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搅清破兆国债浑水/杨名万

新官上任三把火,来自全新政府高官,那就不止三把火了!新任首相宣誓就职才不过两个星期,几乎每天都有新故事和新数据,本周最震撼数据是敦马哈迪公布的,大马负债总额已超过1兆令吉。

财政部长林冠英证实了首相所公布的数字,除了厘清所谓过兆“国债”数字外,一上任马上就面对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DB)负债利息偿还问题的新任财长,随口就说1MDB问题是主因。



想来单单1MDB问题,还不至于令债务腾涨至过兆之数,他的意思应是指类似1MDB这样“不透明”的“乱七八糟”负债。

林部长周四列出国债清单后,国人终于可以清楚看到,这类负债不止一单,而且恐怕比1MDB丑闻更严重,这还待新官进一步发掘。

公债外债纠缠不清

“国债”一直是联邦政府敏感数字,也一直是很难搞清楚的“浑水”。

过去,单单国债定义就令人混淆,在国际货币基金(IMF)没将外国人购买的国内货币单位(令吉)债券列为“外债”前,由于联邦政府外币负债比令吉债相对较低,前朝联邦政府官僚就将“国债”(National Debt)定义为国内所有外债,也就是包括私人界和公共领域所借取的所有外币负债。



联邦政府本身的令吉债,就因此不包含在“国债”定义里,这是会计专业账目排列,联邦政府的令吉负债当然还是公债,但是却不是官方定义的“国债”。

因此,高官一提到“国债”时,就要搞清楚是官方定义中的“外债”,还是外界所认知的联邦政府公债。

国际货币基金后来于2013年重新定义外债,将所有包括外国人购买的当地货币单位负债也列为“外债”,并于2014年公诸各国,大马官方也因此遵从,“外债”也就大幅度膨胀,这时将“外债”定义为“国债”,由于数字同样庞大,也就没有意义了。

官方报告从此不再强调“国债”,并将联邦政府负债和“外债”分开。

前朝官方数字近兆

此次希盟政府高官,不管是敦马抑或林冠英,都指说马来西亚或国家债务过兆,从他们初次对这“国债”的形容和口吻,明显是指说那联邦政府公债总额。

但是一听到“过兆”,马上想到的却是“外债”,因为我国截至今年3月杪“外债”总额2290亿美元,或8934亿令吉,占国内生产总值61.8%,很接近“兆”。

这数目截至去年杪是2146亿美元(约8798令吉),同时和新任财长第一次提到的占国内生产总值65%一致。

财长周四才比较详细解释“过兆国债”,首先是官方联邦政府负债,那是截至去年杪的6868亿令吉,占国内生产总值50.8%,接着是联邦政府担保的1991亿令吉负债(占国内生产总值14.6%),这联邦政府这约2000亿令吉的负债担保,并不是新闻,已经是至少两年的数字了,还一直保持。

这两个官方数字相加,就等于8859亿令吉,占国内生产总值65.4%,和“外债总额”不相上下。

实际上,根据国家银行和财政部最新数据,截至今年3月杪联邦政府债务总额已经冲破7000亿,达到7050亿令吉,如果联邦政府担保债务保持不变,官方联邦政府负债总数已破9000亿,因此,前朝官方数字已显示国债近兆。

租赁藏债逾2000亿

林部长并没引用最新数据,单单以截至去年杪官方数字,再加上“隐藏数字”,就已破兆。

这“隐藏数字”原来是来自“公共-私人界合伙经营”(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计划下的租赁债务,这债务竟然总达2014亿令吉(占国内生产总值14.9%)。

这数字一加上去,“国债”就过兆,1兆873亿,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 80.3%。

逾两千亿令吉租赁债务,匪夷所思,一般上私人界动用租赁融资采购,除了现金流动便利外,还包括从年度课税下的会计排列利益,但是数目依然还是有所约束。

前朝政府高官,竟然允准官私合作伙伴,通过会计专业隐藏数以千亿计联邦政府公债。

这种“创意会计”如果能隐瞒公债,也必然能创造出“无中生有”花费,类似变化和1MDB丑闻比较,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新任财长不能再只是揭秘解密,和一味指责前朝政府过错,令股汇双市连连败退,更重要的是公布这庞大过兆负债的解决之道。

反应

 

财经

善用油钱防经济逆转/杨名万

国内汽油价格又再涨,民间最通用的RON95已经连续5周上涨,再次刷新自油价浮动以来的新高记录。

过去两周共涨14仙,这连续五周升涨,已使到这燃油价格,从今年10月中旬每公升2.16令吉,总共上涨22仙或10.2%,至每公升2.38令吉。



这令民间通用燃油价格进一步逼近历史最高纪录。当前纪录是于2008年6月初,由当时民间通用的RON92汽油价,所创下的每公升2.62令吉历史最高价,周四调升后的目前价格只比这最高纪录相差24仙,或逾10%。

在这里特别将过去两周和五周RON95燃油价格涨势,不厌其烦说一遍,让大家知道逾一个月时间,燃油价格已经双位数上涨,主要是阐明当前燃油价格对民生影响并不低,而非政府高官所谓自每周调动后,“油价只起1仙”这么简单。

“只起1仙”难获认同

在此解释一下,政府高官所谓“油价只起1仙”计算方式。根据高官说法,这是以燃油每周定价后,总共19次调涨,总涨幅75仙,和总共12次调降,总降幅74仙,合起来“只起1仙”,“人民面对冲击很轻。”

简单来说,这其实是以截至11月10日生效的每周定制油价2.31令吉,和之前每月调动油价机制的最后定价2.30令吉比较,得出的结果。如果以目前汽油价格再起7仙后的2.38令吉比较,高官须改口为 “只起8仙” 了。



其实,从每月调价制转成每周调价制时,RON95汽油价格是调到每公升2.13令吉作为起点。

从这3月30日,第一次的每周价格为基础计算,目前RON95汽油价格其实已经上升总达25仙或11.7%。这才是重点,因为这是以同样的每周定价机制比较。

无论如何,即使最后价格还原到和原本价格一样,经过起伏,上涨比下跌多,人民所承受的生活成本压力,不可能归零。政府高官草率的“只起1仙”论调,敷衍民众,不会这么容易获得认同,因为油价会产生连锁通胀效应,人民钱包一紧,就会感觉到实质油价上冲压力。

按年涨22%冲击大

政府高官若认真看待这油价变动冲击,就应该以按年同比对照,探出实质冲击。

目前是11月中旬,应该以去年11月中旬燃油价格对照。去年11月初,政府宣布调高RON95汽油价格15仙至每公升1.95令吉,这价格一直维持到11月杪,这才是对照的比较基础。

两相比较,政府刚刚调整的RON95汽油价格,应该计算为上涨43仙或22%,才算是专业计算方式,就好像国家银行周五刚刚公布的第3季经济增长表现一样,是以按年同比计算方为正确。

尽管第3季经济取得6.2%亮丽增长,政府仍不能忽视国内汽油价格变动冲击。第3季国内生产总值,主要是受到7、8月份卓越表现良性冲击,带起内需、工业生产和制造业增长数字。

但是,几乎所有9月份数字都放缓,包括上周本栏提及的出口数量指数已经放缓至单位数,第3季工业生产虽然是今年最佳,但是9月份却差强人意,制造业也是如此。

9月内需显著放缓

当中影响最大的,要算是反映内需状况的批发与零售贸易指数,放缓至仅增长5.3%,这是自2016年4月以来最低纪录,车辆销量更是跌回负数,而且是负5.6%,零售贸易指数也已从双位数放缓至仅单位数增长。

尽管这9月份内需显著放缓,并没有影响因为7、8月份强劲所带来的第3季仍属“美好”数字,但是,那是很重要的提醒,经济增长虽然美好,其实正在走着钢索。

政府应该在通胀爆发前,先补贴汽油价格,避免连锁通胀打击内需,进而打击经济,这是善用从原油价格上涨得到利益,回归汽油消费者,阻断可能的通胀锁效应,让经济持续而实质增长。

正如第二财长所言,当石油价格上涨时,每涨1美元,政府就可净得3亿令吉,这笔钱刚好可以处理国内汽油价格。

他所建议的提高一马人民援助金,对于经济的作用并没有通过补贴汽油,防范通胀更妥善。

通胀是洪水猛兽,必须在源头上以补贴油价阻截;爆发后才给现金补贴中低下层,亡羊补牢,恐怕最后不但无助解决人民生活成本高涨,更令经济受到伤害,得不偿失。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