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区块链将迎来末日!/鲁比尼

金融服务业正在经历一场革命,但其推动力并不是比特币这类被过度夸大的区块链应用,而是一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为基础的革命。

数千家实体企业已经应用了这些技术来击穿金融中介的各个方面。 PayPal、支付宝、微信支付、Venmo等数十种在线支付服务拥有数以亿计的日常用户。



基于大量的个人和企业在线数据,金融机构能在几秒钟内做出准确的贷款决定,而不是几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数据驱动的信贷分配提升甚至可以消除周期性的信贷驱动型繁荣和萧条。

同样,保险业的承保,理赔评估和管理以及欺诈监控都会变得更快更准。进取型管理的投资组合越来越被被动式的机器人顾问所取代,而它们的表现相比于时而自相矛盾且收费高昂的财务顾问来说或许一致或更佳。

如今,让我们试将这个真实且正在进行的金融科技革命与已经存在了近十年且仍然只有一项应用(加密货币)的区块链应用记录进行比较。

区块链的鼓吹者会辩解说在实现商业应用之前,其早期阶段类似于互联网的早期阶段。

但是这个比较是错的,互联网很快催生了电子邮件,万维网以及被数十亿人所使用的数以百万计的可运行商业企业,但是像比特币这样的加密货币甚至连其赋予自身的目的都无法满足。



创造供应加速贬值

作为一种货币,比特币应该是可供使用的账户单位,支付手段和稳定的价值储备。但这些目的它都没能实现。没有人用比特币来标价;很少有零售商接受它;价值储备功能也很糟糕,因为它的价格可以在一天内波动20至30%。

更糟的是,加密货币通常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前提。根据其推广者的说法,比特币只拥有2100万单位的稳定供应量,因此不会像法定货币那样贬值。

但是这种说法显然是欺诈的,因为它已经分成了三个分支:比特币现金、莱特币和比特币黄金,此外每天还会创设出数百种主要是为了摆脱相关证券法律法规而设计的其他加密货币,还有所谓首次代币发行的骗局。

所以“稳定”的加密算法一面创造货币供应,同时又以比任何大型央行都快得多的速度将其贬值。

真正用途都属非法

就像典型的金融泡沫一样,投资者购买加密货币并不是为了交易,而是期望它们能增值。事实上,如果有人真的想使用比特币,过程也会相当麻烦。

这类货币的生产耗能极大(因此毒害环境),并附带很高的交易成本,甚至连跟比特币有关的会议也不愿接受其作为有效的支付方式。

到目前为止,比特币的唯一真正用途是促进诸如毒品交易、逃税、避免资本管制或洗钱等非法活动。

不出意料,G20成员国现正通力合作,通过要求对所有收入或产生资本收益的交易进行申报来监管加密货币并消除它们所谓的匿名性。

在本月遭受亚洲监管机构打压之后,加密货币的价值从12月的高点下跌了50%。如果不是某些方面迅速实施了一项庞大计划来公然操纵其价格,那么这一崩溃还会更严重。

但就像次贷泡沫一样,大多数美国监管机构依然在睡梦中,浑然不知危机已近。

自从数千年前货币发明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有数百种不同货币并存的货币体系。货币的存在意义在于允许各方在无须交换的情况下进行交易。

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形同于所有泡沫之母。

没有内在价值

但是为了让货币有价值,并且要产生规模经济,只能允许特定数量的货币同时运作。

我们不会在美国国内使用除美元以外的其他货币(比如日元或欧元)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这样做毫无意义,而且会使经济效率下降。

数以百计的加密货币可以一起运作的想法不仅与货币的概念相矛盾;而且是彻彻底底的愚蠢。

而所谓单一加密货币可以取代法定货币的想法也是如此。加密货币没有内在价值,而法定货币则有,因为后者可以用来纳税。法定货币也会受到贬值保护,因为各央行都承诺保持价格稳定。

不能与经济挂钩

如果一个法定货币像在某些高通胀弱势货币体系中那样失去信誉,它就被换成更稳定的外币或实物资产。

碰巧的是,比特币所谓的优势也是它的致命弱点,因为即使实际上确实有稳定的2100万单位供应量也无法使其成为一个可行的货币。

除非货币供应能与潜在的名目国内生产总值(GDP)挂钩,否则价格就将出现通缩。

这意味着如果比特币的稳定状态供应确实逐渐取代了某一法定货币,那么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指数将不断下降。

此外,以比特币计价的任何名义债务合约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实际价值上涨,导致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认为促成了大萧条的那种债务通缩。

同时,无论生产率如何增长,以比特币计算的名目工资实际上将永远增长,进一步增加了爆发经济灾难的可能性。

比特币是“泡沫之母”

很显然,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形同于所有泡沫之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在2017年感恩节和圣诞节之间遇到的每个人都问我是否应该买一点。

作局者、诈骗犯、伪专家和拉客仔(都是利益相互冲突的内幕人士)都吃准了无知散户投资者害怕踏空的心理,并把他们骗个干净。

至于底层区块链技术,即使它比加密货币更有潜力,但其推广仍然存在巨大的障碍。

其中最主要的是它缺乏可以像互联网那样被广泛访问的基础共同通用协议(TCP-IP,HTML等)。

更根本的是,它关于去中介去中心化交易的承诺如同一个未经考验的乌托邦式白日梦。

也难怪区块链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中几乎位于曲线顶端且伴随着虚高的预期。

投资金融科技更明智

所以请忘掉区块链、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并着手投资于那些拥有真实商业模式的,正在为金融服务业带来革命性冲击的金融科技企业。

它们不会让你一夜暴富;但你的投资一定会是更明智的。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要闻

政府受促整合AI与物联网 为水灾管理提供智能方案

 (吉隆坡25日讯)物联网技术专家建议政府整合人工智能(AI)与物联网(IoT)科技,作为我国水灾管理的智能及成本效益解决方案。 

大马物联网协会财务帕玛纳丹指出,能够整合各种数据来源的智能水灾检测系统,将克服现有系统的不足,并增强水灾预测能力,尤其是在气象方面。 

“例如,该系统能够处理来自监督河流水位、降雨模式、国家水文地理中心的潮汐数据和卫星图像。这种智能集成能够提供更加全面及准确的水灾风险信息。 

“这模型目前已被印度气象局与谷歌水灾预警计划合作使用,已证明能够有效提高该国水灾预报的准确性。” 

他最近接受马新社访问时说,与传统系统相比,这项基于各种传感器的科技能够在灾难发生前48小时发出预警,从而提高水灾风险检测的准确性。 

“这种技术应得到充分利用,以防止情况恶化,同时向居民发出警告,提醒他们采取预防措施。” 

帕玛纳丹提到,使用人工智能可以使该系统不断更新,从而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质量。 

他建议系统应分阶段实施,从高风险城市地区开始,然后扩展到乡村地区。 

“除了与国家水灾预测及警报中心(PRABN)整合外,卫星影像的附加信息也能帮助地方政府更有效地规划城市发展。”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