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马哈迪半世纪传奇/谢诗坚

马哈迪其实在巫统成立时(1946),已是普通党员,但仍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他在1964年首次参加国会选举而胜出,开启了他的政治人生。

在他进入国会后,就与对手李光耀在国会有了激辩(当时新加坡仍未脱离马来西亚联邦)。他的尖锐言论引起李光耀注意。



在李光耀回忆录中,他提到马哈迪在国会辩论时,对行动党的攻击达到高潮,形容人民行动党是亲华人,有共产倾向,也是反马来人的。在工业方面,人民行动党的政策是仅仅鼓励马来人当劳工,而不让他们有投资便利。

李光耀随即驳斥马哈迪的说法,他说“在10年内我们就会培养出新一代马来人,他们受过教育,懂得科技和管理现代工业。”

马哈迪也在他的回忆录(医生当家)中这样形容李光耀:“李光耀的态度和野心,与马来西亚的执政党(的政策)背道而驰。在1964年的大选中(指马来西亚),他尝试成为马来西亚华裔的领导者。他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取代马华(在联盟)的地位。”

与李光耀注定是对手

接着他又形容行动党在大选中只赢得一个国席(参选9席),以致要取代马华成为巫统的合作伙伴,彻底失败了。而该党所说的“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口号并不如李光耀预期中的受落。



可以说,从60年代开始,李光耀和马哈迪注定成为“对手”而不是“同志”了。

果然在1965年,因李光耀与联盟领导人的骂战升级,也就使到联盟决定让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成为一个独立国家(这并非李光耀所愿,但新加坡人民则表示欢迎和接受)。

令人诧异的是,马哈迪参加1969年大选时,竟在阴沟里翻船,败给回教党。这是他难以接受的成绩。

5月10日大选成绩揭晓后的第三天,即5月13日,一场种族冲突流血事件在吉隆坡爆发,局势非常严竣,政府乃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史称“5·13”事件),继之,东姑虽仍是首相,但其副手敦拉萨已全面掌控政权。

此时,感到失落与不满的马哈迪,针对陈修信表示马华不加入内阁事件明确评论,马华不应留在政府内。

他的言论见报后,东姑在6月6日致函马哈迪,说后者的言论使事情变得更糟糕,乃劝马哈迪耐心等待国家恢复常态,不要再引发事端。

约莫10天后,马哈迪在6月17日回复东姑函件中指责东姑是导致联盟陷入危机的罪魁祸首,因而促东姑下台。当马哈迪的信件曝光后,震惊整个国家。

名著被东姑列为禁书

在恼羞成怒下,东姑于7月12日通过巫统最高理事会将马哈迪开除出党。及后马哈迪又出版名著《马来人的困境》,字里行间也指责东姑未能改善马来人的生活和待遇。但这本书一出版(1970年)就被东姑列为禁书。

离开巫统未超过两年,马哈迪又“英雄式”地重回巫统怀抱(1971),在拉萨首相(1970年出任第二任首相)的扶持下,马哈迪重新活跃于巫统党内。

1974年马哈迪时来运转。在大选中重任国会议员后,即被拉萨委任为教育部长。有了官职在身,马哈迪在1975年的党选中当选副主席之一,另两人是嘉化峇峇与东姑拉沙里。

当拉萨于1976年病逝,而胡先翁上位后,他出乎意料的,选中马哈迪而不是热门人物东姑拉沙里为副揆。

1981年当胡先翁决定退休,身为副揆的马哈迪也就明正言顺地成为第四任首相。马哈迪的强势政治也在政府和党内造成不同程度的震荡。比如1983年的修宪,对统治者的权力作了些限制、借用慕沙希淡击退拉沙里,使后者未能当上副首相。

1987年的党选,拉沙里与慕沙希淡连手攻打马哈迪的阵营,结果败下阵来。

在无从选择下,拉沙里另起炉灶(1989),成立46精神党,全面地参加1990年大选,企图夺下中央执政权。无奈时不与人,拉沙里只得认命。

从政54年永不言退

1998年巫统斗争升级,马哈迪亲手开除其“宠儿”安华,并在不久后,安华被提控上法庭不得保释。

虽然马哈迪在2003年退休,把棒子交给阿都拉。但在2008年大选过后,因为国阵受到重创,也给马哈迪一个强烈理由迫使阿都拉下台。当2009年纳吉取代阿都拉成为第六任首相后,马哈迪也重回巫统。

但在2013年的大选后,马哈迪又发现纳吉战绩不佳,加上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案件不断积累和爆开内幕,也就出现了马哈迪临老(91岁高龄)再重出江湖,与慕尤丁共组新党——马来西亚土著团结党,明显冲着纳吉及巫统而来。

从1964年从政以来到今天的第54个年头,马哈迪在政坛上似乎永不言退。他的思维造就了他不断地斗争和不断地抨击他认为不称职的领袖。也因为他的心态与性格使然,这一回马哈迪钉上了纳吉。

这种斗争结局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要承认的是在这半个世纪,马哈迪仍然是政坛翻云覆雨的高手。

反应

 

要闻

国盟高职分配再陷僵局 土团左支右拙陷两难

报道:许世平

(吉隆坡24日讯)国盟内部日前为高职分配再惹不快,成为继首相人选后的第二个争端,消息人士指目前伊斯兰党和土团党已再度进入协商过程。

而对于两党视乎再为高职分配陷入僵局,分析人员也指土团党陷入两难,即一旦和伊党决裂将失去巫裔选票,然而继续合作则难以获得非巫裔选票。

反而目前看似已经不甘在国盟内部屈居“老二”的伊斯兰党却是稳坐钓鱼台,身为国会最大党的伊党相比土团则将继续占据优势。

政治时评员谢诗坚博士强调,土团党已陷入困境,要是与伊斯兰党决裂的话,将没法得到马来选民的支持,更不会有华人选票的支持。

他说,土团党不想被伊党抛弃,再加上议员的背叛,似乎已然穷途末路,除非那些变节的议员能够重新归队。

“虽然他们寄望前首相敦马哈迪能从中协助斡旋,却难能成事,因为敦马声望下跌,人们不再像以往那样尊敬他。
伊党展示强势姿态

“慕尢丁对此甚感苦恼,目前土团党的处境很不利,因为安华不会招揽土团党加入团结政府,慕尢丁很感委屈,只能另开辟战场,继续抗争。”

“虽然大选还未到,但是情势发展下去的话,对土团党却很不利,对安华却有利,会有机会取得更多的议席,对伊党来说也没甚损失,还能继续巩固原有的马来选票。”

他说,土团党要是再失落几个议席,就步上瓦解之路,因为它已日落西山,前景黯淡。

他说,巫统挺狡黠,没有直接介入,而是保持沉默,凭藉26个议席的单薄势力,要是伊党执政的话,也没有可争之利。

谢诗坚是针对伊党精神领袖多番发表不满土团党的观点,会否给未来带来政治变局,作此谈话。他说,伊党与土团党向来都不很融洽,在伊党未壮大以前,不便多谈谁做主导,那时期对落实那个政党赢到最多议席就由那个党领导出任首相的时机还未成熟,可是最近伊党的发声却多了些。

“伊党的政治盘想是,不能永远做老二,因此过去伊党选择退出民联,现在当土团党几乎包揽国盟主要职位的情况下,伊党就要摆出一种强势的姿态。”

胡逸山:议席比土团党多一倍
“国盟应由伊党主导”

政治评论员胡逸山博士强调,根据民主原则,伊斯兰党赢获的议席比土著团结党多一倍,在国盟实体理应由伊党主导,这是没什么好争议的。

“近两年来土团党陷入党内派系纷争,以国盟主席丹斯里慕尢丁为首的创党派、以韩沙为首加入土团党的巫统派,还有以阿茲敏为首在喜来登事件叛变加入土团党的公正党派。”

他说,土团党各派系都在忙着争权内斗,或搞派系实力的平衡,那还有能耐去努力增强党组织的整体力量。

他是针对伊党精神领袖拿督哈欣雅欣呼吁慕尤丁重新检讨联盟内部的主要党职分配,以及土团党独占主要领导职位引发联盟内部不满的发展演变,发表以上分析观点。

他说, 上世纪70年代,伊党原是国阵政府的成员党,后来因不满才与主导国阵的巫统分道扬镳,2020年发生喜来登事变后,伊党才再成为执政党成员,当时只因议席不够多,而保持低调。

“然而2022年大选及六州选举,伊党却是赢得议席最多的单一政党,政治势力还覆盖几乎整个马来半岛北部,还执掌好几个州政权;当然在国盟组织里,谁的议席多理应就有更多的话语权。”

他说,显然伊党不想让土团坐享其成,为备战3年后的大选,倒不如挤下土团党,抓牢国盟主导权,会在来届大选赢得更漂亮些。

“最近登嘉楼州务大臣拿督斯里阿末山苏里辞去国盟总财政职务,伊党主动放弃国盟总财政一职,就是要向慕尢丁领导的土团党‘摊牌’。”

不满阿兹敏任国盟总秘书
伊党拒屈居“老三”

国盟内部消息称,伊斯兰党在第15届全国大选之后,原以为会获得国盟总秘书的职位,然而并未成事。

消息称,总财政对于联盟的运作而言,最多只能算是第三号人物,即属于主席、总秘书之后的职位,而伊党也不满屈居“老三”。

伊党认为相比总财政一职被视为可有可无,总秘书一职更有发挥空间和话语权,也更适合由这个国盟中占有最多国州议席的政党来担任。

消息人士告诉《南洋商报》,尽管慕尤丁已经宣布委任阿兹敏阿里担任国盟总秘书,然而目前两大政党仍在进行磋商。

伊党人士也认为,登嘉楼州务大臣拿督斯里山苏被视为伊党的“未来首相候选人”,担任总财政一职属于缺乏实权和发挥其能力的空间。

“那就是为何这次丢出的是总财政一职,而不是沙努西的国盟选举主任。因为这个职位对于议席分配、候选人方面,还是有话语权。”

消息称,另一个让伊党感到不满的是,部分理应由伊党领导的委员会也又被抢夺的情况。

尽管看似有所不满,消息认为这不过是茶杯里的风波,并不足矣导致两党割席,在国盟中引发地震。

谈到伊党对于雪州国盟主席拿督斯里阿兹敏阿里的不满,消息指过去在多场的选举期间,阿兹敏强势的领导态度,让伊党基层感到不满,认为彼此之间难以合作。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