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承认统考仍咫尺天涯?/南洋社论

2019年新学年开课,霹雳州章吉遮令育群华小的3名新生全是巫裔小朋友,加上其他班级的18名学生,全校21名学生皆为巫裔生。

近年来,非华裔,尤其是巫裔家长,越来越接受将孩子送进华小就读,此举除了跟中国大陆的崛起不无关系,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华小教师的教学认真,获得普遍认同。



尽管章吉遮令育群华小学生全是巫裔,但这完全不成问题,因为育群华小是一所以华文为媒介语的华文小学,而不是一所专门录取华人的“华人小学”;精准地说,办华小就是办教育,无关种族,更无关政治。

巫裔生就读华小不是新鲜事,而这个现象之所以从未引发任何争论,主要因为它不曾被有心人刻意种族化或政治化,这方面,同样以华文为媒介语的华文独中,就没那么幸运。

从国阵的“最后一里路”,到希盟大选宣言的“一旦执政即时承认”,再到首相敦马哈迪医生的“必须顾及马来人感受”,政府承认统考一事始终没出现确切答案,华社的这个夙愿仍是一时咫尺,一时天涯。

统考毕业生的表现有目共睹,政府(国阵及希盟)迟迟无法承认统考文凭,主要卡在政治考量。诚如已故砂拉越州首席部长丹斯里阿德南所言,政府大学宁可招收外国学生,也不愿录取连英国牛津大学也承认的统考毕业生,导致人才流失,实乃非常愚蠢的行为。



说实在,在目前的国际氛围下,就算政府最终不肯承认统考,对独中生的影响也不会太大。以高中统考“A”水平资格,其毕业生可以选择的升学出路不算少,只是那些在海外大学深造的统考生,毕业后不回归祖国,将成为他们的第一选择。

5.09大选前,承认统考文凭是反对党炮轰国阵政府的箭靶,如今政党轮替,箭靶的红心变成了希盟政府;可一个还没能改变的事实,就是希盟与国阵一样,始终不愿纯粹从学术角度看待统考。

不管怎样,独中必须无时无刻地自强不息,不断强化统考本身的价值,让全世界重视,用成绩来“教训”,甚至“羞辱”那些拒绝承认、不敢公开施压承认统考文凭的政客。

 
 

 

反应

 

言论

警民合作消除种族误解/南洋社论

刚刚过去的斋戒月与开斋节,全球的回教徒顺利度过了反思自身和加强信仰的圣洁修行,祝愿全人类在更宽容、和谐与关爱的氛围中,共同维护一个更加友爱的世界。

国家元首苏丹依布拉欣、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以及内阁多位部长与副部长,也相继在电视台和各种电子媒体上,通过祝贺回教徒欢度佳节时,呼吁国人紧记各族需和谐共处,团结爱国,朝着昌明大马的光明前途迈进,不要被狭隘的种族歧视思维破坏各族之间的关系。

各族互相包容、谅解、尊重与关爱等亲善之心,必能建立一个充满友爱与团结的马来西亚,团结就是力量,有了全民力量的国家,必定更强。

佳节期间种族误解频传

纵观过去的斋戒月份,国内确实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暴力与误会案件。有的涉及种族敏感问题,有的纯粹是个人冲动,所幸有关当局都及时妥善处理,才不至于引发不必要的情绪骚动。

百年兴都庙搬迁事件已经妥善解决,证明之前所传的各种阴谋论纯属有心人的煽风点火。回教传教士赞里维诺也因评论协商结果时,涉嫌煽动情绪,而遭警方逮捕。

一名华青在斋戒时间内用餐时,被一名回教徒大叔误当成回教徒,大叔在华青表明自己非回教徒后,仍然冲动地向他打了几个巴掌进行“教训”,事后引起轩然大波。

国民团结部长拿督艾伦达干也形容这是一起挑衅行为,违反我国多元种族和谐与团结精神,后来大叔也被控蓄意伤人罪。

此前,某中学也发生“又一宗”因学生听不懂国语,老师竟然叫学生“回去中国好了”。

作为教师用上如此侮辱性用词,教育部长法丽娜得知后立场分明,强调教育部绝不对校园内的种族歧视行为妥协,该老师事后也公开向学生和家长道歉。

除此之外,马六甲公路发生的交通误会事件中,失控的青年用头盔击晕大叔车主,竟然在网络上传言为“马来青年鲁莽打死华裔大叔”。

警方迅速破案化解谣言

所幸警方在第一时间将动粗的华裔青年逮捕归案,大叔也没有生命危险。可见,乱传为种族攻击案者的居心不良,在警方迅速破案后得以及时化解。

另一宗军人父亲没看好孩子,导致孩子跑到路中央被一辆慢行中的车子撞伤,后来失控的军人愤怒挥拳打女车主,也被误传成种族行为。庆幸警方快速破案并解开误会,现场有道歉仍被挥拳相向的女车主也是巫裔同胞。

由此可见,这些事件引起的争议和误会,都是零星个案,只是在网络便利和“人手一机”的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太快,真相未浮出水面之前,已经掀起了一部分人的恐慌与愤怒。

因此,我们非常依赖警方高效率与破案速度,方能在误会的雪球越滚越大之前,为民众解惑。当然,国人自身也应如国家元首和正副首相及内阁部长等所叮嘱,做一个有包容、谅解、尊重、关爱与亲善之心的大马人,共同爱护我们这个没有天灾威胁的马来西亚,成为更加安定的乐土。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