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活

【视频】不言休 不言败——年老不是问题

《就算世界与我为敌》下篇 

报道、摄影|黎添华(槟城热心人士情义赞助)

乐龄圈中有个说法,指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可能是全球最年长的推特用户。

无论这说法是否属实,但肯定的是,他曾拍下视频霸气指出:“ 别那么怕老,我虽然老,但看看你会发生什么事?”几个月后,他成了全球最年长的首相。

马哈迪不是全球唯一的乐龄奇迹;2015年波兰老兵锦标赛中,105岁的斯坦尼斯瓦夫就以34.5秒的成绩完成了百米赛跑。

更早之前,瑞典射击运动员奥斯卡斯旺在1908年,以60岁之龄赢得伦敦奥运的射击金牌,之后更在团体赛中再取一金。

是的,当世界正与这些乐龄朋友为敌时,他们不言休,也不言败。 

李绍豪 ——横跨性别歧见  翻越年龄隔阂 

无论是追逐影视梦的83岁老娘惹安妮,还是一心想再圆一场冠军梦的86岁举重选手伍潮胜,他们都在生命倒数的阶段努力为其他乐龄朋友活出榜样。这期间,他们或遭受异样眼光、或被冷言冷语攻击,然而,74岁的尊巴爱好者李绍豪却有一套自己的应对方法。 

尊巴多为女性的爱好,加上由于较为激烈,因此多为几乎99%是年轻人的兴趣,但李绍豪却成了异数。6年前,李绍豪在广场上看见一群年轻人在跳尊巴后,就迷上了这种随着音乐尽兴快速摇摆四肢的运动。 

在强劲的节奏中,李绍豪不掉任何拍子地融入其中,跳得与年轻人一样快,他甚至会随着节拍与众人一起高喊,起劲得如年轻人一样。

嘲笑扭转成称羡 

李绍豪不是没有被人嘲笑过的,尤其要横跨年龄与性别,他的压力几乎是更大的,但他不介意,他清楚知道,自己已经年过半百若还介意别人的嘲讽,活在别人的价值观里,是何等不值得。凭着那份专注与投入,他跳出了乐龄新格局,在最自信且积极的心态下,他横跨了性别的藩篱,然后将起初大家对他的异样眼光,化成一句句的赞叹,并将同龄人对他的嘲笑一一扭转成称羡。

询及他如何克服这样的压力,他只是淡淡地表示:都活到这把年纪了,还有什么没见过?还有什么不敢?如今,李绍豪每周风雨不改驱车到广场跳尊巴,近年来还参加尊巴慈善演出,挥汗在舞台时,他抢完所有人的焦点。一如人生的舞台上,他没有输给与他为敌的世界,而是活出了自己。 

连毅勇——81岁报人挑战世俗 战胜歧视  

当世界与乐龄为敌时,81岁报人连毅勇是另一个越战越勇的代表。顽强的他原本早就应该在55岁就退休了,但近30年来,他不断地以本身的实力来证明自己还能投身于职场,所以先后以不同工作岗位任职于报界,甚至出任多个报界组织以及不同团体的高职。 

当然,连毅勇不是没有承受外界压力与舆论的,尤其当社会不断提出“世界是年轻人的”、“青年是国家未来主人翁”、“青年是国家栋梁”等论述时,这无疑都在制造一种社会认知: 年轻人是世界的主体。

“所以,很多人会告诉你老了就应该退休,但如果我还能工作,又喜欢工作的话,为何不能继续?”

让老中青一同发挥 

值得一提的是,连毅勇从不认老,尤其当看到那年前首相敦马哈迪以93岁之龄再度拜相后,他更笑着表示不觉得自己老。对他来说,年龄从来不算什么,因为只要自己体力还能应付,就应该享有公平的机会。他甚至主张职场或社团上都应该让老中青三代一同发挥。

此外,连毅勇从不认老,尤其当看到那年前首相敦马哈迪以93岁之龄再度拜相后,他更笑言自己年轻多了。询及连毅勇打算做到何时,他霸气铿锵抛地出一句:永不言休!

自主老了更应“随心所欲” 

很多人对乐龄人士有既定观念,即老了就“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但是对新纪元大学学院乐龄服务与管理学院院长胡禄铭博士来说,却完全相反。 

他笑言,乐龄是人生唯一可以“随心所欲”的阶段,那些说老了就“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人应该打屁股或送去上一堂日本照护的课,以明白“自主”概念对乐龄人士的重要性。 

“在日本和其他先进国家打造乐龄社会的目标,不只是让长者活得长寿而已,要让长者活得有意义、活出自主與尊严。关键是重视长者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所以老人家的追求,如继续工作、推动文化、为国增光,再谈恋爱等等,都应该得到认同与支持。” 

对于指乐龄人士的生产力不高、社会成本重,且不具备高消费能力,无法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被政府,乃至整个社会忽视一事,他则有一套说法。

“生产力不高?不一定。在很多发展和转型中的国家中,职场上其实仍存有很多乐龄人士。这是因为老年人在劳动生产方面丝毫都不逊色于年轻人。”

乐龄具备其他优势

他指出,乐龄人士或许在动脑筋、体力活上和一些需要创意思维方面略显逊色。但在需要冷静判断和注意力集中的职业中,乐龄人士是占一定的优势。此外,乐龄人士还具备其他优势,如,离职率和缺席率相较下比较低,同时也能协助栽培新人。 

至于消费能力不高,他则以美国为例解释,70%的可支配的收入掌握在60岁以上人的手上,而欧洲、日本等也类似。这样的趋势也逐渐来到我国和其他新兴市场,根据花旗银行的研究,亚洲新兴市场(包括马来西亚)的乐龄人士将会在2030年后成为最大的消费群。 

其中,65岁或以上的消费者支出增长比起其他年龄层的消费群来得最快。57至75岁的消费者每年在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超过其他年龄群约40亿美元。

乐龄人士的日常消费集中于娱乐社交、疾病管理、养生健康及日常生活等4个领域。对于一些刚退休的乐龄群体,文化程度较高,消费能力强,他们不再是传统保守型的消费群体。他们更注重的是生活品质,对娱乐社交、体育健身、旅游需求越大。

接纳了解所需更多互动

很多乐龄朋友被社会的现有观念剥夺了自己追梦的权利,被岁数这个“代码”而绑住了自己,甚至他们自己也会觉得自己是负累。要走出这个胡同,建构对的环境很重要。 

胡禄铭指出,以日本“葵照护”为例:传统的看护行业,让人觉得一旦住进医院或相关机构,就无法再回归居家生活。但在“葵照护”提供的是一种建立在信赖,让长者有归属感的服务。 

长者依旧晚上能回到家里,若是长者生病,由相同的机构、相同的工作人员,提供居家照顾与寄宿之间没有明显区隔的多功能服务。看护员的心态并不是照顾病患,而是把他们当成家人般。同时为了让长者能与社区有更多的互动,不让社区孤立,就需要很多创意,即便照护的是失智症老人,依然希望当事人能发挥所长,积极的站出来与社会互动,在社区内希望居民、孩童能支持长者,进而建立个共生的社会。 

在摒除这些牵绊乐龄朋友的枷锁上,胡禄铭认为作为教育机构也可以扮演自己的角色 ,其中新纪元大学学院就创办了乐龄服务与管理学院。据悉,这也是全马首家推出老年照护文凭、学位的高等学府。课程概括了从大众普及教育、技职培训、学术教育至研究院的多个阶段,务求以知识推动社会。

再来,作为家有长者的年轻人,应扮演角色是以平等心态看待和对待老年人,让他们觉得其实只是年龄在增长,并不是老了就没用。

适当照顾 不要歧视

“给予乐龄人士机会,支持他们,在必要时给予他们帮助无论是心灵上或肢体上。适当地照顾他们的感受,不歧视他们。” 

如果家有老人者 ,可选择上照护课程,从自己开始,为未来准备。在照顾老人方面,不要认为老人都不能自理,帮助他们无需过份殷勤,让他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是对他们的一个尊重。年轻人也鼓励多花些时间陪伴老人,多和他们聊天,找到与他们有共鸣的话题,陪老年人实现他们的梦想。至于企业,他建议私人界多赞助举办乐龄看护课程。再来为员工提供老人看护课程。企业须进行职场去乐龄化策略,包括年老员工再培训,人性化的员工退休与自愿裁员政策,甚至老板本身的交棒。

为退休员工提供福利

以日本和欧洲的老牌企业为例,职场去乐龄化策略包括为即将退休的员工提供“退休的财务策划”、“享受退休后的生活”和“年老的生理和心理照护”的培训,甚至为高龄员工准备退休的消遣、兼职收入或社区服务社会。另,企业家可以出钱赞助举办乐龄看护课程,或为员工提供老人看护课程。企业也必须进行职场去乐龄化策略,包括年老员工再培训,人性化的员工退休与自愿裁员政策,甚至老板本身的交棒,同时也可以成立奖学金与慈善基金,帮助毕业生和造福长者。

结语

同样是自然不过的成长阶段,偏偏“儿童到少年”是期待、“少年到青年”是喜悦,“步入成年”是憧憬,唯独“老化”被冠上负面标签,但这不是年龄的错。 

在工业化背景里、在资本主义的操作中,以及许许多多看似理所当然的价值观下,社会“谋杀”了乐龄朋友的快乐,剥夺了他们追求理想的权利,而我们都是共犯。 

许多人忘了“乐龄”指的就是“快乐的年龄”,或许唯有当我们都能以“老去为荣”时,当乐龄朋友能活得自主快乐时,我们才真正地活出自由意志,也唯有那个时候,这个世界才算进步,这样的社会才叫“文明”。

反应

 

言论

电子钱包能否跨越年龄代沟?/邱佳雯

随着马来西亚电子钱包使用率逐年攀升,越来越多年轻人已习惯于便捷的数字支付。但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现金依然是他们最熟悉的支付方法。

尽管电子钱包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全球市场研究公司益普索(Ipsos)最新调查显示,仍有 45%的马来西亚人,尤其是老年人,依然完全依赖现金进行交易。这不仅反映了技术转型的滞后,也揭示了在数字时代中的困境。

电子钱包和数字支付对于老年人而言是陌生且复杂的概念。他们早已习惯手握现金的交易方式,过去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纸笔记账来管理日常开销,这种传统方式让他们感到踏实和安全。然而,随着社会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商场、超市甚至公共交通逐渐普及电子钱包支付,取代了现金交易。

这一转变使老年人感到困惑,并使他们感受到与现代社会的联系日益疏远。

老年人学习新技术的难度远大于年轻人,因为他们缺乏数字技能,并对新技术感到恐惧,这使得他们很难迅速掌握电子钱包的使用方法。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在视觉、听力和记忆方面的退化,使得复杂的电子支付界面变得更加令人困惑。许多老年人甚至对基本操作步骤感到迷茫,从而产生退缩的心理。

担心网上支付遇诈骗

此外,老年人对数字支付的安全性始终心存疑虑,这主要源于他们普遍缺乏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信任,常常担心网上支付可能遭遇诈骗,害怕个人信息被泄露。与年轻人迅速适应电子钱包不同,他们更倾向于使用现金支付,以规避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数字支付日益普及的背景下,这种对安全隐患的担忧尤为突出。

然而,数字支付的普及势不可挡,老年人也不希望自己被时代所抛弃。为了避免在技术进步中被边缘化,政府和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帮助老年人顺利适应数字支付的新时代。

开设数字支付培训课

首先,政府可在社区开设专门的数字支付培训课程,帮助老年人了解和掌握电子钱包及其他支付工具的使用。这些课程可由专业讲师或志愿者主导,确保内容通俗易懂,符合老年人的需求。

支付平台也应设计简洁、易操作的界面,如大字体、清晰操作流程和语音提示,以提升老年人的使用体验。同时,金融机构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安全保障,如提供一键挂失功能,防止被骗。

总而言之,电子钱包的广泛应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独特需求。

通过加强数字支付的教育推广,简化支付工具的使用流程,并确保支付的安全性,让老年人能够更顺利地适应这一变化,而不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抛弃。毕竟,数字化的未来应当是包容的,而不仅仅属于年轻人。

(作者为拉曼大学新闻系学生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