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需求放缓 产量增加
贺特佳赚幅恐受压

(吉隆坡10日讯)贺特佳(HARTA,5168,主板保健股)上半年表现符合市场预测,但担忧国内橡胶手套领域在未来两季竞争加剧,归咎于需求减缓和产能提升。



产量增加、平均销售价格上升,激励贺特佳截至9月底次季,净利扬6.1%至1亿2022万令吉;营业额为7亿1424万令吉,按年涨22.2%。

不过,由于原料价格上涨,加上市场需求因中国恢复乙烯基手套生产而有所改变,税前盈利按季稍微下滑。 

半年净利扬17%

累积首半年,该公司净赚2亿4509万令吉,增长16.9%;营业额也大涨19.8%至14亿2060万令吉。

肯纳格投行研究分析员在分析报告提到,从该投行的数据观察,认为丁腈(nitrile)手套市场竞争加剧,拖累平均销售价格。



值得留意的是,橡胶手套的平均售价已从2016年杪提高了25%。

“随着需求放缓和新增生产线,若平局售价在未来两季因此下跌,我们不会对此感到意外。”

而丰隆投行研究则在报告提到,市场回升稳定会让该公司旗下生产线的使用率,维持在89%至91%之间。

然而,由于丁腈手套的新生产线陆续启动运作,产量随之增加,因此这可能对平均销售价格造成下行压力,最终压缩赚幅。

估值过高建议卖出

相较于其他投行的中和看法,大华继显研究对于贺特佳的估价给出了负面看法,维持“卖出”和目标价4.02令吉。

该投行解释,看跌贺特佳的原因为目前股价过高,且容易受到市场负面情绪影响。

该股目前估价高过在过去5年平均本益比水平两个标准差。

因此,分析员按2019财年盈利预测的24倍本益比,将目标价设在4.02令吉,这估价与排除贺特佳后的本地橡胶手套领域的23倍本益比预测一致。

贺特佳周五闭市时,收报6.30令吉,跌1仙或0.16%,成交量为241万3700股。

反应

 

言论

手套股卷土重来?/梁仕祥

踏入2025年,马股大盘依然在匍匐前行,但特定领域表现依然亮眼,如人工智能及数据中心概念股等。而众多散户喜爱的手套股,近期交投也相当活跃。

回顾冠病疫情期间,手套股风光无限,掀起全民炒股热潮。然而,这段短暂的辉煌之后,因多重因素从高位急速回落,令许多追高的散户损失惨重,这一幕依然让人记忆犹新。

在历经两年的低潮后,手套领域从去年末季开始似乎迎来复苏迹象。最大利好来自多家手套公司转亏为盈,此外,最近中国再传新病毒疫情,也让市场重新聚焦手套股。

手套股近几个月的涨势,是短期反弹,还是重返巅峰的起点?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先回顾过去的低潮期,再分析现况,最后尝试展望未来。

手套行业的困境主要归因于两大因素:其一,中国新兴业者的大规模扩张导致供过于求;其二,疫情期间客户过度囤货,需求急剧萎缩。多家本地手套公司从疫情时期的暴赚,转为陷入亏损。

优化成本结构

面对寒冬,本地手套企业采取了诸多应对措施。例如,贺特佳(HARTA)关闭了雪州部分多余产能,尽管账面上承受了一次性重大亏损,但成功优化了成本结构,为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同时,多数本地大型手套企业财务状况稳健,要么持有净现金,要么仅有少量负债,加之疫情期间积累可观的资本储备,这些都成为它们挺过低潮的有力保障。

两年后,客户库存逐渐耗尽,全球手套需求和平均售价均开始回暖。与此同时,特朗普胜选美国总统后可能加大对中国的关税措施,间接提升大马制造业的竞争力,或将为本地手套业者创造新的出口机会。

近期手套股涨势的主要动力有两点:一是特朗普胜选;二是中国新病毒疫情的传闻。然而,这两大因素是否足以推动手套股重回巅峰?答案可能并不乐观。

首先,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市场对新病毒的消息通常会产生短暂的恐慌性反应。例如,前年猴痘疫情曾短暂刺激手套股上涨,但涨势随后迅速消退。

其次,肆虐全球的大流行病在中短期内或难以再次出现。历史上,黑死病与天花等严重传染病的爆发通常是数世纪一次的事件。而21世纪前20年间,已出现两次重大疫情(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与2019年的冠病)。全球卫生体系对传染病的应对能力显著提升,大流行病再次引发手套股狂潮的可能性较低。

另外,特朗普胜选确实可能对手套股带来间接利好,特别是若其政府延续对中国的强硬关税政策,大马出口或将因此受益。然而,关税政策的调整需要时间落实,其实际影响尚存变数。此外,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与供需格局的变化,仍可能对手套股走势产生掣肘。

综合来看,手套股短期内或有机会凭借市场情绪与利好消息延续反弹,但要真正重回巅峰,还需更多实质性的基本面改善。例如,持续回暖的需求增长、更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以及手套业者自身的创新能力和产能调整。

对于投资者而言,手套股或许已摆脱低潮期,但仍需谨慎操作,不宜盲目追涨。市场波动之中,唯有深入了解行业趋势与企业基本面,方能抓住潜在机遇,同时避免再次成为“接盘侠”。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