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初探新政府问题/刘泰安

我国独立61年以来首次政权轮替后,希望联盟上台执政迄今接近半年,民间期望的国家新格局、新气象不是没有,但也不乏怨言!

我认为,希盟政府当前执政问题有二:“朝令夕改”和“言出不行”。



财政部长林冠英在10月7日宣布中止捷运工程承包商马矿业—金务大联营公司的捷运2号线工程(MRT2)地下工程合约,引起争议后,首相马哈廸在10日便宣称政府会检讨这个决定,内阁则在翌日成立了由4名部长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处理此事。

政府决策反覆无常

新政府取消前朝政府签订的合约是对或错?工程计划重新招标是否明智之举?这是一个问题。而政府决策急转弯,反覆无常,就是“朝令夕改”的问题!

国人记忆犹新的“朝令夕改”例子还有:

1.人力资源部长古拉宣布从明年开始,饮食店必须全由本地厨师掌厨,引起各族餐饮业者反对后,便改口说这只是建议,不会强制执行,事情不了了之。



2. 教育部长马智礼宣布从明年开始,政府学校的中、小学生的校鞋将从白鞋换成黑鞋,引起鞋店经营者和家长反对后,便改称明年只是过渡时期,学生穿白鞋或黑鞋都可以,后年才实行黑色校鞋的措施,但最近又宣布推迟至2021年才全面落实。

3. 财政部长林冠英宣布工作资历达10年的熟练外劳,申请延长工作期限时需缴每年1万令吉的人头税,由雇主和外劳分别承担20%和80%,引起雇主及职工会反对后,便宣布由雇主全额承担人头税。林氏还抱怨说他改变决策是“听取人民意见;做也错,不做也错”,但他绝口不提人头税从1850令吉暴涨到1万令吉的“苛政”问题。

以上例子或可归咎于现任部长绝大多数是“菜鸟”,缺乏经验。但他们作出决策之前若有事先与相关业者沟通、协商,寻求共识,而非大摆官威、缺乏体恤之心,就不会发生政策U转的窘境。

《汉书·食货志上》有云:“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急功近利的政府新官学习执政,却要老百姓付出代价,试问庶民情何以堪啊?

另一方面,纵横政坛逾70年的马哈廸二度拜相后说过的一句话:“竞选宣言不是圣经而是指南”,已成为他政治遗产中的传世名言,必被广为引用一段时间!

马哈廸在10月12日宣称他坚决反对希盟“废除大道收费”的竞选宣言,直言大道不可能免除收费。他还坦言:“希盟当初制定竞选宣言时,并没想到会赢得中央政权;现在我们执政了,这竞选宣言却是一大负担。”

这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隽语“政治是高明的騙術”的最佳佐证,也符合老马奉行“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权术家本色,然而此举恐怕粉碎千千万万道路使用者当初支持“变天”的一大希望,悔恨受骗!

其实,竞选承诺就如开发支票,没有兑现,就是跳票。跳票事关诚信,但在政客眼里,这只是道德瑕疵、“高明骗术”的副产品,不以为耻。选举利益才重要,大开空头支票,先把对手打败再说。到了上台该兑现时,才来顾左右而言他,推卸责任。

承认统考差亿里路

另一个“言出不行”的显著例子就是大选宣言中的承认统考,从前朝“只剩一里路”化为今朝“还差亿里路”,已成为95%支持希盟的华社椎心之痛!

令人费解的是,马哈迪指出政府需检讨竞选宣言,因为一些承诺一旦推行,会耗损国库。但他固执地要重启备受争议的第三国产车和马新弯桥等计划,难道不会影响国库?

《论语·颜渊》有云:“民无信不立”。这“信”字是从“人言”,阐明人言无欺。所谓“信”,就是说话算话、言而有信、言必由衷。为政者若失信于民,就无法确立正常国家的统治秩序。政府不对人民信守承诺,怎能期望人民会信任政府?

国际贸易及工业部前部长拉菲达在10月9日宣称,“愚蠢”的希盟宣言,阻扰了马哈迪要当教育部长的初衷。她甚至“警告”希盟政府,如果一味坚持遵守希盟宣言,小心只会沦为一届政府。

这真是匪夷所思的逻辑。曾几何时,言而无信或违背诺言是江山稳定之道?希盟宣言其实并非她所指的那么“愚蠢”,“愚蠢”的是所有被竞选宣言误导的老实百姓啊!

但愿希盟领袖们从速正视和倾听人民开始啧有烦言的意见和心声,切记执政为民,民心所向;掌权为己,自取灭亡!

 
 

 

反应

 

言论

特朗普“称帝”可期?/刘泰安

美国白宫官方账号今年2月19日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一张由总统特朗普亲自发布、模仿《时代》封面的照片。

只见他头戴镶满珠宝的金黄色王冠,开心微笑,下面有一行英文字:“LONG LIVE THE KING”(国王万岁)。特朗普得意洋洋“自封为王”的模样,令人哑然失笑!

纵观特朗普在今年1月20日开启第二任总统任期后的所作所为,不难发现他确有“称帝”的野心。

逐步挑战立法司法

众所周知,民主制度讲求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三权必须相互制衡,才算真正的民主。如果某一权力独大,政体便趋向帝王或独裁统治。且看特朗普2.0政府如何逐步挑战立法与司法权力,以彰显自己的行政权力“大过天”!

特朗普甫上台,便成立“政府效率部”(DOGE),由世界首富马斯克领导,声称要大幅削减联邦开支,推动诸如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等行动。但此举很快引发法律诉讼,围绕执行、人事安排和政策方向的争议不断。

特朗普未经国会批准便设立这个权力广泛的新部门,被指违反美国宪法。

绕过国会关教育部

此外,特朗普于3月20日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关闭联邦教育部。据悉,特朗普长期以来批评教育部,认为联邦政府在教育领域投入巨大,但教育质量未达预期。

他还指责教育部充斥左派意识形态官员,利用过度监管扩展权力。近期,特朗普政府已对教育部展开大规模裁员行动。

此举遭到民主党人和教育界的猛烈抨击,被认为是“最具破坏性”的政策之一,并可能严重影响美国的教育质量。

根据美国宪法,所有联邦机构的设立和解散通常需要通过立法程序,获得国会批准。特朗普一声令下关闭教育部,此举实属违法。这正是他挑战立法权力的一个典型案例。

同一天,特朗普针对联邦地方法官博斯伯格要求司法部解释为何无视临时禁令、继续驱逐委内瑞拉移民至萨尔瓦多一事,指责法院阻挠他执行对非法移民的政策。

他严厉抨击司法系统,指责法官立场激进、充满党派偏见,并要求弹劾该法官。这种直接挑战司法权威的做法,鲜有总统敢如此公然实施。

更早之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于3月5日否决了特朗普政府冻结数十亿美元全球卫生援助资金的行政令。

作出裁决的包括特朗普本人提名的大法官巴雷特、共和党前总统小布什提名的保守派首席大法官罗伯茨,以及另一名自由派法官。

他们自主联手反对总统决策,不仅是“捋虎须”,更凸显了当下美国行政与司法之间的紧张关系!

卢拉揭特朗普野心

另一方面,巴西总统卢拉于2月20日接受采访时,直斥特朗普其非。他指出,特朗普的种种行为方式,试图将自己塑造成“世界的皇帝”,干涉各国事务。

他举例说,特朗普曾公开宣称想吞并加拿大,使其成为美国的一个州;曾提出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甚至讨论过控制格陵兰岛和巴拿马运河的计划。

卢拉抨击特朗普“每天、每小时都在发表各种言论,却从不考虑其后果”。他提醒特朗普,他是美国总统,而非世界总统,言行应更加谨慎。这番批评,无疑大快人心!

值得回顾的是,特朗普3月4日发表了重返白宫以来的首次国会演讲,长达100分钟,打破了历任总统国会演讲的时长纪录。他在演讲中自夸:“在上任43天内,取得了超越多数美国总统4年甚至8年任期的成就。”

他还强调:“很多人说,我当总统的首个月,是美国史上最成功的首个月。更了不起的是,排第二的是华盛顿。”

或许,特朗普的这番话并非全无根据。毕竟,华盛顿是美国开国元勋、首任总统。但如果特朗普有朝一日创立“大美帝国”,成为第一任皇帝,他的光芒是否会盖过华盛顿?

然而,特朗普的“国王万岁”美梦,真的会有成真之日吗?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