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洋垃圾“入侵”
健康敲警钟

“洋垃圾”课题最近闹得沸沸扬扬,若再不积极采取行动,马来西亚可能将成为世界的垃圾场!

尽管洋垃圾课题在今年初正式“爆发”,但其实这一直是全球性的问题,只是针不刺到你身上,你就不知道有多痛。“洋垃圾”一词的出现,令人们重新关注塑料废品的处理方式,万一处理不当,不仅将影响人类的健康,还连带赔上整个地球的健康。



上个月,马来西亚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 Malaysia)发表了一份《资源回收的迷思·The Recycling Myth》报告,内容详细记载了大马洋垃圾进口的现况,并列出了绿色和平的9大诉求,促请政府正视洋垃圾污染的问题。

既然洋垃圾的问题存在已久,为何今年初才大量入侵大马?事情是这样的。

今年1月,中国为摆脱“世界垃圾场”的臭名,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该项禁令使美国等西方国家废弃物处理成本飙升,回收业面对堆积如山的废料,束手无策,只好付钱运往掩埋或焚化厂。

中国发出洋垃圾禁令



如果是运往当地垃圾厂处理就罢了,可他们却常将废弃物输出至开发中国家。中国发出洋垃圾禁令后,西方先进国得要寻找代替方案,于是把目标转移至东南亚,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越南等发展中国家都是他们相中的“垃圾场”。

在今年1月至7月,大马成为了英国和美国的最大塑料废品进口国,与前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倍。

马来西亚绿色和平组织发言人王佳骏指出,相较于2017年1月至11月的9万7544公吨,单是今年1月至7月从美国进口的塑料废品就多达19万5444公吨。

“除了美国和英国,日本也被列为今年首7个月的三大塑料废品出口国。经整体统计,排名三大的出口国共占7个月内进口至大马的75万4000公吨塑料废品中的52%。”

181219c01-1_noresize

181219c01-2_noresize

由上述数据可明显看出,大部分洋垃圾几乎都来自先进国。除了上述的十大国家及地区,经调查,该组织也确定了其他出口国也包括纽西兰、葡萄牙、罗马尼亚、瑞典、瑞士等,大马绿色和平调查团队搜集了至少19个国家及地区的垃圾样本证据。为何先进国不回收?

垃圾都是废弃物,而且每个国家都会制造垃圾,为什么还要进口呢?

在某程度上,进口洋垃圾可说是“你情我愿”的,不全是出口国的“倾倒”阴谋,高速增长的制造业和资源需求是最大因素,也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举措之一。

在先进国也有合法的垃圾填埋和焚烧厂,但却无法负荷过多垃圾,唯有把垃圾出口到其他国家,主要原因是那些垃圾的回收价值高过运费,而且买家愿意为此付费。通过“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模式,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物料资源也可以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塑料回收利润丰厚

总言之,塑料废品循环回收的原始动机并非环保,而是利润;因此,过程中越来越多人发现了其中的暴利。

根据基于多边协议的国际贸易体系,可回收塑料废品的销售、购买、进口和出口应该受管制。经大马绿色和平的调查显示,洋垃圾经常没有经过正确处理,而是以不受管制的方式焚烧和丢弃,这违反了国际协议。

针对进口洋垃圾的问题,大马政府曾解释,这么做可促进就业机会和拉动经济增长,因为塑料回收业可为国家带来300亿令吉收益。然而,大马绿色和平提出的疑问是:我国是否有能力处理如此大量的洋垃圾?

王佳骏再反问:“如果政府说进口洋垃圾有很多好处,那为何先进国自己不回收,反而要运到遥远的国家回收?原来,经过计算,运输垃圾至其他国家的总营运成本比回收还更便宜,相关业者也可以从中赚取暴利。”

大马绿色和平组织较早前发表了一份《资源回收的迷思》报告,内容记载了大马洋垃圾进口的现况。左起为调查助理法翰纳沙、王佳骏及调查助理陈维杰。

非法焚烧塑料废品今年年初,大马绿色和平接获来自巴生和仁嘉隆的居民投报,指回收业者非法丢弃和焚烧塑料废品,导致社区环境和居民健康严重受影响。在10月份,由6名绿色和平成员组成的调查团队亲自到有关地区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调查。

自今年3月至7月,仁嘉隆居民发现住宅区附近有将近40间垃圾工厂。他们向环保机构和议会做出投报,发现那些工厂都是非法的。经由无人飞机航拍,显示出一些工厂的面积非常庞大,高达数万平方米;更甚的是,那些工厂一天晚上可以焚烧50吨的塑料废品。

“地区居民是洋垃圾的最大受害者。他们以为洋垃圾都有被正规处理,结果每天一到晚上都会嗅到一阵阵浓烈的塑料焚烧味,才发现业者非法露天焚烧垃圾,有些居民还被恐吓不要多管闲事。”

非法业者露天焚烧垃圾危害居民健康,同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影响合法业者声誉

瓜拉冷岳环保行动协会负责定期监测该地区的垃圾工厂,并观察到塑料废品从一个不受管制的垃圾工厂运输到合法的垃圾工厂进行处理。该组织促请执法当局采取深入调查,以搜查出更多塑料废品从一个工厂转移至另一个工厂的证据。

也许有人会问:“如何证明那些不是本地制造的垃圾?”他回答:“调查发现,那些以吨计算的垃圾都是从港口运进来的,全被丢弃在废弃工厂和油棕园。我们可以肯定那些垃圾是从国外进口的,原因有四。”

第一,本地垃圾都是在土埋场处理;第二,寻获的垃圾包装绝非来自本地;第三,巴生和仁嘉隆居民不可能制造那么大量的垃圾;第四,雪州政府和中央政府已承认有进口洋垃圾。

“此外,非法业者也引起了合法业者的极大不满,不仅滥用了合法业者的能力,还连带影响了其声誉,这对采用合法管道、进口可回收塑料废品的业者很不公平。”

大马绿色和平亲自勘察洋垃圾“重灾区”,向社会揭露惊人的恶劣情况。

给环境带来巨大风险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人们应该在本地处理好自己制造的垃圾,而不是把肮脏的工作转移到别处去。

大马绿色和平表示,依赖非法业者处理洋垃圾来促进收入和就业机会,将无法带来可持续性发展,顶多只能制造短期的经济利益。不仅如此,这也违反了劳工权利和标准,同时为社区和环境引致巨大风险。

“若要推动可持续性发展和循环经济,应该也要把环境成本、社会成本、劳工成本等纳入考量。除了回收塑料,其他环保领域如再生能源也可以制造很多就业机会。”

王佳骏强调,塑料回收是全球性的问题,不仅是大马的问题。如果大马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出口国也会把目标转移至其他国家,再不然就把垃圾丢进海洋,这将对海洋造成污染和影响其生态系统。无奈的是,目前并没有一个可以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案。

据1950年至2015年的数据显示,全球只有9%的塑料废品被正规回收,12%被焚烧,其余的79%则是被丢弃的,有些被丢到土埋场,有些被丢到大海里。

调查团队在巴生英达岛的废弃工厂发现大量的垃圾。

减少生产一次性塑料

由此可见,全球的再循环机制在很早以前已出现问题。该组织认为,全球政府应该向企业机构施压,减少生产一次性塑料,并寻找更好的“环境友善”替代方案。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应该成为世界的垃圾场,每个国家都必须对自己的垃圾负责(尤其是塑料废品),自己制造的垃圾自己处理。

“目前,我们看到政府也采取了取缔行动,查封了一些非法垃圾工厂,但我们相信政府还可以做更多。我们希望政府能够正视大马绿色和平的9大诉求,在符合标准的程序下处理洋垃圾,并在日后能够全面禁止进口洋垃圾。”

来自英国的塑料废品。

大马绿色和平针对大马政府的9大诉求

1.成立进口塑料废品特別执法组,严格执行环境质量法案和相关法律。

2.提供举报人一个安全地方,以举报非法业者和相关业主。

3.对路边、政府地和其他开发地区继续燃烧和倒下进口塑料废品的非法业者采取行动。

4.鉴定和关闭所有非法塑料工厂。

5.制定行动计划,为受污染场地进行清理和修复工作,特別是用于露天焚烧和非法倾倒进口塑料废品的区域。

6.能源、工艺、科学、气候变化与环境部门需进一步调查,包括通过环境,特別是有关流入河流和海洋的风险,以及受影响居民的健康研究。

7.提供健康护理于所有受影响的区域。

8.建立一个确保塑料废品有更好透明度和责任制的机制。

9.改善国内回收行业,探索如何创造就业和经济的机会,以及促进我国的循环经济。

来自瑞典的塑料废品

针对全球的4大诉求

1.对塑料出口国的回收业进行调查,以避免可能的欺诈和非法行为

2.制定立法要求出口塑料废品的国家的地方议会和回收公司,对低收入或中等收入国家的进口商进行尽职调查,并对未能进行尽职调查的议会或公司施加严惩。

3.所有国家都应制定政策,分阶段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以至于既不需要填埋也不需要焚烧。

4.减少使用(Reduce)、物尽其用(Reuse)、循环再造(Recycle)。必须切断塑料废品流动的源头——持续为其产品生产一次性塑料包装的公司。

来自美国的塑料废品;来自瑞典的塑料废品
来自欧洲的塑料废品

 

 
 

 

反应

 

言论

国家不是垃圾场/骆雅蕙

警方与环境局雷霆出击,捣毁47家非法电子垃圾处理厂,起获1万5764吨电子垃圾,估值约5500万令吉。

乍看之下,这是一次成功的执法行动,但问题依旧悬而未决。

2023年,我国拦截106个非法废料货柜,遣返150个塑料垃圾货柜。

这些废料从一开始就不该踏入国门,为何总是等到它们成功入境,才匆忙灭火?

问题不在于抓了多少人,而是为何洋垃圾仍然源源不断涌入?执法可以雷霆万钧,但政策的门户依然敞开,利益链稳固不动,根本问题依旧未解。

马来西亚?到底是在迈向循环经济的先锋之路,还是在全球废弃物产业链中,扮演着最廉价、最无力的角色?

电子废料含贵金属

政府辩称电子废料含有贵金属,能带来经济效益。然而,我国每年自产36.4万吨电子废料,预计2025年将增至2450万件,但回收率不足30%;本国废料尚且处理不完,为何还要替发达国家“善后”?

事实是,电子废料中的“黄金”早已被发达国家提炼,我们收到的,只有残渣、毒素和难以处理的工业垃圾。

政府口口声声说“受控进口”,但真正受控的不是废料,而是利益。

2018年,中国果断封杀洋垃圾进口,欧美废料商急于寻找新的倾倒地。印尼、菲律宾、泰国纷纷收紧法规,我国却成了洋垃圾的最终归宿。

政府推行废弃物能源化(WTE),希望以焚烧垃圾发电减少填埋。

然而,欧美的WTE设施依赖高达50%的垃圾分类率,以确保燃烧效率与环境安全;而我国的垃圾分类率连5%都不到。

在这样的条件下,WTE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取决于我国能否从根本上改善垃圾管理,而不是继续容许洋垃圾大摇大摆地闯入。

政府承认,电子垃圾问题已严重到堪比毒品犯罪,甚至可能涉及黑势力。2018年至今,我国拦截了433个非法电子垃圾货柜,但那些成功绕过监管的,又有多少已流入黑市?

警方近期更在非法工厂查获50公吨废弃子弹和弹壳——这条黑色产业链,究竟牵连了多少不为人知的交易?

政府严打走私,修订法令,调查官商勾结,但如果政策仍允许“受控进口”,这些垃圾仍会前仆后继地涌入。

全面禁洋垃圾进口

如果政府真的严肃看待循环经济,就必须立法全面禁止洋垃圾进口,封死所有法律漏洞,杜绝“受控进口”的假象。

我们需要的,是发展本土废弃物管理体系,而不是沦为全球污染产业的末端处理站。这不是反对回收产业,也不是否定WTE的潜力,而是为了确保这片土地的未来。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