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读书廓视野 昌文纪所思

报道:江迅

【中国出版家沈昌文传奇落幕】 

中国知名出版家、文化学者沈昌文去世,享年90岁。他为一代知识分子创造了一个精神家园,主事的刊物和出版社广开言路,允许各种观点并存。

90岁的沈昌文,1月10日在睡梦中安然离世。这位知名出版家、文化学者,为一代知识分子创造了“一个精神家园”。

他主事的刊物和出版社广开言路,达成“通识”,允许各种观点并存,世界复杂,相容并蓄,才是他心目中的完满。

观念开放 思想活跃

他任《读书》杂志主编,主持10年。《读书》被认为是“观念最开放、思想最活跃”的刊物,先后开设了冯亦代的“西书拾锦”、王佐良的“读诗随笔”、樊纲的“现代经济学读书劄记”、赵一凡的“哈佛读书劄记”等多个兼具文学性、思想性的专栏,使《读书》杂志成为中国知识界的一面旗帜。

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知名学者许纪霖的话说,沈昌文创造过许多金句,有“可以不读书,但不可不读《读书》”。

许纪霖说,“这是何等自信,在上个世纪的80、90年代,竟然就是读书界的事实。那个年代的过来人,假如不是《读书》的读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读书人”。

8、90年代的《读书》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用沈昌文的话说,读《读书》不必正襟危坐,可以躺着读,上厕所的时候也能读,但《读书》又不是一般的枕边读物、厕所文章,读完之后,知识有大长进,精神有大补益。

上个世纪末,几乎所有像《读书》这样有影响的报刊最后都“壮烈牺牲”,唯独《读书》硕果仅存。

主持者用心良苦,他们懂中国,懂政治,也懂人情世故。学者们公认的是:沈昌文对杂志尺度的把握既属于死不悔改的“那一边”,又不至于打烊关门,还活得滋润,有文化人尊严,要懂得一点“思想离不开趣味”的为文之道。

心系读者 尊重作者

沈昌文主持《读书》的最后几年,对分寸的拿捏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有学者说,沈昌文从民国走来,那层思想底色是再多的政治运动也洗刷不尽的,“他有要改也难的文化追求,尽管小心翼翼,左顾右盼,但只要有一分空隙,都要挤出一条缝来,为读者争取一点外来的新鲜空气”。1995年的《读书》杂志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席卷其中。

沈昌文1931年9月生于于上海,毕业于上海私立民治新闻专科学校,1951年3月至1985年12月历任人民出版社校对员、秘书、编辑、主任、副总编辑,1986年1月至1995年底,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兼《读书》杂志主编。期间,出版西方经典著作《宽容》、《情爱论》、《第三次浪潮》等,出版蔡志忠漫画、金庸着作,引起反响。

他心系读者,尊重作者,在编辑、作者、读者之间,充分发挥出版社桥梁作用。1996年1月退休后,又发起创办《万象》杂志,策划出版《新世纪万有文库》等。

沈昌文著作有《阁楼人语》、《书商的旧梦》、《知道》、《八十溯往》、《最后的晚餐》、《也无风雨也无晴》等。

人至贱则无敌

近年,沈昌文年事已高,很少出京城,若外出只去两地:一是去美国看女儿,一是去上海看书展。2019年,这是他最后一次到上海。上海书展前夕浙江大学出版社赶出的《八八沈公》在友谊会堂举办签售会,为庆祝他88岁寿辰,他的旧识、好友、徒子徒孙奔相走告,收集了34篇有关他的趣事文章,一个天真、狡猾、机智、幽默、随心所欲、放浪形骸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书展签售会上,沈昌文向台下读者说,“我的初心在上海。我是上海人,就是上海的‘小赤佬’。在上海待了19年,这期间不只是得到了人的成长、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精神上有了指引”。

他说,“霞飞路上有一家餐厅的罗宋汤好吃,我以前只知道去喝汤,后来就找那里的厨师学俄语。不仅学了语言,他还告诉我很多苏联的新思想”。

许纪霖说,“人至贱则无敌,从底层跌打滚爬一路打拼上来的老沈深谙此道。身居正厅级的三联书店总经理,他没有读书人的矜持,更没有京城场面上的官气,在他的身上,多的是市民阶层出身的海派文人特有的精明和狡黠,用上海话来说:叫做‘晓得看山水’。他将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上,别人要伤害他,不太容易,因为你不能打倒一个主动躺在地上的人。他是一个懂得生存智慧的人”。

出版工作三个第一

沈昌文曾总结自己的出版工作经验是“三个第一”,即文化第一、品质第一、人脉第一。

他说,所谓人脉第一,“就是人际关系,编辑是组织生产的人,这中间,自然要和生产要素搞好关系嘛”。

要搞好关系,和朋友吃饭就十分重要,他说:“我是主张吃的。跟文化人或者思想家要搞好关系,我没别的手段,只有一条——吃。饮食便于进入主题,就有话可谈。

”2020年12月9日,喜欢喝啤酒的沈昌文还喜孜孜地与友人聚餐,喝了两三瓶啤酒。

北京作家、报社前总编辑吴苾雯说:“80年代末,我的第一部作品集《一个女记者的梦》就是在沈先生一手策划下出版的。

那时,能在三联出书是一种莫大荣耀。沈先生策划这套记者丛书时,我们在一起小聚。他说,他学的是新闻却没当过记者,就想为新闻界做点有益的事。因为这本书,我与沈先生有过多次接触,在我眼里他是一个老顽童,诙谐风趣,妙语连珠,与他交谈总是轻松而又快乐,愿他在天堂里还是那个‘老顽童’。”

反应

 

名人专栏

何飞鹏:舍弃流程用直觉?

我花了很多精神要求所有工作者放弃直觉,改用系统、用流程,每一个步骤精准完成。但只要稍一不慎,工作者都会因疏忽而自作聪明,主管也会放纵自己,成为制度的破坏者。人与制度、流程的战争,将永不停止。 

我的秘书紧急安排了一场电话会议,人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Frankfurt Book Fair)现场的主管,为了购买一套大书,要预付几百万的权利金,想听听我的意见。许久不接触实务的我,觉得可以对部属有所贡献,也就乐意参加会议。

会议中,该主管请在台湾的同事带来资料,我看到了这套书完整的介绍,关于作者、作品以及在当地国出版的实际销售状况,都有清楚的说明,都是国外版权商提供的资料,但却没有我的团队所做的新书市场评估分析资料,以及成本试算平损表。

同业加价抢购

我问他们,是不是因为时间紧急,所以来不及做完所有评估、分析及试算流程?他们告诉我不是,这套书从9月间就开始谈,都是他们的主管直接负责,他们没有被要求进行评估分析流程。 

我不得已直接拨电话到德国询问,为何没有进行严密的成本试算分析。他们的主管在电话中告诉我,这套书的成本分析,他脑中大概有数,而且谈判尚称顺利,所以一直没有做精算分析。只是最后因为其他同业加价抢购,才会麻烦我协助判断…… 

生意风险降到最低

听完这段话,我一腔怒火,直想破口大骂,但因为是在电话线上,而且人不在现场,我忍住脾气,勉强结束会议。

这是我最痛恨的事,为了确保决策及工作品质正确,我努力建立了许多标准作业程序(SOP)。以购买版权为例,我要求一定要填两张表:一张是“新书资料表”,其中有完整的内容分析、目标市场分析、竞品分析及行销可能分析等等。另一张则是“成本、销售试算表”,可以看出完整的毛利、平损点及获利可能。 

透过这两张表,我们几乎是把所有的不确定,变成严谨的精算,也使生意的风险降到最低,我透过主管严格要求所有工作者要进行评估流程,才能出版新书。 

可是身为管理者的主管,却忽视流程的重要性,在他自主负责的工作上,“舍弃流程用直觉”,这无疑是做了最坏的示范,也使组织努力建立的制度,被彻底破坏。 

流程改造永无止境

严谨的法律,需要人才能彻底执行。有效的流程,也要人精准地执行,才能发挥功能。徒制度无法自行,我在公司中花了很多精神,要求所有工作者放弃直觉,改用系统、用流程,每一个步骤精准完成,试图把纪律、效率、流程,内化到组织文化中。而就在略见成效之际,我信赖的主管,却自毁长城。 

经过这次事件,我知道企业流程改造永无止境,只要稍一不慎,工作者都会因疏忽而自作聪明,主管也会放纵自己,成为制度的破坏者。久而久之,所有的系统、制度、流程,都会徒具形式,让企业走上衰亡之路。 

我已尽其可能地在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流程中,设下各种检查点,但这仍然不够。我知道,人与制度、流程的战争,将永不停止。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