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马六甲第三季赚2012万
(吉隆坡22日讯)联合马六甲(UMCCA,2593,主板种植股)截至1月31日第三季,净利大跌40.2%,写2011万9000令吉;营业额萎缩15.3%,报6419万令吉。
累计首9个月,净利减少29.2%,企于3930万7000令吉;营业额则扬5.4%,报2亿1547万令吉。
联合马六甲向交易所报备,当季鲜果串产量比去年同期高30%。
不过,税前盈利却按年滑落41%,主要归咎于原棕油和棕仁平均价格分别走低17%和21%。
该公司解释,原棕油价格下挫是因为棕油库存高企,自去年12月以来就一直处于250万公吨之上。此外,印度调涨棕油进口税,以及中国减少进口,均是导致库存高企的原因。
另外,税前盈利减少也归咎于投资获利减少了65%之多,相等于是840万令吉。
不过,该公司预计,随着更多园区迈入成熟期,本财年的鲜果串产量会增加。然而,这并不代表净利会同步增长,因刚成熟的园区的生产成本较高。
在原棕油和棕仁价格均趋跌的情况下,联合马六甲预计本财年净利会按年下跌。
棕油局:美国市场不到1% 关税对棕油业冲击不大

(布城7日讯)尽管外界对美国最新贸易政策所带来的影响感到担心,但大马棕油局(MPOB)仍保持乐观,并认为24%关税对我国棕油产业的冲击程度不大。
该局总监阿末巴维斯博士表示,美国市场仅吸纳不到我国棕油总产量的1%,因此即使新关税带来价格上涨等间接效应,整体冲击属轻微。
消费者受影响
“此举虽然可能推高产品价格,但对美国的实际需求影响不大。最终受影响的是消费者,因为他们必须为相关终端产品支付更高成本。”
阿末巴维斯今日下午在大马棕油局与SumiSaujana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仪式上,受媒体询问时如是指出。
他坦言,短期内可能出现贸易波动,但棕油在美国仍有稳定需求,特别是在特种产品制造领域。
“某些细分市场,例如传统粮食类产品及重视供应链透明度的产品,依然仰赖棕油原料。相较印尼32%与泰国36%的关税,马来西亚24%的税率具备一定优势。”
他说,美国市场虽然体量有限,且棕油并非主要烹调用途,但它在高附加值产品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在签约仪式上,棕油局也与专注石油与天然气化学品的SumiSaujana集团及其子公司签订多项合作协议,共同推动MPOB掌握的技术商业化。
合作范围包括棕油基中间原料如多元醇与生物聚酯多元醇的制造与市场化,这类生物基化学品有望成为石化原料的永续替代方案。
2023年对美出口增70%
谈到出口趋势,阿末巴维斯指出,2023年我国对美棕油出口激增70%,但去年的表现仍须持续观察。
“美国市场并不与其他植物油品如‘软油’正面竞争,我们会继续推动市场多元化,扩大出口版图。我国棕油不应只依赖单一市场,而是应积极进军全球,包括高附加值市场,以提高整体需求。”
他透露,我国对菲律宾的出口表现亮眼,随着我国担任东盟轮值主席,期望有助于加强区域内贸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