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累积电子支付经验
客凯易拟引进中国技术

余曹祥

(吉隆坡9日讯)客凯易(CUSCAPI,0051,创业板)计划将在中国业务,所累积的电子支付经验与发展技术引入本地业务。

客凯易总执行长余曹祥说,虽然东南亚尚未流行电子支付系统,但他相信很快会盛行起来。



他认为,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技术对接是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而该公司已经掌握电子支付技术的价值。

他今天出席股东常年大会后说,该公司提供给本地客户的系统,都已具备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技术的接口,但开始启用的时间正等待中国方指示。

“我们的内部系统已具备这项技术,目前就看微信和支付宝要不要开放。我们系统对接已完成,随时他们要开放的话,我们就可以对接。”

客凯易在本地业务的客户包括,肯德基和 Nando’s 等。

近期,该公司所新研发的REV互动式点餐系统,获得中国连锁餐厅的供应合约,预计今年第三季开始会有2415万令吉的营业额入账。



之前,客凯易积极投入资本,发展另外两项业务,分别为云端销售终端系统(POS),及线上配送系统。

不急于赚利

客凯易四个财年连续亏损,余曹祥解释,许多科技公司在创立首几年都会面临亏损,不应太注重短期盈利,应以持续增长和市值为目标。

他说,目前不急于转亏为盈,因为业务扩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改变市场的看法。

他也说,一年前该公司市值才4554万令吉,目前已达1亿2944万令吉,翻了将近3倍,反映出股民正慢慢接受该公司的经营模式。

客凯易去年投放600万令吉在研发工作,他披露,今年会把经费放在客制化产品。

另外,余曹祥透露,近期也与本地零售业者商讨收购活动。

反应

 

言论

坚持现金付款的商家/江振鸿

非现金的电子支付交易系统于疫情后,在我国爆炸性增长。

电子支付交易,可谓对各方都有利。

业者方面,通过电子支付交易,钱的进出流向“清清楚楚”,有迹可循,再也不怕那些手脚不干不净的员工,也不用害怕收档结束营业关门前,或把辛苦一天的营收送往银行存款途中,引来歹徒的觊觎,一整天的生意白做。

对于员工尤其是收银员而言,客户使用电子支付交易,恐怕更受欢迎,因为除了省却收钱找换零钱的麻烦,更是避免收银员因为找错零钱,而得赔偿予其雇主。

对于消费者而言,非现金电子支付交易的益处,更是不在话下。

电子支付有助理财

除了不必带太多现金在身的安全性,电子支付系统包括电子钱包及信用卡更是可以提供使用者的消费流向,有助于理财和自我消费审查及检讨,不会在月尾时出现“钱都去哪儿了”的疑问。

但是全球市场研究公司益普索(Ipsos)的最新调查显示,仍有 45%的马来西亚人,尤其是老年人,依然完全依赖现金交易。

这是可以被理解的。

操作复杂的电子钱包,对于一些教育程度不高的长者确是一大挑战。

例如,一些电子钱包,付款时得自行填入付款的数额。

即使是用惯电子钱包的我,每当使用电子钱包进行交易时,尚且战战兢兢,害怕按错付款数额多出了个零,更何况这些长者。

目前,完全不接受现金交易的商家业者正处于上升的趋式,可以预见这些长者即将面临的挑战。

近期内,我就已遇见数起手中只有现金的长者被不接受现金交易的商家“拒于门外”(当然拒于门外的肯定是商家员工,如果业者本身恐怕是不会有生意不做)。

与此同时,尚有一些抗拒电子支付交易的商家正“负隅顽抗”。

日前网上流传一则新闻,一名要求现金付款的商家与没带现金的顾客起了冲突。

无现金应多元包容

因此,既然在政治时局上,我们要求多元及包容,所以在追求无现金社会上,是否也可以多元及包容,在要求电子支付交易之余,也可以灵活处理,提供现金交易的选项,方便那些没有电子钱包的民众?

至于仍坚持现金付款,不愿提供电子支付交易选项的那些商家,最终吃亏的恐怕将是自己,因为在政府的提倡和鼓励之下,使用电子支付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