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彻底改革国际保健业
贺特佳首创抗菌检验手套

关民亮
关民亮

(吉隆坡11日讯)贺特佳(HARTA,5168,主板工业产品股)打造全球第一个非浸出抗菌丁腈检验手套,将彻底改革国际保健领域。

贺特佳今天发文告指出,与英国抗菌研发专家Chemical Intelligence私人有限公司合作,在生产检验手套过程结合抗菌程序。



这项抗菌程序,将专注在手套表层及不会浸出来。

根据独立测试,一旦细菌接触到手套表层,将会在5分钟内被杀死。这是为了对抗造成感染的重要病毒和霉菌。

贺特佳董事经理关民亮在文告中指出:“我们已完成试产计划,且将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以测出使用这款手套的好处。我们安排在明年初推出市场。”

这种手套也能够提供多一层保护层,以防止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一般上会由医护人员通过替病人检测脉搏、血压或温度,及通过表面接触,而传染给病人。



根据欧盟疾病管制局的研究,发现美国每年会有医院感染影响大约200万名住院病人,导致9万人死亡及承担280亿美元至450亿美元(约1173亿至1885亿令吉)额外成本;欧元区则有410万名病人受到影响,共有3万7000人死亡及70亿欧元(约341亿令吉)额外成本。

改变游戏规则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贺特佳打造的非浸出抗菌丁腈检验手套将可吸引到医院及其他使用者,如安养院。

关民亮说:“这又再一次显示我们对创新的热忱,这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发展,将会提升我国手套制造业及可能会对全球保健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

他补充,在这项最新科技,公司可发展主动防护手套。

反应

 

言论

手套股卷土重来?/梁仕祥

踏入2025年,马股大盘依然在匍匐前行,但特定领域表现依然亮眼,如人工智能及数据中心概念股等。而众多散户喜爱的手套股,近期交投也相当活跃。

回顾冠病疫情期间,手套股风光无限,掀起全民炒股热潮。然而,这段短暂的辉煌之后,因多重因素从高位急速回落,令许多追高的散户损失惨重,这一幕依然让人记忆犹新。

在历经两年的低潮后,手套领域从去年末季开始似乎迎来复苏迹象。最大利好来自多家手套公司转亏为盈,此外,最近中国再传新病毒疫情,也让市场重新聚焦手套股。

手套股近几个月的涨势,是短期反弹,还是重返巅峰的起点?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先回顾过去的低潮期,再分析现况,最后尝试展望未来。

手套行业的困境主要归因于两大因素:其一,中国新兴业者的大规模扩张导致供过于求;其二,疫情期间客户过度囤货,需求急剧萎缩。多家本地手套公司从疫情时期的暴赚,转为陷入亏损。

优化成本结构

面对寒冬,本地手套企业采取了诸多应对措施。例如,贺特佳(HARTA)关闭了雪州部分多余产能,尽管账面上承受了一次性重大亏损,但成功优化了成本结构,为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同时,多数本地大型手套企业财务状况稳健,要么持有净现金,要么仅有少量负债,加之疫情期间积累可观的资本储备,这些都成为它们挺过低潮的有力保障。

两年后,客户库存逐渐耗尽,全球手套需求和平均售价均开始回暖。与此同时,特朗普胜选美国总统后可能加大对中国的关税措施,间接提升大马制造业的竞争力,或将为本地手套业者创造新的出口机会。

近期手套股涨势的主要动力有两点:一是特朗普胜选;二是中国新病毒疫情的传闻。然而,这两大因素是否足以推动手套股重回巅峰?答案可能并不乐观。

首先,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市场对新病毒的消息通常会产生短暂的恐慌性反应。例如,前年猴痘疫情曾短暂刺激手套股上涨,但涨势随后迅速消退。

其次,肆虐全球的大流行病在中短期内或难以再次出现。历史上,黑死病与天花等严重传染病的爆发通常是数世纪一次的事件。而21世纪前20年间,已出现两次重大疫情(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与2019年的冠病)。全球卫生体系对传染病的应对能力显著提升,大流行病再次引发手套股狂潮的可能性较低。

另外,特朗普胜选确实可能对手套股带来间接利好,特别是若其政府延续对中国的强硬关税政策,大马出口或将因此受益。然而,关税政策的调整需要时间落实,其实际影响尚存变数。此外,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与供需格局的变化,仍可能对手套股走势产生掣肘。

综合来看,手套股短期内或有机会凭借市场情绪与利好消息延续反弹,但要真正重回巅峰,还需更多实质性的基本面改善。例如,持续回暖的需求增长、更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以及手套业者自身的创新能力和产能调整。

对于投资者而言,手套股或许已摆脱低潮期,但仍需谨慎操作,不宜盲目追涨。市场波动之中,唯有深入了解行业趋势与企业基本面,方能抓住潜在机遇,同时避免再次成为“接盘侠”。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