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活

定海神针除战魔 擎天一柱诉和平

访林祥雄谈艺术与社会

报道:蔡碧云

身处岛国,胸怀却属于天下!对林祥雄教授而言,艺术文化是超越政治与经济的主要因素,再加上艺术家的服务对象是人类——不分肤色,种族与国界。故其心灵不会自我局限与困囿于国籍与国度之间。

牧羊人的工作是寻找水源与草原,而完成其牧羊的使命。艺术家又何曾不是在寻觅可让其安身静思并创作的空间环境?尤其是可供其施展艺术才华的舞台。

“我选择了槟城建设美术馆,就是因为我找到了我艺术生命中的草原与水源,乃至可供展示的舞台空间。槟城开埠二百多年以来,因其中、西文化荟萃,人杰地灵,并人文历史渊源,多元民族聚居而构成了多元文化融汇,以及多元信仰的相互尊重与理解,人民居住环境体现出和谐共存,和睦的空间,而这一切现实社会环境与人文,正是我心灵深处一直在追求的与寻觅的艺术“香格里拉”。”

找到心目中“香格里拉”

国际著名艺术家林祥雄教授在槟城找到心目中艺术的“香格里拉”,选择The Light Waterfront建立“林祥雄美术馆”未来将成槟州最瞩目的海上美术馆。

林祥雄是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谈及艺术与社会时,谈到“林祥雄美术馆”如是表示。

林祥雄教授指出,纵观古今中外的人类历史与文明史,人类在其短暂的生命历程中,抵不过瞬间而逝;像阵风掠过,似浮云飘逝,而能遗留予社会、时空、历史,以及筑构成人类文明的只有文化艺术。

权倾一时,富可敌国。当您消失于天地间后,权势与财富将离你而去,而您孑然只身空手而归。但艺术家、文学家和哲学家,在返回其故乡后,其留下来的作品则依然传承、延续其思想与感情,并永久性地属于他的!且构成了人类璀璨文明的一部分,不但传承千秋后代,同时也延续了艺术家生命;穷尽其岁月而燃烧并缔造了人类精神文明,名留青史,艺泽千秋。

任何一位具有抱负、理想并理解文化与艺术本质与使命的艺术家,莫不追求他的作品与思想能传承后代千秋。而他,也不例外。这便是他穷尽半百春秋岁月追求建造美术馆的原因。

林祥雄指出,关于作为新加坡公民为何不在自己国家建立美术馆,而选择到他国。这是一个主、客观因素与理想、现实交织所催生的决策!

寻找艺术归属与定位

“甲子从艺,我总在思考并寻找自己艺术上的归属与定位。艺术家是否需要像一般人所应具有的国籍与国度的心灵及思想上界别?乃至种族情怀与归属感?”

艺术理论家与评论家曾说过,当艺术家完成其创作后,他的作品便属于人类的、社会的,甚至是历史的,而非他独自拥有的资产!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是凭借形象与造型而把思想与情感赋予其中,形成了作品中的"授体",而把这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内容与情感传播予"受体"的公众,并促成了心灵上、思想上的融合并引起共鸣。因此,艺术家与其作品便超越了时空、族群与国界。

这便是艺术文化超越政治与经济的主要因素。

这是新加坡第一代开国元勋们的政治高瞻远瞩策略。因而,在20世纪的三、四十年内,把“一空二白”的岛国建设发展成为“已发达国度”的国际小红点地位。形成了“小国大外交”的成功例子。这特殊时空里的国际政经大趋势,促成岛国经济因时势而蓬勃。遗憾的是,对文化艺术的偏颇、失焦与忽视,却形成了岛国政经上是“巨人”,而文化艺术上却是“侏儒”!

这种人类社会政经文失衡的政策,必然性地导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断崖式的落差。也许,这便是弹丸岛国的局限性与前瞻性策略的误判。

文化艺术人类文明载体

谈到人类文明与文化,政治经济上的融合,不得不细说从头。

文化、艺术产生于人类的劳动与生活。

人类进化与文艺产生的演变与过程中,产生并铸造了不同族群与社会的独特文化、艺术。因此,文化、艺术在某种层面上便形成了各自族群、社会与时空的独特精神文明产物;既代表了某个时空族群与社会的精神面貌,同时象征其族群的精神与灵魂。

古今中外,不同肤色、族群与社会,国度都是一样的。

数百年以来,因地缘政治版图的兴衰浮沉,以及经济物质的蓬勃膨胀,尤其是因领土扩张而侵略战争,烽火不息,饿饥遍地,形成了地球上人类社群里贫富落差巨大:"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惨现象在历史上不同地域与空间 里遍处可见,因此促成了移民潮,并催生了多元族群与多元文化社会国度的诞生。

文化、艺术是构成人类文明的载体。

文明沉淀时光的长短与其厚薄、轻重,呈现出族群、社会、国度的兴衰强弱。东方世界的文明古国,中国与其中华文化是历经数千年的浮沉兴衰,外族入侵,改朝换代。但汉文明却始终是神州大地的人类文明与精神的主轴,甚至海纳百川的揉合并融汇了其他族群的文明,包容兼蓄地形成了厚重渊博的多元一体且与时俱增地扩大并积沉。

西方世界的西方文明,则以欧洲为主体,尤其是在14、15世纪,文艺复兴后,以及二次世界大战与西方列强侵略东方世界并经济物质掠夺及殖民地化的政、经吞并,鲸吞蚕食数百年。在这数百年里,西方文化的精神侵蚀与殖民化。而美利坚合众国的文化体系,便是西方文明典型例子。

除了上述东西方两大国的文明体系之外,其他较小面积与人口的新兴国家,因其族群聚居时间浅短而没形成其独特的文明体系。大部分前期国民都是由外来族群移居而落叶归根的传延后代,并保留其族群传统文明与习俗。这种新兴国度的文化艺术发展与形成其国家的文明体系,不外有两种途径与方案:

(一)文艺多元 vs 多元文艺

让不同移民与其后代保留传统并传承其文明体系,同时接受、学习其他不同族群的文化,至终形成多元一体、相互了解、尊重而和睦共处。文艺多元并一体化后,从传承中自我重塑了文艺体系。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历史先例,曾展现了其璀璨的文化盛世。

(二)浮萍文艺 vs 文艺浮萍

淡化并逐步消除东方的原住民与外来族群的各自文化体系而强制推行西方与原殖民地的单一文化政策,从而塑造另一伪西方文化之国际通用的混合体制文明,从精神上自我归属、延续并沿袭了殖民地时代色彩的文艺策略,追随欧美文艺思潮与风气,忽略不同族群间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

岛国在文化艺术上的政策似乎沿袭政经体系的“成功”案例而自1965年建国后选择了第二方案。

因而形成了今日岛国文化艺术界的颓衰与苍白,创作意志的沮丧而至终深钜地影响到岛国的艺术创作风气与水平。

既然无法改变主流文化艺术政策,只好改变自己;弃岛登陆,身在岛国,艺赴中国,欧洲,求索文艺。

创作随岁月划分五阶段

谈到其画作艺术作品与现代流行画家作品的区别时,林祥雄教授娓娓道来,年轻时(70至80年代),他以横眉为笔名,经常在报刊上撰写一些杂文、艺术评论与理论性文章。总是强调艺术创作的使命与社会性,同时坚持与强调艺术创作的社会批判与揭露与鞭挞。因稀有知音而自我孤独、自困,甚至招惹了许多不必要的“反制”与“封杀”。

随着岁月的增长与消磨,社会生活实践与知识面的拓宽,及中西文化、史、哲的涉猎而深层次地提高了认识,虽说自踏入艺术领域以来的坚持与信仰的艺术使命感:为人类构筑历史与文明的篇章,尤其是艺术创作之民族性,社会性,时代性,国际性与历史价值不变的之外,对其他画家、艺术家的作品与创作取向、表现方式与其创作价值观,却保留着各美其美的平和心态。

天际彩虹之璀璨,是因为它的多彩,而文化艺术亦然。这才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作品曾被批评“不是东西”

谈到艺术风格时,他说,80年代曾有作家在报上撰文批评了他的作品“不是东西”,因它既不是东方传统的笔墨以抒情怀与赏心悦目,也非西方的透视、色彩与构图的吸引视觉。这些“不是东西”的绘画艺术创作,他自70年代初便醉心地追求与探索,以笔墨宣纸描绘了矿区开发与劳作、锡矿生产情景、造船、渔村生活、路边小贩景象,林林总总的社会现象,数十年以来,废寝忘食地求索尝试如何把东、西方的表现形式与创作技巧通过笔墨线条与色彩,衬托出具有民族性与地方色彩,时代性,社会性的作品诞生。历经了50个春秋的东西方艺术元素的融汇,揉合,迄今已逐渐形成了自成一家的崭新艺术风格,树立了独树一帜的雏形了。半百岁月的中、西方艺术融合创作划分成五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临摹写生,扎实技巧。70年代:走出画室,深入社会。80年代:道法自然、自辟蹊径。90年代:艺融西东,独创新风。21世纪10至20年代:胸怀天下。艺促和平。

他说,刘抗恩师经常强调南洋风格之构成艺术元素,是艺术家的个性,区域性与时代性,而形成南洋风格。这种艺术风格与潮流已被国际艺术界普遍认识、接受与赞赏。70年后的今天,南洋风格应该有新一层深化与发展,应在其原有的明朗、清新、多彩的地方色彩与朴素人民生活上,展现出新的时代精神面貌与人民的生活。

“我自21世纪后这二十年里,从上世纪的单纯采用笔墨色彩,在宣纸创作了南洋景色与人民生活面貌之余,尝试从摸索与实践中又添上了蜡染与胶彩,融合浑厚的墨色交融于画面,呈现厚重层次及透视感,令画作传达了一种视觉上的张力与感染,震动心灵与感官。这种崭新的表现方式采用于我在反战系列作品与反污染,以及弱势群体的关怀等作品上,更突显出其特别效果与传播感染力度;既呈现了民族性、社会性与国际性,同时催生了新南洋画派。”

变是艺术创作驱动力

他说,哲学上,变是不变的真理,而在艺术创作上,变是艺术创作与创新的驱动力。他甲子从艺便是筑构于这“变”与“不变”的磐石上。

他继说,变,是他时刻在思考与探索艺术创作的表现方式与技巧,以达追求创新的目标与境界。不变,则是他超过半个世纪以来对求索艺术的精神与作品的社会性,时代性以及对历史的忠贞。这便是他与其他画家、艺术家对艺术的理解与实践上的差异吧!

预计2024年落成
林祥雄美术馆楼高7层

林祥雄教授指出,美术馆于2020年12月14日开工,工程划分成两大部分:海底打桩与地面层板,需时约9至12个月。主体建筑与装饰布置等工程约需24至36个月,故整个工程预估需3至4年的时间。预计2024年落成。

他说,美术馆占地面积约47000平方尺,建筑高度约40米,分七层,总共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尺。

他说,首层设立三间餐厅、东西方美育中心与纪念品书刊店面。二至五层属于个人美术馆。二层陈列展示《画说沧桑》的主题绘画艺术作品。揭露并批判了现实社会的天灾人祸,例如战争,环境污染而导致气候变化产生的干旱、水灾、贫困与弱势族群生活现状。三层展示《画说南洋》作品。作品主要是描绘反映了南洋区域的人民劳作与生活现状,诸如渔民、农民、甘榜生活的景象,以及不同族群的居住与生活实况。

“四层则陈列《画说城乡》,作品主要是反映并描绘了东西方城市面貌与乡村景色。折射出了不同国度、不同居住生活环境以及不同文明程度与经济落差的情况与条件下的客观社会实况。五层则是展出《画说天地》系列。举凡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群峰峻岭、山川江海与有关天地万物多样性作品。”

他说,六层则是集画廊与“南洋沙龙”展览空间为一体的艺术活动总汇。七层是会议、论坛与对话空间,供区域性、国际性的高端会议、论坛与对话会、研讨会。作为东西方的文明对话;促进人类相互了解空间。

他指出,他在艺术创作已超过半个世纪,迄今已完整保留近两千幅作品。艺术馆四层展厅,每层可陈列60至80幅作品,可供展示约250至350幅作品。如果年度换展,则可连续展出约六年时间。

谈及关于其他画家作品的展示时,他则说,目前没有这个计划。但六层之“南洋沙龙”可做些安排与策划。

作品构成人类历史一部分
艺术价值非金钱可衡量

谈及艺术家需具备的品质时,林祥雄教授指出,20世纪50年代前的东方世界,艺术家很纯情且朴素地从事他们的艺术事业。只专注创作并为理想而贡献。

当东方世界摆脱了政治主义制度的思想制约后,经济的改革开放与发展对艺术思潮引起了冲击。

尤其是在欧美资本主义对艺术作品的商业化的倾销后,逐渐侵蚀了艺术原有的纯洁本质与殿堂的神圣地位。

当艺术作品通过市场拍卖蔚然成风之后,一些对艺术事业真谛认知不足,或心怀某种名与利的需求,把艺术当做商品并予商业化,把尊严崇高的艺术事业当做职业看待。这便体现出了对艺术事业不同的追求与寄望,以及产生了艺术价值观的差异。

他说,艺术家的修养学识与对生活实践的体验,构成其艺术作品的水准高低与优劣。具有反映时代与社会及人类生活的严肃创作作品,至终将构成人类历史的一部分。而其价值并非金钱能所相提并论的。

真诚与严肃的艺术家,他们对待艺术事业有如虔诚的信徒对其宗教的信仰一般,坚定信念,从一而终,且终生不渝地追随其信仰而臻达心灵净化,永生之境。

艺术家亦然!因为他以性命、精神投入创作的作品,是折射出他内心感情与思想而授予传播与众多受体而引起共鸣,从而产生精神与思想上的感染。

“吾生有涯而艺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他说,若想踏入艺术领域求索艺术真谛并对自己艺术生命的价值作出反省与深思,必须认真的思考上述二句名言的内涵与玄机--从理解到顿悟。这才能修成艺术正果!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寻找台海风浪中的定海神针

报道:邱立本

亲情、商情与爱情的密切交流,就是两岸风浪中的定海神针。最近马英九基金会邀请中国学生访台,让两岸新一代爆出情感的火花,台海就不会有硝烟四起的危险。

拜登总统要利用台湾来牵制北京,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华府的军援和军演的设定,要用焦土政策,以台湾为棋子,消耗中国的国力,重演乌克兰模式,企图重创解放军,不惜将宝岛沦为一个焚烧的岛屿。

这改变了过去台军“拒敌境外”的战略构想,而是设定要打巷战、城镇战。这都是台独势力与美国鹰派结合的终局思维,要鱼死网破,玉石俱焚。但更多理性的台湾民众开始思考其他的选项,因为焦土政策不利于台湾人的利益,而只是满足美国人的战略利益。美国人不会派兵来台助战,而只是提供武器。就好像在乌克兰的战场一样,只有美国的武器,而没有美国的士兵。

老大出钱小弟厮杀

这就是现代的代理人战争的本质。背后的老大出钱不出人,让小弟在前线厮杀,坐收渔人之利。美国记取韩战与越战的血腥教训,采取了“新全球主义”,要遥控各地的利益,可以出钱,但不出人,以免在选举政治中反弹。

当前中美关系的特色,就是“冷和”,彼此的产业链还是交叉重叠,但又在某些领域搞制裁脱钩,既敌对又合作,形成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中国也在这种新型的挑战中,将计就计,倒逼自己补链、强链,不受美国制裁的胁迫。如华为最近逆势反弹,宣布自行设计5G芯片成功,不受美国制裁的影响,而是自力更生,操之在我。

台海呐喊智慧融合

从这种逻辑出发,台海越来越多的声音都在呐喊,要寻找两岸新的关系,自行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用中华民族的智慧,寻找融合,拒绝兵戎相见,不要被外人见缝插针,挑拨离间,最终死伤的都是炎黄子孙,可说情何以堪。

亲情、商情与爱情的密切交流,其实就是两岸的定海神针。最近马英九基金会邀请中国大陆的学生访问台湾,让两岸新一代深入交流,了解对方的一切,而不是被很多上一代的仇恨与偏见所误导。见面三分情,同龄人之间,往往可以爆出很多情感的火花,也许是变成无话不谈的知己,也许是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当两岸的年轻人之间都是好朋友,台海就不会有硝烟四起的危险。

美国要在台湾实施焦土政策,第一个受害者就是要当兵的台湾年轻人。民调显示:他们绝大部分都不愿意恢复征兵制,遑论要为台独和美国焦土政策走上战场。他们在几个月后的台湾大选中,将会用手中的选票,拒绝主张台独、将台湾陷进战火与毁灭的赖清德。无论蓝营还是白营,都有避免台海卷进战争的主张,也将获得更多新一代的支持。若“蓝白合”能够落实,那么台湾就可以走出焦土政策的阴影,走向两岸和平的朝阳。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