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沉默的2组选民/郭子毅

2013年5月的大选里,在1320万已登记选民中,有1120万的选民投下了手中的一票。这85%的投票率在马来西亚的选举中是空前的,而反对党在此选举中的成绩也是历史上的新高。可是,由于选区划分的缘故,反对党即使获得了51%的票数,只能赢得89个国会议席,败给国阵的133个国会议席,继续当反对党。



在即将到来的第14届全国大选,也是公认的最重要的选举,反对党面临着两大挑战:(一)约400万未登记成选民的马来西亚人;和(二)一群主张投废票的民众。我们无法得知这些想投废票的民众是否和未登记成选民的民众重叠,无论如何,这两组人都成了马来西亚里沉默的一群,因为他们的想法和立场将无法被听取。

他们最常提出的论点之一,是“换了中央政府又如何?”基于这项论点,我假设这群主张投废票的民众掌握着基本的政治资讯,而非因为不了解投票机制或政治动向而不投票。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投废票主义者的动机是基于对政党的失望所产生,而非“投票不重要”的错误概念。

人民对政治失望

民众的失望是不难理解的。我们国家被称为Kleptocracy (盗贼统治的国家),经济持续下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而国阵政府却没设法补救,这难怪人民对政治越来越失望。继上届大选即使国阵只获得47%票数也能继续当政府,很多人也感到愤怒和绝望。当然也有许多人觉得在反对党执政的槟城和雪兰莪所实施的惠民计划并不能在中央政府的范畴效法,所以宁愿不要改变,宁愿投废票。甚至有人觉得因为两个阵营都不完美,所以要以投废票来表示抗议。

但是想想看,投废票会有什么结果?国阵和希望联盟都当不成政府吗?这样的示威有什么意义呢?



一直以来,根据我们的经验, 以及地区,选民年龄,选民工作,种族及宗教等因素来判断一个选区的胜算。但是在这即将来临的大选,我们过去对这些因素的认知需重新温习。

乡区的华裔选民是否都支持马华?巫裔选民是否都支持巫统?回教徒是否都支持伊斯兰党?垦殖区选民是否都支持国阵?这些问题在十年前和十年后的今天肯定有着不一样的答案。

投票才有望改变

那么既然我们无法完全掌握未登记的选民的政治取向,也不知道他们会投谁一票,为什么反对党很坚持地要鼓励选民出来投票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反对党相信一个全民投身于决定国运的社会。只有投票,人民的意见才可以被听取,改变也才有希望。

除此之外,如果政治人物或政党对自己所提倡的政策是有信心的话,他们也会希望更多人听取他们对自己的政策做分析和解释,然后经过选民们的考虑和审判,对他们投下信任的一票。反对党在槟城和雪州执政了近十年所推行的政策都被证实是有效及惠民的,所以反对党希望能在中央实施。

当我们抗议或示威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把我们的声音传达出去,并看到有人为此而行动。投废票并不会达到抗议的效果,反而是放弃自己为国家未来出一份力的权利。

如果我们把400万的未登记选民平均地分配给全国222个国会议席,这表示每个国会议席里有1万8000 位可投票人士直接放弃了自己的说话权,放弃了自己改变国家的机会。加上想投废票的选民,这就等于把我们应有的平等投票权利亲手送给愿意投票的人,把决定权拱手让给别人。

以最近的政治动向来看,改朝换代是绝对有可能的。反对党欠的东风就是全部人民对自己可以带来海啸,改朝换代的的信心。选民手中的每一票都是改变国运的关键。

选民千万别放弃我们的投票权,更不能放弃决定国家命运的机会。 (作者为民主行动党国会领袖林吉祥政治秘书)

反应

 

政治

国阵与友党协商 争取来届大选上阵直区5国席

(吉隆坡24日讯)国阵兼巫统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表示,国阵将与团结政府友党协商,争取下届大选在联邦直辖区上阵5个国席。

也是副首相的阿末扎希今日在吉隆坡的联邦直辖区国阵大会演讲时,这么说。

目前,国阵在联邦直辖区的13个国席中只占一席,即由拿督斯里佐哈里阿都干尼胜出的蒂蒂旺沙国席。佐哈里目前也是种植及原产业部长。

至于公正党与行动党则分别掌握5席,土著团结党与独立人士也分别掌握布城国席及纳闽国席。换句话说,在国阵要求上阵5席的情况下,即使希盟在蒂蒂旺沙、布城及纳闽等国席让路,国阵还要再争取上阵两个希盟现有的国席。

此外,阿末扎希也呼吁国阵盟党团结一致,勿再挑起内部争端。

他指出,国阵成员党面对的内部问题应自行解决,切勿公开争论。

他强调,国阵的实力源自成员党领袖之间的纽带,即大家都支持国阵的斗争方向。

“这是我们的目标。尽管一些国阵领袖之前是部长,目前却是副部长,他们依然投入及持续努力。”

阿末扎希同时肯定7名国阵部长与数名副部长的表现。

“(正副部长)表现很好,目前各成员党的领导层非常团结。我呼吁大家不要再提内部问题,放下小事、聚焦团结。

“我们必须主导下次大选,所以继续团结一致。若巫统、马华、国大党、沙巴人民团结党或国阵之友有内部争端,那就内部解决,避免把争端公开化。”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