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高营业额缓冲成本
大马机场末季赚3332万

(吉隆坡21日讯)大马机场(AIRPORT,5014,主板贸服股)截至12月杪末季,净利按年下跌16.4%至2785万8000令吉,低于去年同期的3332万2000令吉。



大马机场今日向交易所报备,末季税前盈利按年减39.1%,仅达5153万2000令吉,归咎于总成本增至1亿5510万令吉,但被较高的营业额缓冲。

大马机场解释,总成本显著增加,尤其是大马业务,主要因为2016年的利率调整,使到摊销和折旧增加了1亿4550万令吉。

大马业务的税前盈利下跌45.8%至1亿1240万令吉,卡塔尔机场录得80万令吉,而土耳其机场则蒙受税前亏损6170万令吉。

另外,末季营业额从10亿8003万4000令吉,年增15.44%至12亿4680万6000令吉,归功于机场和非机场业务的业绩增长。

其中,机场业务的营业额年扬9.5%至11亿1180万令吉,主要由航空和非航空业务推动。



受到搭客量增长推动,航空业务营业额增长8.7%至5亿8070万令吉。公司在大马业务的搭客量增长4.2%,至2480万人次。

国际客流量增长

国际客流量的增长,则受到强劲旅游需求、中国和印度旅客的签证放松政策,以及小朝圣(Umrah)的交通和旅游推广增加等支撑。

土耳其机场的表现也不俗,搭客量年增9.9%至780万人次。该机场在末季的国际和本地搭客数量,分别增13.6%和8.2%。

此外,因有零售商家和经销商的强劲销售,非航空业务的营业额也增10.5%至5亿3110万令吉。

非机场业务,在末季贡献营业额7710万令吉,按年增长18.9%,得益于卡塔尔业务的项目和维修维护。

整体来看,大马的机场业务营业额年扬8.9%至9亿140万令吉,而土耳其和卡塔尔业务的营业额,则分别取得34.4%和63.8%增长。

全年净利飙2.4倍至2.36亿

累计全年,大马机场净赚2亿3648万6000令吉,激增236%;营业额写下46亿5233万8000令吉,年涨11.49%。

整体上,大马的机场业务营业额年增10.6%,至34亿2910万令吉,而土耳其和卡塔尔业务的营业额,分别提升13.2%和19.9%。

扣除利息、税务、折旧与摊销前盈利(EBITDA)年升11.8%,至19亿1090万令吉。

大马机场称,该公司超越了2017财年关键绩效指标(KPI)的17亿9660万令吉,增幅达6.4%。

联号联营公司齐发力

去年全年,大马机场的搭客量录得1亿2790万人次,按年增7.9%。

其中,国际和本地搭客量,分别增13.5%和3.5%。

大马业务的搭客量增8.5%,首次超越9000万人次,来到9650万人次,主要归功于国际方面。

大马机场也在财报中点出,联号公司在当季的贡献170万令吉盈利,去年同期为亏损80万令吉,主要归功于吉隆坡航空燃油供应系统私人有限公司(KAFS)和MFMA发展私人有限公司贡献增加。

至于联营公司,盈利贡献提高了60万令吉,原因是Segi Astana私人有限公司的贡献,但少许被Airport Cooling Energy Supply私人有限公司抵消。

本财年盈利目标21亿

另一方面,大马机场宣布2018财年关键绩效指标(KPI),预计EBITDA可达到20亿9200万令吉。

大马机场称,这一增长预计将与大马和土耳其的搭客量增长同步。

“今年可能又会是公司另一个兴奋的年份。”

大马机场将致力于为利益相关者提供高质量服务,通过在机场营运中,嵌入以客户为尊的文化,为生科、机场和零售商提供创新和数字化的机场体验。

展望今年,大马机场预计,我国将持续受惠于中国和印度游客的签证放宽政策,预计中国、印度和东南亚的主要贡献,料占国际搭客量75%。

今年搭客人次料破亿

“预计今年大马搭客流量可达1亿370万人次,高于去年的9660万人次。其中,国际和本地的搭客数量,料分别取得5390万人次和4980万人次。”

撒比哈格克琴国际机场(SGIA),估计今年搭客流量录得3400万人次,其中国际和本地各占1200万和2200万人次。

土耳其的经济增长料持稳在4%,由于跑道容量受到限制,预计乘客增长保持温和。

反应

 

财经新闻

私有化大马机场争议不断 EPF被抨轻率行事

(吉隆坡2日讯)雇员公积金局及国库控股私有化大马机场(AIRPORT,5014,主板交通和物流股)争议不断,再有一名雇员组织领袖出面抨击公积金局轻率行事,以致蒙受重大损失。

Angkatan Karyawan Nasional主席艾贾利勒说,公积金局的资金并非个人财产,而是广大打工族的血汗钱,但该局在把大马机场私有化及下市的投资决策上显得轻率。

艾贾利勒指出,政府宣布成立GDA财团(Gateway Development Alliance)以重组大马机场并回购股权时,公积金局仍决定脱售该公司股权,最终持股比例仅剩7.9%,即约1亿3181万1201股股票。

“根据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透露,公积金局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逐步脱售了10%股权,在短短5个月内损失了5亿至7亿令吉,但我认为,实际损失远超这个数字。当时大马机场股价介于每股6.35令吉至7.70令吉之间。”

他说,在重组计划公布后,GDA提出以每股11令吉的价格回购大马机场股票。而公积金局为将持股比例提升至30%,需再购入3亿6873万74股,涉及约40亿6000万令吉。

“如果公积金局当初维持约15%的持股比例,其所需的资金仅为27亿5000万令吉便可增持至30%。然而,如今为了重新增持股份,公积金局在一系列的买卖操作中,购股成本的差额提高至13亿令吉。”

他指出,这13亿令吉的损失,仅仅源于公积金局所称的实施了信息隔离政策,以确保基金经理无法获得任何未公开的重要信息,比如可能发生的收购提议。

“公积金局表示,该政策在其内部设立了屏障,防止未公开的重大信息泄露,从而维护其市场活动的完整性。”

艾贾利勒强调,若公积金局确实实施了信息隔离政策,这无疑为战略性官联投资公司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在这样的政策下,投资管理部门是否有权在没有高层管理批准的情况下,随意处置公积金局在大马机场等国家战略公司中持有的大量股份呢?”

10亿是一笔巨额资金
能让1000会员成百万富翁

“或许对公积金投资经理而言,账面上的10亿令吉损失与去年首9个月获得的575亿7000万令吉收入相比,可能显得微不足道。然而,对于长期缴纳公积金的会员来说,这10亿令吉是一笔巨额资金,足以让1000名会员瞬间成为百万富翁。”

艾贾利勒重申,公积金资金不是政府的钱,也不是公积金局的钱,而是缴款会员的钱。因此,它应该得到信任与妥善管理,而不是像家庭财产那样随意处置。

他直言,关键问题在于交通部长陆兆福于2023年2月宣布,内阁已同意新的营运协议条款,并给予大马机场至2069年的特许权,但公积金局为何仍坚持出售其在大马机场股权?

“当时,陆兆福还在文告中指出,营运协议赋予政府通过集群与整合方式重组机场行业的权利,任何设施的所有权需经双方同意。”

他说,早在2023年2月,当公积金局忙于出售其大马机场股权时,政府就已发出了这一重组信号了。因此,公积金局不能仅以投资管理部门对重组计划不知情为借口来自辩。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