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训诫变教条/勇瑜
古时的儒教,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现时的儒教,只剩下一大堆的论文。读经班之兴起,想必是有人想振兴儒教,而且是先从儿童开始。
儒教退出中小学府已久,故鲜少华人会关心或尝试读懂儒教经典。
许多更是凭着对儒教的刻板印象,如死板僵化等而加以贬之。因此,许多人不知道,儒教非常重视“童真”。
童真就是真诚,婴儿都是真诚纯朴的。如稍了解儒教,就知道儒教处处谈真诚。
《孟子》提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而《易经》所谓大人,就是圣人。
回到真诚的自己
赤子之心,生而有之,长大过程,受父母亲友社会灌输不同的价值观,赤子之心也受蒙蔽,就不懂得真诚。儒教的格致诚正功夫,恰恰是要人回到真诚的自己,所谓“复性”也。
真诚,要就要,不要就不要,懂就懂,不懂就不懂,不会做作,不作无谓担忧猜想,就是这么简单。
跟着并非自己的价值观而活,肯定会失去真诚之心。
美剧内,时常可以看到这些情节:情侣之间、队友之间、父子之间等相互坦白自己的真实感受。
不坦白一切,想有所隐瞒,首先,自己会过不了自己那关,然后亲友也完全能够感觉出来,然后关系变得疏远甚至决裂。
只有真诚面对自己,才能够真诚面对别人,然后所面对的问题自然而然会迎刃而解,因为你并非戴着面具过日子。
《论语》内,孔子常说“直”,包括著名的“以直报怨”。
“直”是纯朴,孔子认为,为人仅仅有直还不足,要“直而有礼”。
教之与礼,并非要蒙蔽赤子之心,而是合适的表现出“直”的那面。
所以,童蒙教育,不管是现代学校,还是读经班,教者还真的要小心翼翼,用四书五经之外的教材,例如《弟子规》,稍微不慎,书内所有的训诫,将一一成为教条。
提倡独立人格
孔子到孟子到阳明子,都提倡独立人格,活出自己的“良知”,由“良知”引导,走上正途,如果把童蒙班当成道德训练工厂,那已违背了儒教“赤子之心”的精神。彬彬有礼,应来得真诚,而不是“表面有礼、里面诅咒”。
相信,“老有所养”是许多父母的愿望,可是,莫忘了,父母所要看见的,是子女“真诚的孝心”,而非如机械人般的“孝行”。《论语》子夏问孝一事,就是最佳的参考。
勇瑜
【预算案】安华援引孔子智慧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安华身穿浅灰色马来传统服装,乘坐官车离开布城财政部。
(吉隆坡18日讯)“过而不改,是谓过矣”,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今天在提呈预算案时,引用孔子《论语》的智慧,强调是犯了错误若不加以纠正,那才是真正的错误。
他强调,根据孔子,“一错再错”将推向恶性循环,这是非常严重的。
他说,因为如此,政府必须勇敢采取措施,纠正针对性地调整补贴,避免更多的支出,而这个举措已国家带来了明显的节省,这些资金可以更好地用于其他重要领域上。
他举例,如去年政府通过调整电力补贴而节省了40亿令吉。此次调整仅针对用电量超过600千瓦时的用户,他们需全额支付电费,而85%的国民仍然享有电力补贴。
此外,今年的水费也已根据各州的需求进行了调整,包括反对党执政的州属。
“此外,政府还完全放开鸡肉价格,避免每年为鸡肉补贴支付12亿令吉的庞大支出。”
“针对柴油补贴的改革,预计每年将节省超过40亿令吉,并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了每月200令吉的昌明补贴援助计划(BUDI MADANI)现金援助。同时,特定物流行业、渔民和初级运输行业仍能享受柴油补贴。”
他说,自柴油补贴调整实施以来,已有效遏止走私和不符合资格的商业使用现象,受补贴的柴油销售量下降了30%,每月节省超过6亿令吉。
与此同时,柴油的售价已下调40仙,至每升2令吉95仙,公共交通、渔民和物流行业继续享有补贴。
他说,补贴调整措施不应引发质疑,政府始终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前提,每项调整都是为了纠正普遍补贴的不公平现象,避免主要受惠者是少数富裕人士和外国人的弊端。
安华说,预算案将聚焦5大关键点:
* 追寻昌明经济的长远目标;
* 推动更严格的改革以优化国家发展;
* 消除官僚主义的繁文缛节,简化行政程序;
* 提高国人的薪资和收入水平;
* 实施有效措施应对日益增长的生活成本问题。
“今天所提呈的预算案都是为了实现昌明经济的各项基准,并重点在振兴经济、推动变革以及为人民带来更大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