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岸

【管控令第79天】做好心理建设 重规划适应新经济模式

报道:张燕萍

(劳勿4日讯)突如其来的疫情,开启了人们新常态生活,即使是不习惯,也要适应的新经济模式。

疫情肆虐全球,对各层次人们造成措手不及的影响。

对于许多人而言,虽然生活终究得回归正轨,但即使是疫情过后,以往的生活已经回不去。

新常态的不习惯,以及所造成的不便,给了人们重新审视和调整生活方式。

线上打造自己品牌--活动主持·温俊明

起初心里很难适应,疫情直接影响我的生计。

不能有群聚活动,人们必须维持社交距离整个市场的经营模式似乎换了个样貌。以口才,急智为主的行业,转到线上发展,主持手法和情况很大差别,并要构思如何在线上打造自己的品牌。

未来,必须重新规划工作,包括转至线上作业。毕竟,随着网络平台的普及,消费者和商家的交易方式也直接电子化。不过,一切必须做好准备,因为一旦转到线上,竞争对手是倍增。

面对考验,就是要勉励自己克服挑战,也做好心理防护建设。

专注网络授课--艺人·江宇凡

日后要回到”疫情前的生活”,需要多久的时间,则因人或工作性质而异。

对演艺界,预料到接下来的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里,似乎都“不可能”有任何的宴会或节目,因此只能规划自己的下一步工作性质与内容。

目前专注在蒙叔叔语言艺术学院的教学策划和网络授课的工作,当然也包括学生亲自到学院上一对一的个人课程。

身边许多艺人朋友正在转行,往饮食界、物流运输、网商等领域发展了。至于会不会转行,则要看自己的经济能力能支撑多久。

人“未必”能胜天,改变自己,活在当下,保护好自己,照顾好身边的人,遵守负责任和透明数据的当局设定的条规,逐步化解疫情带来的危害,爱护人类,保护地球,全世界互通疫情讯息,重新认识生活和家庭的意义。

拨电信息联系客户--保险从业员·郑年佑

我认为,病毒当前,人人平等。

一场疫情,重挫了许多人的生活,我们必须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去适应新常态。

尚无需要对新生活作出重新规划,只需在计划上的调整,如目前只能通过电话或信息,联系客户。

病毒不会选人入侵,要是身体欠免疫力,就会成为病毒的攻击目标。因此,健康是人生的底线,这个底线没了,人就没了。这个底线守住了,往后就有更多相聚的日子。

反应

 

要闻

管控期没戴口罩被控 2人判无罪释放

(实兆远23日讯)两名于行动管控令期间没戴口罩而被控的居民陈明佑(22岁)和何义财(40岁),昨日获曼绒推事庭宣判无罪释放。

他们由木威国会议员拿督倪可汉与阿斯达卡州议员黄天荣作为代表律师。

陈明佑被控告于2021年7月6日,在爱大华圣淘沙花园没戴口罩,触犯国家复苏计划(第二阶段)卫生部总监指令。当时,他正走出其居住的店屋,在门口遭警察开出罚单。除了陈明佑,其母亲和姐姐也在不同日期接获相同的罚单。

何义财则表示从未收过警察或任何官员开出罚单,却接获来自法庭的通知,到法庭面对于2021年7月12日早上10时30分在爱大华司南马花园没有戴口罩,触犯国家复苏计划(第二阶段)卫生部总监指令的控状。

这两个案件若罪成,被告将被判处最高5万令吉罚款或6个月监禁,或两者兼施。

三理由提出初步抗议

倪可汉接获投诉后,决定与黄天荣代表两人上庭抗辩。在5月18日的过堂时,倪可汉以三个理由提出初步抗议。

第一、 控状存在缺陷。卫生总监指令指只有在某些情况下,例如拥挤的地方或其他情况下个人不戴口罩,才构成犯罪或不遵循指令。 然而,这两项指控并未说明两名被告不戴口罩的事实或细节。不戴口罩并不构成犯罪或违反卫生总监指令,只有在特定情况下不戴口罩才构成违反指令。

第二、 卫生总监指令非法律,所以“不知悉法律非借口“的法律原则并不适用。行管令期间,卫生总监三不五时发出不同的指令,因此若民众被发现没遵循指令,执法单位理应先劝阻或警告而非直接开罚单。若该人不遵行行警告,则才应该被开以罚单或被控告阻碍公务员执行职务。

第三、 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法令(第342号法令)下,只有卫生局官员有权开罚单,警察没权力。

基于上述三项法律论点,当天主控官向法庭申请展延案件,以向州卫生局获取新指示。

在昨日,主控官向黄天荣表示已获州卫生局发出的信函,列出存有技术性问题的342法令相关案件,皆可被列为“无进一步行动“案件,因此主控官向推事庭申请将这两个控状撤回,并宣判两名被告释放不等于无罪。

惟黄天荣以同样信函为由,向推事申请宣判两名被告无罪释放,主控官最终也表示不反对,因此推事宣判两名被告无罪释放。

黄天荣对推事庭和州卫生局的决定表示欢迎,并重申与倪可汉持有的立场——即所有人在行管令期间都必须遵守卫生部规定的所有SOP,但我国是法治国家,各方都须遵守并尊重法律。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