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专访校友会会长黄文华 南大精神与民族自强

报道:林友顺

马来亚南洋大学校友会会长黄文华表示,南大带着无数马新华人对民族文化自强的祈望和理想。尽管处身逆境,南大人始终都保持着积极信念,并投身社会和教育的义务工作。

马来亚南洋大学校友会会长黄文华是砂拉越古晋人,他虽然是在南大改制后考入南大,不过他的经历与今天的成就,可以让人感受到南大人的精神:自强不息,勤苦奋斗。他在1968年考入南大政府与行政系,1971年毕业后在家乡找到一份教书工作,不过却因当时极其复杂的政治环境而泡汤,随后买张单程机票带着身上仅有的18英镑只身飞往英国半工读完成法律学位。

自认赤脚农夫

毕业后,他继续留在英国做研究和执教,1985年举家返马转入专业律师生涯至今。黄文华是少数靠自力更生,成功跨越学术与专业,且活跃于工商领域的华校出身律师,他的努力及对专业的追求,使他获委任为大马为数不多具有国际公证人资格的律师。

回国后,黄文华也积极参与华教、华团、学术与工商界活动,并于2018年开始出任马来亚南洋大学校友会会长职。为肯定其对科学和工程领域的专业贡献,黄文华还分别于2004年和2012年受委为东盟工程科技院和马来西亚科学院副院士兼法律顾问荣誉。他也热衷农业活动,自认是一名道地的赤脚农夫。以下是他与《亚洲周刊》的访谈全文:

无理关闭伤害人民

经过40年后,你如今如何看待南大关闭?

要回答这问题,首先得回顾创办南大的时代背景。上世纪上半叶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活动最猖獗的黑暗时代,西方列强千方百计除使用武力和政治控制欺压第三世界人民外,还系统性地压制各地的民族文化教育发展,以达到能继续奴化和统治这些地区的目的。

受欺压国家和地区的有识之士陆续开展了诸多如五四运动等救国救民的爱国运动,人们开始强烈地认识到民族文化自强的重要性。马新华人也在各地不遗余力地自费兴办中小学;然而,在当时的殖民地社会,华人子弟接受官办的高等教育机会却是微乎其微,升学无门。就是在这种渴望民族自强的历史背景下,当年的陈六使等先贤高瞻远瞩发起创办南洋大学的壮举,在全体华社的配合下,成功统筹统办创建了南洋大学,成为中国以外独一无二的华文大学,也使新马成为海外唯一拥有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的地方。

南大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带着无数新马华人对民族文化自强的祈望和理想。事实证明,南大学位早期虽然不受承认,但南大人坚持自力更生,力争上游,在逆境中,在各行各业突破重围,取得标青成就,并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在此背景下,将此极具民族特色的南大无理关闭,伤害的不仅是当年的创校功臣和曾经梦想进入南大的莘莘学子,而是还有很多祈望看到民族文化教育开花结果的广大人民群众和落实一个拥有完整多元文化社会体系的理想。在马新发展史上,这诚为千古憾事!

此刻复办不合时宜

南大人遍布全球,各有成就。南大人为何没有重办南大?或是否有考虑重办南大?

我相信在主观意愿上,每个南大人都会乐见一所宏伟的南洋大学有朝一日浴火重生!然而,按当年创办南洋大学的理想,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心目中的南洋大学应该是一所具有相当学术水平和规模的大学,而要创办一所成功的大学则需具备诸多必要条件。如果纯粹为办而办,恐怕未必符合南大精神的基本价值观。

今天的南大人大半已年逾七十,分散在世界各地,力量单薄,要完成如此大任,诚非易事。再者,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马中关系的不断提升,华校生深造机会已经大有改善;同时,随着科技发展,资讯流通及华校学术和语文能力的提升,华校生直接到西方名校升学也没太大障碍,此事毋需操之过急。

自从被无理关闭至今,复办南大一直是每个南大人无需隐藏的理想,南大人也不怕承认此时此刻推动复办南大不合时宜;然而,我们没有必要去否定有朝一日天时地利人和时,有些校友、热爱华教人士、华团,甚至国家会因大势所需,出来完成此千秋大业!

恪尽职守继续向上

南大关闭后,南大人如何融入社会,发挥南大精神?

跟未被关闭前一样,南大人向来是来自社会,回到社会,贡献社会。离校后继续出国留学的同学,除获奖、助或贷学金外,多数是以工读生方式在异国他乡完成深造学业的。就算经济和物质条件欠佳,南大同学依然坚持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精神,在全球各地以不俗的成绩完成研究课程,除回马新各界服务之外,留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著名学府任教的亦为数不少。

留在马新和周边国家的同学,包括当年被开除的,无不抱着非常积极的态度融入社会,恪尽职守,继续向上,关心社会,彰显出南大人的本色。

因为早年学位不被承认,求职困难显然不在话下,就算是有工作,职位和薪金也难免受到诸多不平等待遇。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多番打拼和不懈努力,全国各地各领域的南大同学普遍上都表现不俗,特别标青的也大有人在。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处身逆境,南大人始终都保持着积极关心和投身社会和教育的义务工作,这是南大精神集中体现的基本面。

总的来说,南大人在教育、媒体、文艺、科学与工商界的贡献尤为突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能在风风雨雨中茁壮成长至今天的规模和实力,不少南大人都曾经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付出汗马功劳。

从另一个层面说,南大人在高端领域对国家和经济发展上的贡献也是可圈可点的,不胜枚举。我就举个例子,让大家窥视这方面的情况。

大家知道,橡胶、油棕和胡椒是马来西亚的主要经济作物,在小小的农业科学研究领域,南大出身的朱乾海博士、拿督余国隆化学师和沈纯良科学院士就是上述3领域国际公认的专家,他们的不懈科研成果革命性地协助提升了橡胶、油棕和胡椒的育种和基因研究、病理研控和下游加工技术,大大地改变了世界数亿农业人口的命运,促进了相关国家经济发展,实实在在地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

年近八旬的沈纯良院士最近还以外籍专家身分受特邀加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继续贡献她毕生丰硕的研究心得。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特朗普改变中国美国未来 马斯克制衡反华势力

报道:丁果

特朗普以狂风扫落叶的优势赢得大选,囊括参众两院的多数,告别民主党“价值联盟”围剿中国战略,开启中美关系新格局。支持特朗普当选的全球首富马斯克是知华派,阻挡蓬佩奥等反华势力进入内阁。马斯克在美国反华氛围中,一士谔谔,敢于冲破白色政治恐怖、公开赞扬中国效率、基建能力、甚至中国领袖。

特斯拉上海工厂更是聚宝盆,马斯克母亲传定居上海,马斯克等于是“实权副总统”,成为中美桥梁,将以美中两大强国为基础的全球治理和大国博弈,比拼政府效率和科技进步速度,以科学创新而非环保理念为基础推动“新全球化运动”,强调人工智能和超越地球局限,鼓吹迈向跨星空发展新思维。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以狂风扫落叶的优势赢得美国大选,也囊括参众两院的多数,他扬弃民主党的“价值联盟”围剿中国的战略,开启中美关系新格局,支持他当选的全球首富马斯克是知华派,也立刻参与人事,阻挡前国务卿蓬佩奥等反华势力进入内阁,避免特朗普政府被鹰派操控的宿命。

马斯克是目前美国反华氛围中,唯一敢于冲破白色政治恐怖、公开赞扬中国政府效率、基建能力、甚至中国领袖的科技界大咖,而特斯拉的上海工厂不单是马斯克的制造汽车主基地与聚宝盆,美国对华鹰派团队只能成为特朗普与马斯克跟中国进行贸易科技博弈的政治筹码,而不会将美国和中国引向擦枪走火的战争边缘。

台湾仅是特朗普棋子

台湾问题也只是特朗普的棋子,马斯克更是公开声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特朗普与马斯克肯定会用“竞合”的方式,让美国与中国在贸易、高科技、航太领域展开全面的竞争,“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特朗普排除蓬佩奥、前驻联合国代表黑利入阁,背后传出就是马斯克反对,也与共和党内好战的新保守主义拉开了距离。鹰派参议员鲁比奥成为国务卿人选,在于他是支持停止对乌克兰军援,而对华政策上,马斯克肯定会有更多的话语权。

推动“新全球化运动”

马斯克作为目前在特朗普核心团队中唯一的知华派,将在美国对华政策中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

马斯克等于是“实权副总统”,将以美中两大强国为基础的全球治理和大国博弈,比拼政府效率和高科技进步速度,以科学创新而非环保理念为基础来推动“新全球化运动”,让空洞的拯救地球理论让位给人工智能(AI)进步和人类超越地球局限、迈向跨星空发展的新思维。

为此,特朗普已经明确表明上台后立刻再度退出《巴黎协定》,不受联合国推动的全球对应温室气体效应的规定约束,走美国自己的发展道路。

特朗普与马斯克联手是新旧结合,由老派的特朗普推动采油业和石化产业松绑来降低燃料成本,笼络传统选民选票,而由创新象征的马斯克强调去中心化、加密货币和智能革命笼络新生代选票,老少通吃,初步颠覆老年人支持共和党、年轻人支持民主党的选票结构,取得惊人成绩。

两人痛恨“深层政府”

而特朗普与马斯克共同痛恨的“内部敌人”,就是“深层政府”,包括情报机构、不受政党轮替影响的官僚体系,如联储局、证交会、期货交易委员会、食品药物管理局等机构。特朗普和马斯克已唱双簧强化总统对货币政策的发言权,扬言解雇联储局主席鲍威尔,即便他声称会法律抗争。

马斯克倡与华和平竞争

普家族”的核心,与其他特朗普团队成员有了决定性的区别。

马斯克的豪赌随着特朗普压倒性的胜选获得巨大回报。不但特斯拉股票大幅上升让马斯克赚进数以百亿计的美元,也让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的火箭飞船项目成为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最重点项目。

当马斯克飞到海湖庄园跟特朗普家人看开票结果,并成为特朗普全家福照片中唯一“外人”,马斯克在特朗普团队的地位直升天庭。

特朗普在胜选夜的演讲中,称赞马斯克是超级天才和政治新星,不但高呼爱他,还成为第一个点名加入特朗普内阁的成员,将担任提升政府效率的委员会主管,掌握预算项目成败的生杀大权。特朗普深知,要在高科技或者航太领域超越中国,必须要仰赖马斯克这样的天才企业家和梦想家。

马斯克相信

中国高管水平超越印度裔

马斯克与硅谷翘楚截然相反,他相信中国高管的水平超过印度裔。

中国特斯拉主管朱晓彤甚至一度被传要接马斯克的班。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马斯克的母亲梅耶,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传出定居上海,甚至在上海为中国寝具产品代言,这无疑就是释放特朗普政府要与中国和平竞争的重要信息。

这与特朗普团队中的对华鹰派自然格格不入。

马斯克深知,光得到特朗普信任仍然不够,要配合特朗普制衡对华鹰派的莽撞,重新塑造对华政策的未来,以中国的发展成绩刺激美国迎头赶上,必须在政治上要有持续发言力。

因此,他果断决定继续运作政治行动委员会,利用自己的财富成为未来“MAGA”运动政治人物出头的背后金主,一如民主党的金主索罗斯等人,形成共和党“造王者”的实力地位,甚至可以帮助未来特朗普家族成员、尤其是特朗普千金伊万卡未来角逐白宫大位。

如此一来,至少确保在未来4年扮演特朗普团队的主干角色,以免被特朗普团队中的对华鹰派无端谗言而失去特朗普的信任。

“特规拜随”

拜登政府与特朗普在内政问题上“针锋相对”,但在对华政策上,拜登确是“特规拜随”,甚至走的更为极端。

2016年至今,特朗普主导了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向,从支持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制度竞争转到遏制甚至对抗。

特朗普之所以可以以亿万富豪的有钱人身分,让共和党摆脱“富人党”的传统标签,变成特朗普的“劳工政党”(低学历的“红脖子”为主),从而赢得白人底层阶级的广泛支持,他的美国梦故事叙述的基础就是抗衡中国。

包括制造业迁回美国,从而让工作机会回流美国;用高关税政策,强行减轻与中国结构性的贸易逆差;在高科技、AI、芯片产业、国防科技等关键产业发展上设障碍延缓中国的步伐,赢得时间壮大美国的实力,让美国重返世界最强国地位。

这种所谓对中国威胁“觉醒”的对华战略转向以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鹰派中国通白邦瑞之语)的具体策略运用,从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后半段开始,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轴。

拜登善用盟友力量

唯一不同的是,与特朗普孤立主义底色的对华政策不同,拜登善用盟友力量,组团抗中,围殴北京。

因此,尽管特朗普在驱逐非法难民、强化严刑峻法、废除“觉醒文化”、提升宗教自由等内政问题上,与民主党决一死战,但在对华政策上,则不会有太多的变化。

根据华裔美国学者的归纳,特朗普对华政策议题主范畴可以用3个字母T来表达,一是贸易(Trade),二是高科技(Technology),三是台湾(Taiwan)。

续用与中国领袖“关系好”说辞

特朗普在贸易上,继续利用与中国领袖“关系很好”的说辞,来迫使中国完成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买美国商品”(2000亿美金,约8966亿令吉)承诺,让在选举中投票支持他的企业、尤其是美国农民即刻得到好处,然后就实施对中国进口美国的商品征收20%至60%的税,对电动车等特定产品采取禁止进口或者征收100%到200%的关税。

关税惩罚或肇物价升

尽管经济学家和大部分美国民众普遍担忧,这种关税惩罚政策,将会让美国物价再度上升,通货膨胀死灰复燃。

彭博经济研究甚至警告,这种税率水平将对美中这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构成重伤。

在高科技上,继续让高科技领域与美国国家安全挂钩,从而可以让特朗普政府超越自由市场的规则限制,继续采取遏制、单边制裁、禁止技术出口、禁止美国企业投资在华高科技产业等大棒政策,来阻碍中国的科技发展步伐。

虽然特朗普可能取消拜登政府对芯片产业的补助措施,但他会通过迫使台湾芯片产业、尤其是台积电转移到美国,让其根植美国本土,与黄仁勋的英伟达等顶尖公司合流,确保美国在这领域的领先地位。

财长人选力挺贸易战

特朗普率先任命的白宫幕僚长怀尔斯,成为女性担任此职的首例,也是特朗普最重要的策士,而她的对华立场尚不清晰。

幕僚长立场不清晰

前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极有可能回锅担任相同职务,承担与北京的贸易谈判。

至于财政部长可能人选保尔森,曾经是亲华派的华尔街富豪精英,但早就摇身变成特朗普打贸易战和关税战的重要支持者,也是美国国家安全第一的主张者。

在拜登政府时期,尽管美中全面对抗,高科技脱钩如火如荼,但华盛顿与北京在对抗全球气候变化等议题上,还有合作的巨大空间。

但特朗普上台后,在气候问题上全面后退,也将美国退出的理由加诸在最大的污染国家中国和印度身上,这就使得美中在这个领域的合作共识完全崩解,失去了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

 

下篇预告

特朗普扫荡美国深层政府

怀尔斯幕后操盘亲信圈崛起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