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否认按政府指示卖英国资产
公积金局:趁高价释放价值

(吉隆坡10日讯)雇员公积金局(EPF)解释,脱售英国两项产业,是为了趁高价卖出以释放价值,并非按政府指示,以调回在外的资金,扶持令吉。



公积金局发文告澄清,部分所持房产价值已达到高点,目前是脱售获利的良机。

文告指该局不是按政府指示脱售英国资产,将资金带回国,以加强令吉汇率。

上月25日,《星报》引述消息,指公积金局正探讨脱售在英国的2产业,料获得达1亿英镑(约5.55亿令吉)的盈利,并指这是按政府指示,以调回资金,扶持令吉汇率。

公积金说:“脱售资产是我们其中的投资策略,以最大化投资回酬;而所得的资金将投资于其他产业,重新部署投资组合。”

文告说,国外投资策略不变,且寻求符合回酬目标的投资项目。



早前也有报道指,公积金公开脱售伦敦西敏的圣詹姆士广场(St James Square)和伦敦塔桥屋(Tower Bridge House)。

公积金于2011年8月,以1亿4750万英镑(约8.18亿令吉)购入圣詹姆士广场,过后每年租金回酬率为5.4%。

至于伦敦塔桥屋,也于同年以1亿6300万英镑(约9亿令吉)购入,回酬率达5.6%。根据消息,公积金局打算以2亿英镑(约11亿令吉)转手,意味着净回酬率仅4.75%。

谈及脱欧,公积金局指,目前过早判断其带来的影响,但会密切观察发展动向。

公积金局在英国和欧洲持有多项资产,包括办公楼、工业和物流房产资产,以及私人医疗业务。



反应

 

要闻

高庭标杆性裁决 公积金局可合并会员户头

(莎阿南18日讯)莎阿南高庭今日做出标杆性裁决,雇员公积金局(EPF)有权合并属于同一人的户头。

高庭司法专员锺耀才博士(译音)指出,由于1991年雇员公积金法令及其条例中并没有明确的禁令,因此允许公积金局在合并户头时行使其行政酌情权。

高庭是针对一名女子M. 蒂薇亚对公积金局提出的诉讼做出这一裁决的。

该诉讼起因是公积金局将属于其已故父亲S. 马查的尾数236和036 的公积金户头合并为一个户头。

自动指定受益人

根据“新海峡时报”报道,S. 马查于1995年8月1日用新的身分证号码注册成为公积金会员,户头尾数为036。然而,他在1984年3月10日已经用旧身分证注册了一个现有户头(尾数236)。

尽管旧户头中还有存款,而新户头中没有,但马查去世前把V. K. 达尔斯爱尼列为旧户头的受益人,而新户头则没有受益人。

女子对公积金局在合并两个户头后自动指定受益人提出异议,她认为当局没有权力合并其父亲的户头。

然而,公积金局强调合并户头是行使其行政酌情权的一部分,并且强调马查委托受益人是合法的。

法官也了解,尽管1991年雇员公积金法令、2001年雇员公积金条例,及1991年公积金局法令,没明确授权该局合并户头的权力,但也没有禁止该局这么做。

法官随后裁定,基于受益人名字仍有效,因此V. K. 达尔斯爱尼有权获得合并后户头的余额。

法庭认为,裁决对两位主要的索赔人,即M. 蒂薇亚和V. K. 达尔斯爱尼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尽管最终只有一人能够获得户头的资金,但在此案中,公积金局并没有任何自身的利益,当局唯一职责是依法履行其法定义务。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