们必须评估这一模式是否足够覆盖基本生活需求。例如,一名公积金储蓄仅有39万令吉的会员,每月领取额仅为1625令吉,这是否足够维持生活呢?”
他提及,尽管大马公积金的回报率相对稳定,但其贡献率却偏低,雇主和雇员合计仅为21至23%之间,相比之下,新加坡的公积金贡献率高达37%。
“因此,不论是调整领取年龄至退休年龄一致,还是实施年金制度,关键问题在于人们是否愿意接受?事实上,许多人仍持反对态度。”
周志强强调,大马的退休改革也不仅限于养老金制度,还应从更广泛的国家层面推进,例如加强医疗保障。目前,医药卡与保险保费高昂,医疗费用也不断攀升,政府应系统性完善退休保障体系,以减轻国人的后顾之忧。

萧伊妗
不应强制存放于年金
理财师萧伊妗认为,公积金制度的调整应更具灵活性,尤其是对具备财务管理能力的人士给予更大的选择权,包括领取年龄以及退休金投资的配置,而非强制存放于年金计划中。
她指出,公积金局的改革初衷是保障退休生活,但这也可能影响部分理财有方、储蓄充足且计划提前退休者的财务安排。
“低收入群体的退休储蓄原本就不高,即便推迟至60岁领取,提供5%至6%的回报率,也未必能显著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相反的,强制性措施可能削弱所有人的储蓄自主权。”
她补充道,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回报可观的退休年金计划,例如保险公司和信托基金提供的年金产品,因此,她不认同全面强制执行公积金年金制度,而是主张给予会员自由选择。
萧伊妗坦言,市场上存在不少投资骗局,因此建议政府提供选项的同时,强制提款者必须参与财务管理课程后才能提款,通过讲座来教育及提升人们的理财认知,可让他们能作出更明智的决定,避免因道听途说而陷入错误投资。
明确规范提款理由
此外,她认为政府若允许设立灵活户口供会员提款,应明确规范提款理由,防止资金被滥用,从而确保公积金制度的永续性。
她还强调,若领取年龄推迟至60岁,将影响原本计划55岁退休的人士,他们将面临长达5年的资金“空窗期”,这可能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我国高度依赖外资,而外资流动性大,并不会对国家经济保持长期承诺。一旦外资撤离,许多雇员将面临裁员和失业风险。若能提供更灵活的公积金提款机制,这些人或能提前规划,例如利用退休金创业,重新布局未来。”
制定更针对性方案
总的而言,专家们认为随着国家迈向老龄化社会,加上多数国人的理财意识较为薄弱,当局在保障人民退休生活之际,需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改革方案,以确保国人能逐步适应,并最终达成退休保障目标。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