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工作者李锦宗辞世
大体捐马大

(吉隆坡20日讯)马华文学史料工作者李锦宗昨夜往生,享年70,大体将捐作医学研究。
其遗孀林玉蓉说,李锦宗在病重期间签下了捐献大体的协议书,愿意参与马大医药中心的“无语良师计划”,把大体作为医学院学生的教育、学习和研究用途。
她说,李锦宗此遗愿,是期望医学取得突破,能治好癌症病人,不要让其他人像他那样,不但受到癌症的折磨,肉体还经历极度疼痛的煎熬。
李锦宗没有大体的灵堂,是设在蕉赖孝恩纪念馆10号室;今晚给他超度,明晚有一个追思会,傍晚6时30分开始亲友和团体的代表祭拜,7点多追思会开始,让亲朋戚友和文艺界的朋友向他哀悼和致敬。
林玉蓉形容其夫婿生前为马华文学史料鞠躬尽瘁,往生后遗爱人间。
李锦宗生前挚友李宗舜哀叹,马华文学史资工作的汇整失去一个认真书写人和乐在其中的搜寻者。
“数天前探望病重的他,他还一直叮咛夫人林玉蓉在电脑前完成他的心愿,有气无力下囗述欲补充的资料。”
《南洋商报》副刊商余本周五也将为李锦宗特备悼文专辑,向这位马华文学工作者致敬。
近5万患者仅175肿瘤专家 大马癌症医疗资源短缺
(吉隆坡25日讯)我国正面临癌症医疗资源短缺的严峻挑战,尤其政府医院,难以应对日益增加的患者人数,这不仅导致病人需要更长时间等待治疗,也可能提高癌症死亡率。
根据卫生部的报告,目前全国仅有175名肿瘤专家,而登记在案的癌症患者人数却高达4万8639人,医患比例达1:277,远低于国际标准。
国家癌症研究院(IKN)预测,到2040年,癌症患者人数预计将比2020年记录的数据再翻一倍,意味着每10名大马人中,就有一人将在一生中被诊断出患癌。
尽管癌症病例不断增加,但卫生部属下的癌症治疗中心仅有9家,包括布城国家癌症中心、吉隆坡中央医院、槟城中央医院及沙巴妇女与儿童医院,资源明显不足。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公共卫生医学专家沙里法教授表示,当前的医疗体系无法满足癌症治疗需求,患者需等待预约时间过长,严重影响病人康复的机会。
根据IKN数据,马来西亚最常见的5种癌症分别为:乳腺癌、大肠癌、肺癌、鼻咽癌(头颈癌)及肝癌。
她呼吁政府采取更积极的措施,包括提供更多早期筛查计划,以便癌症能在初期被发现,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