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艺人商家纷涌置产经商
槟城10特色夺港人心
(槟城8日讯)享有东方花园美誉的槟城,过去一年来已成为香港人旅居、投资、经商或作为第二家园的天堂,其中包括香港艺人莫文蔚、任达华和一些名媛。
令港人高喊:“槟城,我哋钟意妳!”的10大原因,包括美食、殖民地遗迹风情及槟城人的友善。
据本报了解,目前香港一般单位组屋的泊车位价格就已从100万令吉起跳,因此,大马的房价对港人来说,深具吸引力,不少年轻一辈的港人都已开始在大马置产,甚至有意退休后居住大马。
由于风光明媚的槟城,大名屡屡在国际舞台上被看见,加上政府与私人界的宣传效应,令宜居程度相对较高,且与香港一样拥有海岛绿山的槟城自然成为港人的首选。

槟城迷人的10大理由
1.美食天堂具号召
2.房产政策较友善
3.法律相似
4.屋价极具吸引
5.槟城成香港投资市场
6.直飞航班便利
7.适合退休
8.英殖民时代气息
9.槟城人友善热情
10.文化特色吸引人
本报从多方面发现,槟城之所以成为港人注目焦点,基于以下10大原因。
原因1:美食天堂具号召
槟城环球旅游机构首席执行员黄茁原说,除了物价相对低廉,槟城”美食天堂”的雅称对港人来说极具吸引力,其中,水果季节更有助于拉客,季节性地填满酒店客房,并在槟岛的饰品店或餐厅刺激消费。
他举例,许多港客到槟城游玩,是因为对槟城的榴梿爱不释手,这不仅有利榴梿卖家,也惠及槟城旅游供应链等酒店和其他供应商,如景点、食品店和产品专卖店。
当中,艺人莫文蔚数月前就被发现与旧同学前来乔治市叹榴梿,而早前赵雅芝、任达华也被发现在槟城寻找榴梿香踪。据了解,港人除了组团来槟吃榴梿,甚至还在香港举办榴梿会。
原因2:房产政策较友善
在银行服务的港人Angela曾在接受访问时指出,除了屋价相对低廉,大马银行在房屋贷款上对外国人给于的贷款额相当高。
Angela坦言,若对比其他国家,外国人申请银行贷款上可能程序较麻烦,而贷款数额也有限,但是大马银行的政策则相对友善。就此,在槟城置产,无论是自居或投资,都极具潜能。
“作为投资,投资于槟城的岛屿产业确实是很不错的选择,以后若有朝一日本身要自己住也行。”
原因3:法律多相同之处
Angela也提及,由于都曾是英殖民地,香港和槟城在法律上拥有许多相同之处,这对港人来说是相对友善的,因为他们不会担心在不知情下触及任何法律。
此外,她说,槟城人英语沟通能力良好,加上粤语也能简单沟通,因此相当方便港人,出入较踏实心安。
原因4:屋价极具吸引力
汇华集团执行董事许芝敏表示,我国的屋价对香港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她举例,在香港购买一个泊车位就需至少300万港币,而此价格在槟城就可买到约2000方尺的豪宅,其差距非常显见。
她说,对于港人而言,2000平方尺的单位已是豪宅了。基于槟城房价及房子空间宽敞的因素,目前也愈来愈多港人到槟城进行房地产投资,甚至在槟城享受退休生活。
港台杂志常刊登港星住豪宅的新闻,但对我国城市居民来说,所谓的豪宅,很多时候只不过是国内一个中高价公管公寓的面积而已。
许芝敏坦言,以前是新加坡人来槟购房较多,而港人对于槟城并不熟悉。不过,在槟城发展商例如该集团不断到香港进行一些交流,向港人介绍槟城,解释槟城的经济、文化及房地产后,港人对槟城的熟悉度已慢慢提高。
原因5:槟成港投资市场
曾多次上香港电台介绍槟城的许芝敏也指出,槟城目前也是香港主要投资的东南亚市场之一,当然这当中也包括中国提倡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槟城带来许多商机及可能性。
她也相信,槟城将会是一座融合先进及怀旧感觉的独特城市,即保留着殖民地时代的古迹,同时也拥有许多现代感十足的新发展。这无疑令更多港人将槟城视为投资或经商的策略性地点。
据了解,香港著名艺人王君馨就在槟城葛尼百丽宫广场开创首饰店,另外,不少知名香港连锁店,也先后在槟城开店经营。
原因6:直飞航班很便利
许芝敏说,许多港人目前也喜欢到其他国家如加拿大及澳洲等进行投资并享受退休生活,但槟城仍旧是港人首选,这是因为香港有直飞槟城的航班,槟城也离香港较近。
据了解,目前国泰航空、捷星航空、新航、酷航、马印航空、亚洲航空及中华航空都有槟城直飞香港的航班,平均频密度堪称一天2 趟,对来往两地的港人来说相当便捷。不仅如此,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的电视剧在我国也可轻易收看到,甚至一些直播节目也随时可观赏。
原因7:非常适合退休者
来自香港的王芳是中产阶级,到槟城2 次后便决定购买位于丹绒武雅的雅逸岚2房产项目,甚至打算在槟城退休。
她曾在接受本报受访时说,买来投资是一回事,但她确实希望以后能找一个适合的地方退休。
“槟城被誉为全球最佳退休地点之一,对比了物价房价后,我觉得确实没有选错。”
她表示,除了物价、房价低廉外,这里的医疗水平及基本设施,都适合退休。
原因8:英殖民时代气息
在世界各地拥有不少屋业的港人Doris表示,槟城竟然还保留着许多英殖民古迹,这不仅让她看到了旧时的香港,更保留了她当年在槟城的回忆。
同样在丹绒武雅置产的她认为,投资常客都有自己一套的商业考量,包括地点、发展商的信誉、回酬高,然而槟城英殖民的建筑气息和人文环境,单凭这份怀旧回酬,早已不是投资回酬可以媲美。
黄茁原也表示,槟城与香港拥有许多共同点,这两座岛屿一度受到英国殖民化的影响,其城市文化的气息都非常接近。
许芝敏也表示,其实槟城就如以前的香港,其建筑物等都拥有着英国殖民地时的那种气息,这是吉隆坡或其他大马城市没有的,因此港人来槟,会有一定的亲切感。
“人们都喜欢去自己相熟的地方,或者有着亲切且亲近自己文化的地方,这很正常。””
原因9:槟城人友善热情
旅居在槟城的港人张先生坦言,他本身比较不多话,但却被槟城人的友善、简朴及率真影响。
“每当看到我的朋友与小贩、店员、甚至与其他陌生人都能谈得喋喋不休,而大家都会很乐意聊天,给你意见或资讯时,这是让我惊讶的。”
他说,这种毫无顾忌的人际关系与香港充满隔膜的城市,分别很大。
原因10:文化特色吸引人
从事广告业的港人张先生也表示,槟城充满古朴典雅的感觉,它并没像新加坡一样被翻新过,房子上的疤痕和裂缝,是历史的印记。
他续说,槟城也不像一些中国国内的古城,被装横得像一个影城,反而还是每天可以和这座古城一起生活着,这也是槟城最迷人的地方。
此外,他说,槟城市内拥有多座庙宇及祠堂,反观港澳以至中国并不多见。
他表示,他在逾10年前就来槟城旅游,当时虽然槟城还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而他也对我国并不熟悉,不过当时就被槟城的独特气息吸引,更是对槟城情有独钟。

许芝敏:人口渐庞大
槟交通待加强
曾多次在香港电台、公开讲座上宣传投资槟城项目的许芝敏指出,槟城确实在各方面都符合香港人的需求,但是由于槟城的人口每年不断增长,因此,州内的公共交通设施或在未来无法应付如斯庞大的人口。
因此,她希望政府在这方面可加强,也为前来投资的外国商家留下更好的印象
许芝敏及另一执行董事陈秀芬早前也出书介绍槟城的屋业投资。
询及是否会担忧槟城在数十年后将演变成如今人口密集、交通繁忙的香港时,她表示,她并没有此担忧,同时也相信槟城演变成如今的香港的几率不大。
不像香港片瓦寸金
“就算槟城想变成如今的香港,也需要很多元素,才能成全这样的改变。”
许芝敏进一步解释,单是槟城与香港的建筑工程的条例就已不同,比如槟城的高楼密集度的限制等,比起香港来得严。
此外,她也说,槟城有许多活跃的非政府组织,而其力量也是足以影响整个社会的,因此,槟城的发展在某程度上还是受局限的,也因此,其楼价虽然不断攀升,但相信也不至于像香港一样,片瓦寸金。

黄茁原:每年到港促销
黄茁原说,槟城环球旅游机构作为槟城旅游的营销部门,每年都会在香港的电视广告业务上进行营销活动,并于六月份参与其最大的旅游业务,与香港的基本旅行批发商、国际开发署和航空公司进行特别促销活动。
“这些是建立槟城意识品牌形象,吸引更多香港游客的主要策略。”
询及槟城还可如何改进以吸引更多游客时,他表示,他们将听取游客的反馈意见, 再把这些意见告知利益相关者及合作的各有关当局。
独家报道:黄丽君
独家报道:黄丽君
独家报道:黄丽君
不满峇东路征地偿金过低 20户拒搬迁拟上诉

(槟城6日讯)峇东路12个地段的20户家庭,因不满州政府提供的补偿金额过低且不公,拒绝迁离,今早集体举横幅、举牌抗议,并决定提出上诉。
随着槟州泛岛公路(PIL-2A)第一阶段工程的展开,峇东路的12个地段面临拆迁。虽然部分受影响住户已搬迁,但仍有约20户家庭的超过百名居民,包括一名五金店老板,拒绝搬迁。
受影响住户代表林菀芯呼吁政府相关部门与居民进行公开、透明、公平的对话,寻找一个既能保障居民权益又能推动发展的解决方案。
“我们曾试图寻求当地议员的帮助,但并未得到实质进展,最终我们只能召开记者会公开我们的立场。”
她联同其他受影响住户在峇东路理可五金店前召开记者会时,这么说。
林菀芯表示,居民并不反对发展,但发展不应以牺牲公平与人民福祉为代价。
搬迁通告时间仓促
她呼吁当局认真对待居民提出的9项诉求,包括补偿金不足,导致居民无法在其他地区购买与原有生活条件相当的房产;整个过程缺乏透明度与协商机制,居民未获得充分讨论的机会,且补偿与处理方式明显不公。
“此外,政府的搬迁通知时间过于仓促,尤其是在2024年11月11日收到政府征地通知后,竟要求居民在两天内召开会议,并在4个工作日内提交所有文件。”
“尽管居民对补偿金表示不满,但当局仍于同年12月27日将补偿金汇入银行账户,并于2025年2月28日强制要求迁离。居民要求当局提供更多时间进行真正的对话,并给予公平合理的待遇。”
居民们也质疑补偿金的计算方式是否合理和公正,认为补偿金额远低于当前市场估价,仅为市场价的三成。
“我们并不是要求致富,只希望当局能够公平对待,政府发展应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而不是摧毁居民的生活。”
林灯恩:营业20年
双层五金店仅赔16万
峇东路上唯一的商店业主林灯恩表示,他的双层五金店是商业用途地段,且已合法营业20年,但政府只提供约16万令吉的补偿,这是他无法接受的。
住户彭秀与女儿林宝钰表示,她们家族在该地区已居住超过百年,但由于房屋没有地契,她们只获得4万3000令吉的补偿,是所有住户中最低的,这让她们面临着不知何去何从的困境。
屋主吴进成说,他的房产有地契且合法,但政府提供的最高赔偿仅逾10万令吉,这让他无法接受,也无法迁离。
2户接受赔偿搬迁
他说,居民们曾多次向当地州议员兼槟州第一副首长拿督莫哈末、峇央峇鲁国会议员沈志勤、大山脚国会议员兼人力资源部长沈志强、峇眼国会议员兼阿逸布爹州议员林冠英以及槟州首长曹观友寻求帮助,但始终没有得到回应。
“我们只能依照政府征地法令填写N表格,向土地局提交上诉意愿。这需要一些时间,我们希望当局能宽容一些,等待结果,而不是强行驱赶我们。”
据了解,受影响的13个地段中的22户居民中,仅有1家五金店为商业单位,该单位获得超过20万令吉的赔偿,是所有居民中最高的补偿金。
政府已于去年12月将补偿金汇入这22户受影响居民的银行账户,赔偿金额从4万3000令吉到20多万不等,其中有两户已接受赔偿并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