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陈泓缣:创造更高营收 政府推动数字农业技术

(沙登20日讯)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拿督陈泓缣披露,大马数字经济机构(MDEC)去年成功实施600余套数字农业技术(Digital AgTech)系统,为3万名企业家提供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培训。

他希望,未来有更多商家共同参与,以推动产业升级。

他今日主持2025年PAKAR农业博览会开幕时说,农业与农产品是国家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因此政府积极推动数字农业技术,帮助我国农业与国际接轨,创造更高营收。

“根据统计局数据,农业领域(包括农产品)去年第4季度,为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了259亿令吉,其中油棕产业占了38.5%。”

他表示,农业领域必须持续创新,积极采用智慧农业、精准农业及可持续技术,并推动农业投资,以提升生产力和竞争力。

与会者,包括博览会联合主办方8tivation Studio 私人有限公司总执行长林定烨、热带农业科学学会主席兼农业行业最新进展大会(RAAI)主办方丹斯里王顺福、大马农业研究及发展局总执行长哈兹万,以及执行董事莫哈末扎米尔。

本次博览会于本月20日至22日在MAEPS会展中心举行,现场还设有实践工作坊、商业配对及专题研讨会,帮助业者掌握最新行业趋势。详情,可浏览www.pakarpertanian.my

视频推荐 :

反应

 

财经新闻

【独家】入金砖国摆脱美欧制约 大马橡胶直售俄罗斯露曙光

独家:郭晓芳

(吉隆坡9日讯)大马加入金砖国(BRICS),让本地橡胶对于摆脱美国和欧洲制约,直接出售给俄罗斯一事重见曙光,国家橡胶产业机遇再现。

基于某些障碍,之前出口到俄罗斯的橡胶有一定限制,如今大马成为金砖伙伴国之一,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原产品出口而言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也有望打破橡胶出口隔阂。

然而我国橡胶业也面对着不少问题,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拿督陈泓缣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就提到,本地橡胶业长期以来面临“上游产业萎缩、下游产业发达”的结构性问题。

目前国内约九成的橡胶园是由小园主经营,因大型种植公司往往认为它无利可图,重启橡胶种植仍存在许多挑战。

尽管大马仍是全球主要的橡胶手套生产国,但本土天然胶供应短缺,使得行业需依赖从泰国、越南等国进口。如何在加入金砖国后借助新经济合作机会,推动上游产业的复苏,成为政府与企业需共同思考的课题。

陈泓缣:上游萎缩下游发达

橡胶业“头轻脚重”

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拿督陈泓缣坦言,目前大马橡胶业面临“头轻腳重”局面,即下游发达,上游却“瘦田没人耕”。

“现在大马的天然胶处于不够用状况,这与60至70年代呈相反局面,那时候的上游(种植业)很旺,带动下游产业发展,直到更廉价的原料替代品出现,才形成天然胶和其他原料混合使用的局面。”

不过,陈泓缣指本地业者未必使用天然胶,更多时候是从泰国及越南进口。这让大马的下游产业继续存活下来,并成为世界第一的手套出口国,上游却因此步入式微之境。

“因大型种植公司认为无利可图,目前九成的橡胶园由小园主经营,希望随着大马加入金砖国带来利好消息,能激励大型种植公司多元化业务。”

陈泓缣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指出,重启橡胶种植并不容易,仍存在许多挑战。例如割胶方面,很少人愿意早起,若改用机器人割胶,却面对地势不平坦及成本问题。

42万公顷荒芜橡胶园待开发

“种植及原产业部长之前提及,国内有42万公顷荒芜橡胶园待开发,虽然已有重新整合的概念,但对于引入哪些管理方式割胶,仍有很大挑战。”

无论如何,陈泓缣指大马成为金砖国伙伴国是利好消息,因为可以出口更多原产品至新崛起的市场,而不只是依赖欧美国家。

他说,随着其他国家崛起,全球告别单极年代并迈向多极社会,如今越来越多国家也“抬头”,当中包括全球南方,其中一个代表组织就是金砖国家。

“然而大马才刚加入,尚无法预测其增长数据,且现阶段我国的橡胶出口数据,由天然胶及非天然胶制品组成。”

他说,美国依然是大马最大的橡胶出口国,出口市场不会因加入金砖国就改变。

跨部门合作整合发展

陈泓缣说,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已在2025年财政预算案宣布一些针对橡胶业的措施和拨款,但实际进行模式、应对方案和拨款分配,还有待种植及原产业部与乡村及区域发展部跨部门合作,联合提呈内阁后决定。

“整合模式的细节,在这之后才能进一步敲定。”

为鼓励小农生产乳胶,首相在2025年财政预算案给予橡胶小园主发展局(RISDA)6000万令吉配对补助,以鼓励他们生产乳胶,满足工业需求。

至于荒芜的私人橡胶园,将通过2000万令吉的拨款重新开发。此项措施采用土地租赁的方式,即荒芜土地将被租赁以重新开发,利润将根据小农、执行机构和土地持有人之间的协议进行分配。

展望未来,政府目标是在5年内,将橡胶进口额从目前的60亿令吉减至30亿令吉,减少对外国橡胶的依赖。目前大马橡胶产业年产天然胶达35万吨。

去年首10个月  马向俄出口10亿农产品

种植及原产业部数据显示,去年首10个月,大马向俄罗斯出口总值9亿9048万令吉农产品。

出口值最高的是可可,达3亿5390万令吉,其次是橡胶,共3亿548万令吉,油棕则以3亿4513万令吉位列第三,烟草是1975万令吉,木材出口额最低,仅684万令吉。

当中,可可出口值同期增长率最高,达2.51%,其次是烟草2%、橡胶1.5%及油棕1.15%,木材为唯一出口值萎缩的农产品,跌6.23%。

橡胶方面,乳胶产品出口值为1亿7751万令吉,同期增长1.14%,主要由手套贡献,达1亿6260万令吉,其他乳胶产品则贡献1491万令吉。

天然胶输俄首度破亿

2023年首10个月,手套贡献1亿4328万令吉,其他乳胶产品贡献1267万令吉。

至于天然胶,大马去年首10个月对俄罗斯出口值首度破亿,从同期的3779万令吉,增长3.19%至1亿2076万令吉,数量从5947吨增长2.59%至1万5384吨。

2023年大马对俄罗斯的天然胶出口额为5644万令吉,共8729吨。对比2019年的523万令吉及729吨,5年出口额及数量均稳定增长,各增10.79%及11.96%。

过去5年,橡胶出口俄罗斯于2021年达到最高峰,创下8亿7267万令吉出口额记录,2023年则跌至2亿4787万令吉最低点,两者主要是受手套出口额影响。

橡胶售俄按两国货币交易

根据早前报道,大马橡胶理事会(MRC)主席拿督斯里莫哈末苏巴拉迪指纳入金砖国之后,大马橡胶将可直接出售给俄罗斯,并按照俄罗斯货币与令吉当前汇率接收付款。

他指之前大马无法直接销售橡胶,俄罗斯需通过中国进行采购:“这是一个新进展,因为我们长期以来受到美国和欧洲制约,但现在得到放宽。”

他也说,大马橡胶理事会与大马橡胶局已找到一种新技术,可进一步提高橡胶产量。

中国成金砖国最大经济体

金砖国家+中最大的经济体是中国,其次是印度、俄罗斯和巴西。

2023年,大马与金砖国家+的贸易总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23.2%(约6113亿令吉),在2019年相关比率为23.7%。大马对金砖国家+的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18.9%。

中国仍是大马最大贸易伙伴(占大马贸易总额的17.1%),2023年对中国的出口占大马出口总额13.5%。对印度及阿联酋的出口份额分别为3.2%及1%,其他成员国份额甚少(介于0.1至 0.4% 之间)。

金砖国作为全球新兴经济体的重要代表,正推动全球经济多极化发展,摆脱对欧美市场的单一依赖。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