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深圳四十不惑 试点改革结合香港

报道:江迅

习近平南下广东考察调研,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之际,给深圳提供了比直辖市更大的施政空间,为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赋能,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促进中国内地与港澳融合发展。

四十不惑,深圳不惑。

从“杀出一条血路”到“闯出一片坦途”,深圳经济特区40年,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标识。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中南海给深圳提供了比直辖市更大的施政空间。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12日赴广东考察调研,参加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行前一天,10月11日,中国官方公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至2025年)》(下称《实施方案》)全文,推出8大领域27项的目标任务,定下未来5年目标,到2025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基本完成试点改革任务,为全国制度建设作出重要示范。40年来,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再到进一步扩权赋能,因改革而兴的深圳,在全新的起点上,迈入新历史阶段。

制度创新

这是“香港修例风波”后,习近平首次前往距离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华为、大疆、腾讯等多家在中美风波中受影响的企业总部都盘踞深圳。当下,受冠病、单边主义等影响,国际环境变幻莫测。国家间竞争最终的角力点是制度竞争,制度是经济社会配置资源的基础性规则。制度创新是深圳最显着的城市气质,也是特区40年发展巨变的核心动力。赋予深圳更多省级管理权、自主权,意在给深圳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激情再添一把火。以深圳为试点探索和完善各方面制度,深圳要担负国家间制度竞争的重任。

习近平12日启程南下广东,首站选择潮汕,考察潮州市广济桥、广济楼、牌坊街,察看文物修复保护、非遗文化传承、文旅资源开发等。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侨乡、港澳台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

习近平爱喝功夫茶

习近平在七俊坊牌坊街参观时,大批民众保持距离团团围着他,不停鼓掌,欢呼“总书记,你好”。

习近平拿起边上人递来的麦克风讲话。

中共最高领导人在闹市大街拿起麦克风向围观民众即兴讲话,尚不多见。

习近平说:“潮州,我早就想来了。”

潮州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一部分,都是中华文化瑰宝。

他在42年前就曾经到访过潮州,他笑称:“我来的时候,这里有很多人可能都不在呢。”

他回忆当年在潮州看潮剧的经历,还提到了名角姚璿秋的名字。

他又说,闽粤相通,厦门与潮汕更同属一个语系和文化区,两地都爱喝功夫茶。

曾在福建从政17年的习近平说,“我在福建的那些年,喝茶是以功夫茶为主”,却又转而风趣说,“不过并没有那么多闲工夫”。

随后习近平前往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企业自主创新和生产经营情况,三环是全国领先的电子元件、先进材料研发和生产商,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30多项产品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奖。

赋予深圳更多自主权

翌日,习近平抵达深圳。在深圳出席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致辞时,他说,经济特区40年的改革开放,积累了10点经验,包括必须坚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促进中国内地与港澳融合发展;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以及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

习近平指,要珍惜及长期坚持这些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称,中央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中国经济正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圳要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

习近平于中共十八大接任总书记后,离京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选择改革开放重地广东。那是2012年12月,他南巡深圳、珠海、顺德、广州、惠州等地5天,行程中多次释放“力推改革坚持开放”信号,他南巡行经路线,与20年前的中共前领导人邓小平南巡路线中的广东段大致相同,被媒体称为“新南巡”。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年10月22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习近平来到珠海考察横琴新区高新技术片区,时隔6年第2次到广东考察。

商业理念崛起发源地

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厦门和汕头4地设为经济特区,在当地试点推出“先行先试”改革政策。选这四地,是因为背靠香港、澳门、台湾,国家寄希望这四城能吸引来自海外华人的投资,学习先进发展经验。深圳赋予这40年丰富内涵,关乎改革,关乎开放,关乎勇气,关乎创新,这是深圳崛起之基。资本市场、土地拍卖、所有制辩论,从“三来一补”到深圳“智造”……深圳的存在之于中国,不仅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的半壁江山,还是中国商业理念崛起的发源地。

4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先后创下了1000多项全国第一。1979年,深圳总产值(GDP)仅为1.96亿元人民币(约1.2亿令吉),人均GDP 835元;到2019年,深圳GDP已达2万6927亿元,人均GDP突破20万元。40年间,深圳特区GDP增长近一万倍,人均GDP升至全国城市之首,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名片。

深圳是全球5G第一城

中国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鹏城实验室、国家基因库、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等陆续在深圳落地。作为高新企业的代表,深圳10年来共新注册资讯传输企业19万9000家,平均每年增加1万8000家,占深圳特区成立以来信息传输业企业新注册总量的85%,占近40年深圳企业新注册总量的近4%。2020年8月,深圳实现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G)独立组网全覆盖,率先进入5G时代。目前深圳5G基站已累计建成4万6000个,基站密度第一,深圳由此成为全球5G第一城。中国范围内5G相关企业不足2000家,深圳近600家,占比35%。2020年以来,深圳推出14个领域210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率先建立外商投资企业权益保护服务工作站、深圳外商投资促进服务资讯平台等,目前已有300家世界500强在深圳投资。

从最开始的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到2008年被确定为中国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再到2019年确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的使命与意义不断发展。深圳再次迎来了改革新征途。日前《实施方案》的推出,被认为是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深圳再获中央政策加持,获重磅政策“大礼包”,以证明中共继续改革开放的姿态并引领中国经济继续发展。

《实施方案》称:“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支持深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率先完善各方面制度,构建高品质发展体制机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施方案》透过赋予深圳更多省级管理权、更多自主权等方式,为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赋能,“加大行政审批、科技创新、规划管理、综合监管、涉外机构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放权力度”。

《实施方案》8篇章

《实施方案》共有8大篇章,围绕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完善科技创新环境制度、完善高水准开放型经济体制、完善民生服务供给体制、完善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治理体制6大方面,支持深圳先行先试,并将通过创新工作机制,落实地方责任强化保障。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相当于特区的升级版。是次公布的《实施方案》是为其作出规划,指明方法,覆盖了深圳发展的诸多新兴领域,从科技发展,到数据要素,到劳动力的特殊工时管理等,都是比较新的领域。

40年来的改革开放史也是深圳与香港“双城记”合作史,两地融合发展、互鉴互惠,成为亚太地区最耀眼的“双子星”。

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初期,大批港商率先到中国内地投资设厂,把资金、技术和经验引进中国内地;到中期,香港协助海外企业进入中国内地庞大市场,把外资“引进来”;到后期,香港协助中国内地企业“走出去”连接世界市场。深圳从小渔村蜕变为国际大都市,香港既是贡献者和促进者,也是受惠者。

本次《实施方案》的推出,深圳再获重磅政策“大礼包”。有香港舆论说:“几十年前,深圳的特产是荔枝,如今深圳的特产是企业家。香港却由过去盛产企业家,变成如今盛产政治家,或者说‘政治阴谋家’。”深圳一再往前突破,香港却裹足不前。

林郑延后《施政报告》

10月12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突然宣布,她将率领香港特区政府代表团前赴深圳,出席14日深圳特区40年庆祝大会,原定14日公布的新一份《施政报告》将延后发布。

林郑解释延后的原因是面对严重的新冠疫情,她梳理了一系列措施,希望北京方面考虑支持,但日前接获通知称这些措施涉及范围广,并非单一部委可决定。

为了把北京可望支持的措施写入报告,于是决定押后发布《施政报告》,争取在11月底前发表。林郑还透露,预计10月20日后将前往北京,与不同部委开会协调,商讨北京方面支持香港经济民生措施的可行性。林郑称此次提出的措施涵盖粤港澳大湾区,涉及商贸、专业服务、金融、创新科技。

香港揽炒派为抹黑“一国两制”,攻击延期发表《施政报告》是“迁就”、“让步”、“自我矮化”云云,指责林郑是北京的“提线人偶”,要中国内地审批《施政报告》。不过,建制派表示“尊重和理解”押后的安排。由中央出手,帮助香港解决本身难以处理的问题,正是“一国两制”的优势所在。

香港行政会议成员叶国谦透露,据他所知,林郑月娥早前已知道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的庆祝活动,也决定不准备前往,会继续留港宣读《施政报告》。

不少学者质疑:深圳40周年大庆,林郑不会不想到习近平必定南下,早先竟然作出“不去深圳”的决断;10月下旬中共召开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届时中央会部署“十四五规划”出台,这全国性规划涉及大湾区,也涉及香港,林郑不应该不知道;《施政报告》所涉及惠港政策,不只是香港一方想如何就如何,必须事先与中央部委商讨磨合,林郑也不会不明白。

因此,她迟迟不作出延期发表《施政报告》决策,最终却“临时抱佛脚”,可见特区政府这些官员的格局、识见、胆略之差,令人诧异。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文教

赖贞瑝赴北大深圳研院座谈 推进高质量文教交流合作

(吉隆坡13日讯)北京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会长赖贞瑝于本月6日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座谈交流,持续推进北大与马来西亚的高质量文教的交流合作,希望促进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助力马来西亚培养更多高科技创新人才。

初步成效,提供更多奖学金给大马学子到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学习。

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助理、院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党群工作办公室)主任陈娇娇,教务处处长林宏海,信息工程学院、国际法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相关领导和教务招生工作人员也参加会议。

会上,陈娇娇介绍了深研院以“问题导向、南北联动、AI牵引、创新融合”为发展理念,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她指出,深研院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扎根粤港澳大湾区,探索新型国际化办学模,已累计培养800余名优秀的留学生。

陈娇娇强调,深研院高度重视校友工作,积极推进与全球北大校友组织的交流合作,致力于构建北大人在深圳的家园。

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倩、国际法学院副院长陈柯如、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刘启旸及环境与能源学院外事办兼国际招生老师胡宜华依次介绍了各学院在学院发展、学生教育、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成果,并特别强调了面向国际学生的硕士项目。

赖贞瑝详细阐述了自2013年马来西亚北大校友会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涵盖了助力母校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促进马中友好交流等核心任务。

他指出,校友会将继续致力于培养多元包容的领袖,推出更多有影响力的活动,以期为增进马来西亚与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作出更大贡献。

在自由交流环节,林宏海介绍了深研院国际招生和在校留学生的培养情况。赖贞瑝针对深研院的国际招生提出了宝贵建议,并表达了与深研院携手合作、整合资源以构建创新合作桥梁的意愿。

赖贞瑝一行参观了国际法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