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落后”的中国/南洋社论

“落后的中国”,网上很多“酸民”常常掛在口中的酸话。

酸民没有错,中国还落后,这里可以一件一件审度,都可一一验证“落后的中国”这种说法,完全确立。



就看近来出现的“落后论”,就可发现酸民是有凭有据的。

在中秋节当晚,中国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通过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把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送上太空,网上酸民当然不会错失发挥机会。

天宫二号的确实落后,只落美国俄罗斯这2大太空強国之后,当应受批。

天宫二号是中国921-2空间站工程计划的一部分,当今有单独能力在太空设立空间站的,不超过3个国家,那就是美俄中。在太空方面的竞争,中国落后2大强国,所以酸民有理。

再下来,另一个热门话题是美国研制的五代机F-35战斗机,已开始服役。日本也兴高采烈开始接收这款隐身性及攻击力极强的F-35战斗机。



众所周知,F-35是史上最昂贵的战斗机,硏发总成本及升级费用达到1万亿美元,这款战机把空战升级到未来式,只要有小批战机就可把小国炸平。

当今世上,谁能与F35这款战机抗衡?军事专家指最接近的对手,一是升级后的俄制苏-35,另一款是中国新一代隐形战机歼-31。不过酸民指中国窃取了F-35机密,才造出弟弟歼-31,真的又胜一局。

实际上,在五代机研制上,中国面对最大的瓶颈是发动机,只要攻克将会是另一个境界。落后就得挨打,挨酸民之打。

再提一提航母,只有财力雄厚的国家,才可养下耗财如雨的航母,美国就有10艘,另一艘超级航母也快下水。中国呢,有的是训练航母,国产航母还在赶建中,连印度酸民都在笑。

印度军备几乎是杂牌项目,军购国外,自产不行,因有2艘老旧航母,在航母项目排名还是小胜中国。不过,料在10年内,中国自制航母会增至6艘,还是排在美国之后。

在经济上,有史以來从未出现中国式的经济增长情况,从改革开放后短短数十年,竟然攀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不幸,还是远远落后于美国,故此酸之有理。

只不过,美国最大的“债主”之一,竟然是持有万亿羌元美债的中国。在外汇储备方面手握4万亿,这方小胜酸民。

中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已经在左右着世界,它以惊人速度创造财富,也让洞悉先机者从中国赚取财富。如果你是国家领导或财团主策人,若还是一身酸性,恐会错判形势。

这是一个要不断“更新”其势的国家,因为其追赶世界的速度,太迅速了。



反应

 

言论

提高数字银行安全性/南洋社论

在2022年4月底,国家银行颁发了5家数字银行执照,其中GX BANK、永旺银行(Aeon Bank)和Boost Bank已在2023年正式推出数字银行服务。

数字银行的出现为金融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和革新,然而,这些虚拟银行也面临着巨大的网络安全威胁。

根据《2023年上半年大马网络安全威胁格局》的报告,银行、政府、企业、电讯和教育等部门是面对最严重威胁的行业之一。

为确保数字银行的安全性,预防骇客攻击以及保护客户的个人数据,必须采取全面且有效的安全措施。

数字银行作为金融科技创新的典范,提供许多传统银行无法比拟的便利性。首先,数字银行打破地理限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式随时随地进行金融交易,如转账、支付账单、申请贷款等,省去了亲自前往银行排队的麻烦。

其次,数字银行通常提供更低的费用和更高的利率,因为其营运成本相对较低,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此外,数字银行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和建议,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尽管数字银行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其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金融模式,也不可避免地成为网络犯罪分子的目标。数字银行容易受到多种形式的网络攻击,其中包括钓鱼、社交工程和恶意软件攻击。

预防骇客网络攻击

为了提高数字银行的安全性,预防网络攻击,银行业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加强用户身分验证。双因素认证(2FA)和多因素认证(MFA)是目前最有效的用户身份验证方式之一。通过要求用户在登录时提供额外的验证信息,如一次性密码(OTP)或生物识别信息(指纹、面部识别),可以大大增加骇客攻破账户的难度。

(二)加强应用程式的安全性。银行应确保其应用程式具备强大的加密功能,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截获。同时,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及时修补潜在的安全漏洞,以防止骇客利用漏洞进行攻击。

(三)教育用户提高安全意识。银行应通过各种渠道定期向用户提供安全教育,提醒他们不要轻易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不要向任何人透露个人和账户信息,以及如何识别钓鱼邮件和网站。

(四)强化内部安全管理。银行应使用先进的网络监控和防护系统,实时监测和分析网络流量,及时发现和阻止可疑活动。

保护客户个人数据

在数字银行的营运过程中,客户的个人数据安全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为保护客户的个人数据,银行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数据加密。银行应加密处理所有客户的数据,包括数据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加密。

(二)数据最小化原则。银行应遵循数据最小化原则,即仅收集和处理必要的客户数据,减少数据泄露的风险。

(三)访问控制。银行应通过权限管理系统,确保只有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处理客户数据。对所有数据访问行为进行日志记录,并定期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行为。

(四)数据备份。定期备份数据是防止数据丢失的有效手段。银行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机制,确保在发生数据泄露或丢失时,可以及时恢复数据,减少对客户的影响。

我们认为,数字银行的出现,为金融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和便利,但也带来新的安全挑战。政府及银行业者应该提高数字银行的安全性,才能够真正发挥数字银行的优势。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