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网络骚扰 
这绝不是言论自由!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科技造福人群,同样也可用来做坏事。



在人手一手机/电脑的时代,

科技让大马人遭遇了什么样的网络骚扰?

网络骚扰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以下4人,你有什么感受?

案例A:追求不果要报复

打从A小姐拒绝某男的追求,恶梦就开始了。该男性声称拥有A小姐的私密照片,也经常发送骚扰讯息。难道A小姐就没有想过报警?当然有。对方有恃无恐地说,我认识里面的人。不胜其扰的A小姐只好搬家、更换电话号码以避开对方,但她依然不时会收到匿名电话并怀疑是该名追求者在搞鬼!



点评:大马宪法与人权中心(MCCHR)项目助理许修恒指出,不论对方是否有对外散播A小姐的照片,但以照片威胁A小姐已属滥用权利制造恐慌,很多受害者就因为这样而受到很多到精神上的伤害,影响工作、与家人朋友的关系也受到影响。

案例B:火爆姐/Kiki姐 

2014年期间,关丹一名女子琪琪卡马鲁丁被一名老伯撞到新车车尾,她用锁车器暴力敲击对方的的汽车的整个过程被拍下并公布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网民大加挞伐之余也人肉搜索,曝光她的资料、跟踪和拍摄她的汽车和住家、怂恿其他网民一起加入跟拍和骚扰的行动。

点评:人民反网络暴力和威胁行动联盟(PeopleACT)成员锺咏仪指出,网民不满Kiki姐的行为,可以采取其他做法包括报警调查,采取人肉搜索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公布Kiki姐的个人资料已属于道德审判。

案例C:我要摸狗 

社会分子赛阿兹米3年前主办“我要摸狗”活动。活动结束后,他遭受千夫所指,更受到死亡威胁,最后只能召开新闻发布会致歉,强调活动宗旨是要协助回教徒克服对狗的恐惧。

此事至今余波未了,赛阿兹米今年7月在面子书澄清,指在社交媒体上流传他改信基督教的截图纯属遭人污蔑抹黑。

案例D:表态支持政党

某名女性在某视频中表态支持某个政党,过后便在面子书上收到强奸和死亡威胁,她的照片被广泛流传,而收到的多个强奸评论包括“付钱给飙车族强奸她……如果我能找到她人在何处”。

锺咏仪指出,以互联网、电子设备来进行某种行为,导致他人觉得被威胁、困扰、羞辱,感到不安全,大致上便可以构成网络骚扰。

网络的排山倒海之力,从以上4个案例可见一斑。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及社交媒体使用量不断增长,以及网络所享有的自由不受管辖和匿名性质,网络霸凌及骚扰事件在近几年也一直攀升。

根据科学、工艺及革新部旗下的全国性网络安全专业机构——马来西亚网络安全机构(CyberSecurity Malaysia)的资讯,网络骚扰是继网络诈骗和网络入侵之后排名第三的威胁。

非政府组织——大马宪法与人权中心(Malaysian Centre for Constitutionalism and Human Rights,简称MCCHR)旗下的UndiMsia!项目所推动的人民反网络暴力和威胁行动联盟(People Against Cyber Threats/Harassment,简称PeopleACT),在去年曾进行为期6个月“网络骚扰对大马人造成的影响”问券调查,并得到以下调查结果。

调查样本:522人 

●522名当中,336人(64.4%)是女性,183人为男性(35.1%),3人没有说明性别。

●大多数人介于17至39岁。当中,52.1%介于17岁至24岁,25岁至39岁占30.5%。

●每个州属至少有1人参与,但大多数人来自雪兰莪(52.7%)和吉隆坡(23.8%)。

参与调查方式:

●3大参与调查方式为Whatsapp(91.4%)、面子书(85.4%)、电邮(68.6%);

●设备:78.5%使用手机,61.3%使用桌上型电脑或笔记型电脑。

调查发现: 

●66.7%的人每天花1至5小时上网(不包括工作原因)。调查结果显示,上网时间越长遭遇网络暴力(尤其是仇恨性言论、网上羞辱、情色报复、死亡或强奸威胁)的风险就越高。有趣的是,上网时间逾10小时(也意味着遭遇网络暴力或骚扰的风险越高)的人对于网上回应或言论感到害怕、受到威胁或紧张的情绪并不会随着上网时间越多而增加,反之可以说是有点麻木了。

●一天上网逾16小时者(2.7%)主要是17岁至39岁的人士,分别是7男、6女,其中一人没有没有透露性别。

●大多数人(超过60%)视网上死亡/强奸威胁、色情报复、网上仇恨性言论、网上性骚扰和来自政府的网上恐吓为网络暴力,但只有20%的人认为网上批评是一种暴力。

●在522人当中,只有1人觉得网上跟踪是一种网络暴力。

●70%女性认为,收到色情照片或链结是一种网络暴力,但只有59%男性持相同看法。

●64名女性不认为网上死亡威胁是暴力行为,当中的23人年龄介于17岁至24岁之间。在这23人当中,20人认为网络诈骗和批评是一种暴力。

●50.4%的人在一生之中曾遭遇其中一种形式的网上骚扰。

●女性(20.9%)成为网络性骚扰受害者是男性(9.8%)的两倍。女性遭遇网上死亡或强奸威胁(4.8%)以及跟踪(16.4%)的数量比男性来得多,男性仅为3.3%和13.1%。

●反过来说,男性在网络上遇到仇恨性言论(34.9%)、网上羞辱(17.9%)、和网上侦察(20.7%)比女性来得多,女性仅占30.4%、11.4%和12.2%。

●男女遭遇色情报复的机率相等,男性为2.2%,女性为2.1%。

●41%人声称他们曾因为网上所收到的留言或评论而感到恐惧、遭遇威胁或紧张。当中,42.3%的人是女性,而男性仅为35.55。和男性相比,各年龄层女性在网上更容易感到恐惧、受到威胁或情绪紧张。

结论:

调查结果揭露,虽然大多数人对于网上留言或回应不会感到恐惧、受威胁或紧张,但却有逾半数人曾经遭遇网络骚扰。而那些对恐惧、受威胁或紧张无感的人,或许是因为他们觉得可以无视言论,也有可能是不当一回事(除非出现肉体伤害)。

报告也说明,大马人对于网络暴力的意识不高。许多40岁以下的人认为在网上批评人是一种网络暴力,41%男性不认为接到露骨照片是一种网络暴力,再加上522名受调查者当中,只有1人认为网上跟踪是一种暴力行为,另外,大多数女性不认为死亡或强奸威胁是一种暴力,突显提升公众对网络骚扰的意识有其必要性。

许修恒:虽然网络霸凌只是网络骚扰的其中一种,但现在有比较多大马人开始讨论这个课题了,我们希望继续改变这种文化,让人家知道网络骚扰和网络课题和所有人息息相关,并不只是发生在校园内。

网上自保之道:

“网络骚扰”究竟如何定义,全球至今仍未有统一的定论。

人民反网络暴力和威胁行动联盟(以下简称PeopleACT)成员锺咏仪指出,但凡以互联网、电子设备来进行某种行为,导致他人觉得被威胁、困扰、羞辱,感到不安全,大致上便可以构成网络骚扰,网络骚扰的形式众多,包括把照片视频移花接木、公布个人资料视频或照片、霸凌、仇恨性言论、恐吓威胁等。

1.养成良好网络使用习惯,例如设置复杂密码、定时更换密码,提高社交媒体帐户的安全防御能力。

2.暂时离开电脑或手机时,请设置密码以免被非经授权之人登录使用。

3.勿在网上公布太多个人资料。

4.拒绝回应。某些骚扰者使用各种不堪入目言论挑肆以激起受害者的回应。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不予理会是最好的办法。

5.表明立场。某些骚扰者传送含性暗示图片,受害者应表明“不欢迎”的立场。许修恒指出,虽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方式应对网络骚扰,但MCCHR鼓励受害者勇敢表达。

6.向网络服务供应商、社交媒体网站的管理员投报,要求采取行动,包括删除骚扰者的帐号。

7.向警方、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MCMC)投报;开启邮件黑名单,手机黑名单等。

网络骚扰的社会观感
都是你的错!

锺咏仪指出,社会舆论倾向于把问题归咎于受害者,“你到底是做了什么东西或者分享了什么照片,导致人家以很有攻击性的言论来回覆你?!”

许修恒表示,不管受害者分享了什么照片,也不代表加害者有权利把受害者的照片公开给全世界的人看。“我们应该谈的并不是受害者做了什么,而是制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受害者可以放心的发声,分享自己的故事,进而鼓励更多人表达意见。”

这是两个世界! 

锺咏仪指出,许多人提到网络世界都习惯把它与真实世界切割开来,并认为“虚拟的世界上发生在上面的事不用认真看待”,实情却是,网络世界早已是现实生活的一部份,从交往、工作……都动用互联网,如果在面子书和推特遭遇网络骚扰,即使登出帐户回到真实的生活,网上发生的事同样困扰着当事人。

许修恒表示,部分人士觉得遇上网络骚扰就离开网络拒绝使用,例如某些明星艺人便曾删除推特帐户,长远来看,此举将导致网络空间充斥单一性言论,形成恶性循环,驱使越来越多人离开。

我有自由!

许多人觉得“我爱怎样讲是我的自由”,锺咏仪提醒,人权或言论自由并非绝对的自由,同样包含责任在内,每个人虽然有权表达自己的看法,但表达方式也必须建立在不伤害他人的基础上才发是言论自由。

三管齐下推动净化网络空间

除了透过调查来了解大马人对于网络骚扰的意识,PeopleACT也在去年拟定一份包含5项议题的议题书,并提交予相关各造,以探讨是否有必要修改现有法律以应对网络骚扰。这5项议题包括:

(1)是否应修正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以解决网络骚扰及其他具伤害性的网络行为;

(2)现有法律是否足以解决网络性骚扰;

(3)现有禁止淫秽出版物的法律是否足以解决网络骚扰及其他具伤害性的网络行为;

(4)现有刑事法典是否足以应付使用科技所带来的死亡、强奸威胁以及其他滥行;

(5)现有法律是否足以处理应用科技严重侵犯他人隐私。

发言前应理性思考

许修恒解释,大马没有特定法律条文针对网络骚扰,但个别法令如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刑事法典特定条文如第503、第509可能适用于应对网络骚扰。该中心甫于今年10月完成意见收集工作,将把资料汇整后再行探讨下一步的行动。

PeopleACT也推展网络运动#WiseUpWithWan,借由虚构人物形式促请网民自律,在网络发言之前应理性思考和放弃仇恨,勿让言论成为网络骚扰。

倘若你在网络上遭遇仇恨言论,不妨下载其海报和标签#WiseUpWithWan来回应。海报可在cms.lb.my/mcchr-org/sla/wiseupwithwan下载。

许修恒也披露,他们也计划推出应对网络骚扰的资讯包,供受害者或对此课题感兴趣的人士找到相关资讯和求助。

报道:郑美励 摄影:叶添益

反应

 

副刊

奥密克戎变体来势汹汹

本地冠病确诊病例持续攀升,庆幸的是我国未有奥密克戎变体,且医疗系统目前能应付。

病例增加与许多人不戴口罩、假日到来、人们出游活动增多或有关。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宣布,美国发现的奥密克戎变体成为成长速度最快的变异株,命名为JN.1,号称“最长命病毒”。

据称,JN.1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具有较多的突变位点,这可能使其传染性更强。
这个有35个突变的变异株BA.2.86的子系JN.1,已在多个国家爆发。

·JN.1背景及特点

JN.1被分类为奥密克戎(Omicron)系的亚变体。

根据CDC的报告,JN.1与BA.2.86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刺突蛋白只有一个变化,被认为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谱系。

这一新变异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避能力,即传播性增强。

感染JN.1变异株可能出现发烧、流鼻涕、头痛等症状,与其他变异毒株相比并无显著区别。
然而,由于其突变,感染后康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疫苗是否应对?

幸运的是,最新研究表明,2023-2024年的冠病毒疫苗似乎对这个最新变异有效,已接种过强化针的个体面临较低的风险。

专家也呼吁公众采取缓解措施,包括:

·接种新疫苗;
·改善室内通风;
·在公共场合戴口罩;
·勤洗手。

尽管JN.1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但一些专家警告说,应密切关注变异的传播,并随时调整防控措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