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

工业建筑系统技术
势不可挡

工业建筑系统技术(Industrialised Building System,简称IBS),是将建筑分成数个模板,在厂房完成后运送至建筑工地,然后像乐高(Lego)拼凑起来,即快速也环保。

而这已不是新鲜事,因为早在二战后的重建活动中已被大量使用,我国独立时期的居住项目也大量运用IBS技术。



然而,由于私人企业过去没有过度重视,让这词汇给人感觉陌生,但随着政府强制业界使用IBS后,此股浪潮似乎已不可挡。

金务大投资巨额,在2015年于雪邦丹絨工业园设立国内首座机械化IBS厂房。

建筑计划蓬勃 业者看好前景
设IBS厂大展拳脚

政府分别在2003年和2008年推出了国内IBS发展蓝图,规定政府建设项目中的70%结构一定要以IBS完成。

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建筑业界重视IBS科技,不过发展速度似乎有些慢半拍。

随着建设项目蓬勃发展,加上市场对于可负担房屋需求增加,业者开始追求可大幅度减少成本的IBS技术,甚至设立自己厂房大力发展。



我国的IBS历史可以追溯到独立时期的政府发展项目。

1964年动工,并在1967年完成的3栋的17层Pekeliling组屋,又名“东姑阿都拉曼组屋”,是国内早期大规模的IBS项目。

不过,该组屋于2015年已被拆除。

现代建筑活动中,政府也在其他地标建筑使用IBS,例如吉隆坡双峰塔、吉隆坡塔、精明隧道(SMART)、捷运(MRT)和轻快铁(LRT)车站的铁和楼板结构,以及吉隆坡综合总站(KL Sentral)等。

除了在项目纳入IBS外,政府也通过政策以及蓝图,试图让我国跃升为IBS技术大国。

内阁在2003年通过,且推出《2003至2010年IBS发展蓝图》,是首次推行较清晰的IBS整体规划,规定政府发展项目中,至少有50%成分使用IBS技术,且需通过大马建筑业发展局(CIDB)审核通过。

随后,政府在2008年,将50%的IBS需求,提高至70%。照理说,一系列的激励政策会让国内建筑行业自我提升。然而,让人失望的是,蓝图实行了多年,国内的建筑行业仍营运保守,使用IBS的意愿相当低。

IBS效率高,使建筑时间缩短3倍,而且无环境污染和噪音,並能减少员工成本。

官商使用率皆不达标

据统计局数据,2016年,国内完成的建筑项目总值1268亿令吉,当中459亿令吉为政府发展项目。若按70%政策规定来计算IBS在国内的产值,为321.3亿令吉,仅占全国完成项目总值的25%。而在私人项目方面,自2013年以来,都占全年总额60%以上。不过,IBS在国内的使用率,仍远远低于政府项目。

根据大马建筑业发展局数据,在去年上半年,只有14%的私人项目,超过IBS 50点分数。如果要提高IBS在国内项目的渗透率,私人领域项目是关键要素。

曾华健在4年前已将安吉雅业务扩展至IBS领域,并创立AGIBS业务,计划将之作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安吉雅创AGIBS增营收

虽然私人领域是IBS发展的关键,但我们也该了解私人领域面临的窘境。

安吉雅(AJIYA,7609,主板工业产品股)董事经理拿督曾华健,在4年前已将公司业务扩展至IBS领域,并创立AGIBS业务,计划将之作为公司未来主要收入来源。

AGIBS采用IBS技术,提供永续和完整的建筑解决方案,协助克服人力资源短缺、缩短施工时间及减低营运成本。

曾华健在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提到:“在过去4年,我们在设立和研发IBS业务上投入了超过2000万令吉。

“IBS不仅带来极高的效率,也符合环保要求。如建筑时间缩短3倍、无环境污染和噪音、减少员工成本。”

“我们也用该技术,成功完成了数项建筑项目,包括莎阿南甘榜爪哇诊疗所(21天完成)、万挠双溪斯莱(Sungai Serai)诊疗所(17天),以及蒲种三家轻工业厂房(10周)。”

曾华健指出,大马是全球数个通过国家政策,极力提倡IBS技术概念的国家。

但讽刺的是,我国建筑领域并没有将其发扬光大,反而其他国家用得如火如荼。

随着市场对于可负担房屋需求增加,业者开始追求可大幅度减少成本的IBS技术。

欧美70%建筑采新技术

IBS技术在欧美市场已有很长发展历史,且使用比例,已高达建筑成分的70%。

瑞典和丹麦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有大量企业开发了混凝土、板墙装配的部件,目前新建住宅之中,通用部件占80%。

在亚洲,新加坡利用IBS技术建造的15层到30层公寓,占全国总住宅数量的80%以上。而日本法定要求,20层以上的住宅,必须全部采用IBS技术完成。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为了预防“豆腐渣”工程,同时要成为高科技国,近期大力倡导IBS技术,试图与全球IBS技术大国平起平坐。

2016年2月21日,中国政府设立目标,要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IBS式建筑占新建筑的比例达到30%,且重点是在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中国三大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区域。

不过,数年前民间有不少企业早已嗅及这个建筑风潮,用于不少项目,其中包括曾登上新闻版面的“小天城”大楼。

2015年,湖南远大可建公司,仅利用19个工作天,完成建造高达57层的“小天城”大楼,撼动国内外建筑领域,也见证中国发展IBS技术的决心。

湖南省长沙市57层楼高的“小天城”,仅用19天建成封顶。

四点问题

1.缺大项目发挥

曾华健指出,其中一项因素就是我国能够发挥IBS的机会太少。

“虽然IBS能够加快工程进度,且减低成本,好处大于传统建筑技术,但由于国内的大型发展项目少,而小型工程动用IBS技术反而会抬高成本。

“而我们看到其他国家,如中国,由于他们拥有大量的大型城镇发展,且要在短时间内完成,IBS绝对是符合他们的需求。

“大马市场较小,若发展IBS市场,则可能不单单瞄准国内市场,更应放眼‘出口’至区域其他市场,因为这些IBS制造的配件可搬运。”

2.外劳抵消优势

除了市场规模因素,曾华健也提到,政府近期推出针对外劳的数项政策前,大量聘请外劳都是建筑业者首要选项。

他说:“最近政府规定雇主禁止所聘用的外劳居住在工地,这才让相关业者开始考虑外劳以外的方案。

“另外,过去在令吉还未大幅贬值前,业者都以聘用大批外劳来加快工程的速度。

“如今,随着外劳成本不断提高,加上政府实行最低薪金制。这些业者可能已经意识到,旧有的举措无法持续。”

3.需时适应技术

采用IBS系统不只是技术方面要转变,建筑和结构设计上都要做出彻底的转变。

曾华健说明:“这些专业人士长期习惯使用传统的模式来设计建筑。

“如今,由于IBS不单单是建筑方式,更是一套概括土木、电子、机械、甚至建筑美学的先进系统,因此需要时间和实战经验适应。

“比如,所有的设计和安排都必须要在制造程序前完成,因为所有配件都是在预制后,才搬至现场组装;而在组装现场,临时更改几乎是不可能。”

4.无一站式供应

国内目前共有224家公司有IBS业务,当中有72家公司是土著公司。

无论如何,曾华健坦承,虽然国内IBS的领域已经脱离“婴儿期”,至今却没有一站式IBS解决供应商。

“国内有不少从事IBS相关行业的业者,但都只是生产部分配件,且之间没有任何商业交流,这构成了IBS领域相当零散。

“而我们就是担任各方面的桥梁,成为一站式IBS供应商。”

IBS技术将建筑分成数个模板,在厂房完成后运送至建筑工地,最后像乐高拼凑起来,既快速也环保。

两点建议政府应奖掖业者

大马建筑商协会(MBAM)主席,同时是美得再也(MITRA,9571,主板建筑股)执行董事的符绩理早前提到,政府应该通过提供奖掖来鼓励业者使用IBS。

“这些奖掖包括更灵活的贷款措施,以及为制造商和承包商,提供部分税务减免。”

“另外,我们也看到政府的推出的一个马来西亚房屋(PR1MA)计划,能够给予相关业者IBS技术大展身手的机会。”

建筑业应自我提升

曾华健指出,国内的建筑行业在发展至一个阶段后,应该也将本身的技术往更高一层提升,纳入高端且环保的建筑技术,提升市场竞争力。

“不少的建筑业者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这就犹如从小孩阶段长大至成人。”

“到了这阶段,企业应该背起部分责任,成为其他行业的榜样,重视社会责任,提升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等。”

发展商抢当IBS先锋

虽然目前不见IBS遍地开花,但至少有部分企业掌握到市场需求,开始投入资金和资源发展,以抢占国内IBS风潮先锋。

政府在5月15日,颁发生产执照予碧桂园太平景私人有限公司(Country Garden PacificView Sdn Bhd),后者将建立全球最大的IBS公司,条件是必须100%采用本地原料。

碧桂园太平景是由碧桂园集团与柔佛人民基建集团合组的一家发展商。

至今,为发展IBS已斥资26亿令吉,目前共有3条生产线运作。

除此之外,金群利集团(MATRIX,5236,主板产业股)也与日本Nissin Ex.私人有限公司及Nihon House机构联营合作,在芙蓉达城(Bandar Sri Sendayan)兴建预制建筑材料厂,进军IBS领域。

该厂房耗资6000万令吉,金群利集团占80%股权,Nissin有限公司及Nihon House机构共同持20%股权。

两个日本联营伙伴,将为金群利集团引进日本IBS技术,有望在2018年第三季投入生产,届时可提供700间排屋所需的预制建材。

梁海金放眼马星集团司在未来3年内,将旗下项目的IBS使用率提升至50%。

马星矢做领域龙头
IBS使用率放眼50%

作为国内杰出产业发展商,马星集团(MAHSING,8583,主板产业股)正赶上领域趋势,在旗下项目推动使用工业化建筑模式,并放眼将使用率短期内提升至50%。

马星集团董事经理丹斯里梁海金早前透露,目前的发展项目,有10%至20%的建筑结构是使用IBS系统完成,并且放眼未来3年内,将这比例提升至50%。

“我们旗下的项目规模庞大,单位数项已多达3000单位以上,因此IBS技术绝对适用于这些项目发展上,因为IBS适合用在大规模发展项目。

“人口的增加,对房屋的需求量殷切,且喜好较低廉的房屋。为此我们会发展大规模的房屋项目,用上IBS技术,作出优良品质且价格具竞争力的房屋。

“除了利好消费者,IBS技术也为我们带来不少益处,如大大降低建筑和劳工成本,同时也加快施工速度。”

金务大来势汹汹

另外,建筑行业巨头金务大(GAMUDA,5398,主板建筑股)也已砸下巨资,来势汹汹图谋成为IBS领域老大。

金务大在2015年于雪邦丹绒(Tanjung)工业园的7亩地皮上,设立国内首座机械化IBS厂房,投资总额超过1亿令吉,而这不包括购地成本。该厂房于去年6月完成,目前正为加影的Jade Hills项目3栋可负担公寓,“制造”建筑结构零件。

该项目占地148亩,由金务大子公司金务大置地(Gamuda Land)有限公司发展。

除了雪邦厂房,该公司第二家IBS厂房将于2018财年第三季投入运作,地点位于雪州万津(Banting)。

这项技术不但减少劳力大约60%、时间及资本开销外,也让建筑安全水平大大提高,同时符合建筑条例规格。

“在动用IBS系统下,项目的发展时间平均缩短了12至18个月,同时房屋品质良好。”

反应

 

名家专栏

55新股上市唱丰收/万年船

2024年的股市可说是先盛后稳,全年表现还算可喜可贺。至于新股上市在今年更加亮丽。

随着维星资本(WINSTAR)在12月19日上市以后,2024全年总共有55家新上市公司,是自2005年以来最多公司上市的一年。

2005年共有79家公司成功上市。而再往前看,历来最多公司上市的年份为1996(92家)和1997(88家)。

当时的第二板热潮,全民炒股,单单两年就吸引了180家公司上市,真是空前绝后。

55家非常罕见

2007年以来,大马股市新公司上市每年都不曾超过35家,像今年这样的的55家,非常罕见。

鉴于2025年的农历新年落在1月尾,预料市场一月将保持谨慎。明年一月只有一家公司上市,二月则有一家已经排期上市,这和今年头一月只有两家公司上市(二月没有新股上市)一样,预料新股上市应该会在3月才开始热络起来。

明年也值得期待

当股市开始复苏的时候,通常市场会保持热度两三年,所以,分析员不约而同的认为明年也是一个值得期待的一年,希望和今年一样,再创佳绩。

99 Speed Mart令人瞩目

新股当中,表现最令人瞩目的当然是99 Speed Mart(99SMART),在9月重量级登场,集资23.65亿令吉,新股上市售价1.65令吉。

上市后公司股价节节上升,目前已经涨到了2.50令吉。

不但如此,公司上市短短三个月,和老牌建筑公司金务大(GAMUDA),一同跻身30综合指数股,后市让人期待。

但是,有人升官发财就有人辞官归故里。

云顶双雄斯人憔悴

另外两家老牌公司——云顶(GENTING)和云顶大马(GENM),则双双被挤出榜外,斯人憔悴。

话说回来,今年新股上市的55家公司,并不是全部表现优异,其中5家公司上市首日跌破发售价。整体来说,投资在新股上市这一板块今年的回酬可圈可点,很大机会可以赚钱。也因为如此,散户纷纷涌入申请,拉高了被抽中的难度。

供应稀少一票难求

预料步入明年,将有更多散户转战新股上市,希望赚个快钱,当需求水涨船高,要成为幸运者更难了。

万年船今年也申请了不少新股上市,不过,除了一些热门及发售大额股票的公司(如99 Speed Mart、柔佛种植、Prolintas基建商托)抽中以外,那些供应稀少的公司一票难求,除非等它们上市以后才买得到了。

免责声明

本栏纯属学术上或经验上建议,读者若有兴趣投资,应该自行深入研究或询问股票经纪才决定,盈亏自负。

我们鼓励通过正确的投资方式创造财富。作者言论不代表《南洋商报》立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