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活

是谁谋杀了景点?

《从镜头谋杀过的景点中反思》 上篇

报道|黎添华  图片|网络、受访者提供

那天,阿成红了。 

当他赤裸上身躺在廊上睡午觉的照片,赢得国际摄影大赛冠军后,他那露出大肚腩的照片便火速在社媒上爆红。但这不是他要的,毕竟谁喜欢自己光着上身的照片被流传。 

除了生气偷拍他的摄影师外,阿成似乎什么都不能做,也从那天起,当地居民再也不敢如常生活。显然的,这是场对原生态造成的悲剧,可怕的是,身为“凶手”的我们却毫不知情地参与了这场血淋淋的“谋杀”案。 

上面的故事发生在槟城的姓周桥。人手一机的年代里,拍照与拍摄技术简化得谁都能操作时,也因如此人人都成了短片导演、谁也都能成为自媒体,但我们却没想到其实镜头已经成了一种武器,弹指间便能将见过的一一摧残,而我们则成为了凶手。这一切或许得先从那些被电影捧红的地方开始说起。 

以姓周桥为例,当年电影《初恋红豆冰》红了该区后,慕名而来的游客蜂拥而至,令当地原生态变了色。 

首先,居民过往总爱在傍晚时分聚在门前走廊晚餐,然后相互串门子,彼此分享佳肴边聊天,但如今这些画面都因为游客与网红们的干扰而不复存在。 

误将住宅当景点

“他们会过来问你吃什么?然后没有你的同意就拍下来。”一名不愿具名的居民说。 

居民也向《南洋商报》记者表示,一些游客会在游览时,误将他们的住宅当做可参观的景区而随意进入,再不就将头探进他们的住家,甚至在没有经过同意下直接拍摄家里的画面。这样的干扰,哪怕是隐私意识不高者都不会喜欢的,偏偏因为电影红了这个地方,居民就饱受干扰。 

熟悉当地的居民表示,无可否认部分居民因为电影带来的旅游效益,而趁机做些小生意,但更多是因为当地生活受到干扰,因此只好往外迁移,而留下的单位避免空置才拿来做生意。 

“不是我们要商业化,而是那里已经不太适合居住了,做做小生意更好。” 

被妖魔化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吉打。随着讲述象屿山故事的本地电影《南巫》在海外接连得奖后,该区便迎来许多游客,其中一些网红更在没有影视操守及拍摄规范的约束下进行拍摄,结果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象屿山福德祠理事会及当地居民早前就站出来,力数某网红在拍摄时侵犯了居民的隐私,甚至还闯入禁区进行拍摄。期间,众人还发现,视频里头的内容似乎有妖魔化象屿山之嫌。 

除了《初恋红豆冰》及《南巫》,更早之前的《夏日嬷嬷茶》就被指带红了热浪岛,结果多年来庞大的游客量,及商业化活动让该海域的人为污染加剧,海水温度提升,导致许多珊瑚死亡,其中,该岛一处更被指是珊瑚乱葬岗,遍地都是被冲上岸的珊瑚尸骸。 

陈宝真 游客得懂规矩

槟城导游协会主席陈宝真也发现这样的现象,惟她认为,一般跟团的游客会基于导游的嘱咐下更懂得遵守规则,反之自助游客则多半在不懂当地民情与规矩下造次。 

导游是业界最前线,他们除了懂得当地的习俗和禁忌外,更会基于责任,而不让游客在当地发生不愉快事件,明乎此,陈宝真认为,在导游陪同下的游客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根据导游的基本作业流程,导游一般会在游客达到景区前会先告知景区的规矩,以避免发生不愉快事件,因此不守规矩的多为自助游客以及本地游客,而非正规团游客。 

“影视作品带红一个地方是很自然的,但关键是游客懂不懂规矩,以及有没有导游教育。” 

张吉安 视频霸凌

《南巫》导演张吉安在接受本报访问时就认为,人手一机的年代里,每个人都成为讯息的生产者,大家也都觉得会认为有手机了就能随心所欲地拍摄,而拍摄也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殊不知其实我们都在“谋杀”了景区,也侵犯了被拍摄的人。 

“试想想,我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就拍摄你,你会喜欢吗?这其实是视频霸凌。无论是游客的纯粹拍摄,抑或网红们为了业配进行的视频拍摄也好,都应该尊重被拍摄的人与物。”

感到气忿与内疚

凭藉《南巫》赢得金马奖最佳新导演等多个国际奖项的张吉安透露,即便他明白游客猎奇的心态,也能理解业配对网红的重要,但自己就是没想到本身的作品会为家乡带来困扰,这让他感到气忿与内疚。 

他也表示,任何影视作品的拍摄都应该向当局申请,更应该征询居民的同意,尤其一些地方可能有自己的风俗及禁忌,游客或网红都应该尊重。 

“拍摄《南巫》时, 我们除了依据官方渠道申请,同时也为了尊重当地文化习俗,特别选择指定地点举办祭拜仪式或开办宴席。” 

此外,资讯的准确性和网红们的心态也很重要,张吉安就以发生在象屿山的案例表示,若该区因为地势险峻而不适合进行转运活动,那么拍摄者就不应该鼓励游客来转运。 

“如果是为了旅社行的业配来鼓励游客到访,其实可以选择正确的宣导方式,以及正确的资讯。” 

素养与人格很重要

张吉安也认为,有别于电影,网红的节目内容多半以叙事为主,因此会予人资讯正确的观感,但是电影则在取材真人真事后进行程度不一的改编,所以电影对事件的真实性要求可以不高,但是网红的内容却不能。 

“因为许多人会在不假思索下,选择直接相信视频的内容。换言之,拍摄者生产的内容,不能忽视资讯的真实性,其人格与素养更是不可或缺的。” 

他语重心长地表示,网红为了流量没有错,民众要美丽的照片也可以理解,但是拍摄者本身的素养与人格也很重要,不能将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居民的痛苦上。 

不过,他也强调,他并不是针对所有的网红,而大马还是有许多网红是负责任,且相当具有水准的,而一些国际网红更发挥自己的力量去从事慈善事业,同时带动地方经济。 

惟,他认为,在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的时代,拍摄者都应该要警惕自己的社会责任,否则哪一天,自己必定会因为自己当初的不慎而抱憾终身。

王昌松 无完善监管机制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新闻及广告系系主任王昌松副教授也发现到这种“镜头杀戮”现象,而追根究底是因为我们没有一套可规范拍摄者拍摄的道德操守概念,以及完善的法律规范和监管机制。 

在新闻学或电影拍摄上,任何的镜头捕捉都需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其中,任何本科生更被教育要征求同意后才能拍摄,否则便有侵犯隐私与肖像权之嫌。然而随着电影红了一些地方后,欠缺相关意识的拍摄者便开始肆意拍摄,蹂躏了原本美丽的地方。 

“更甚的是,基于手机的容易操作性,越来越多人开始肆无忌惮地拍摄,或传达错误的讯息。” 

他强调,由于影视作品将一直流传,因此错误讯息将让人信以为真,同时也进一步加剧社媒大环境的糜烂状态。 

找出制衡点

谈及监管,他就以中国为例指出,资讯阅听者可以投诉网上内容外,当局也会迅速采取行动。此外,中国平台如微博、抖音等也有内部监管机制,一旦发现内容不当,便会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来抑制不良资讯的传达。

当然,这样的前提是建立在社会究竟对隐私的认知、权益概念有多了解,而拍摄者是否具备人文及社会的关照。他也认为,阅听人可以对垃圾内容做出投诉与抵制。惟,他发现,其实放诸全球来看,大多数民众对的阅听水平不高,因而喜欢哗众取宠的节目内容,而网红制作的节目就对准了多数阅听人的胃,才出现越来越多类似事件。

他坦言,影视作品带来的旅游经济是无可避免的事,关键在于当地居民、政府、民众,以及资讯阅听人究竟如何取得一个共识,以及得以永续发展的平衡点。 

“即便令人遗憾,但这就是产业现实。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出一个制衡点,在作出相应的举措。” 

反应

 

优生活

张吉安用镜头说故事 让电影陪国家前进

【国庆人物·系列二】

报道:杨佩丽

摄影:叶添益

从长片电影《南巫》到《五月雪》,张吉安都用镜头说着马来西亚的故事,并在国际影展上掀起许多回响。适逢8月,找来张吉安一起聊关于这片美丽的国土,一起窥探这位电影人如何运用镜头说出对马来西亚的关爱。这份关爱没有声张,却深刻而真实。

在张吉安执导的电影《五月雪》过审上映的几天里,我在一家隐匿于社区的咖啡馆中坐下。耳边,食客们讨论着这部电影的种种,“这部戏的导演是张吉安”、“他是马来西亚的导演,我们应该支持马来西亚的电影!”

说此话的叔叔阿姨并不是热血沸腾的青年,他们以非常温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并以实际行动给予支持。

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触动;感动着一位获奖无数的非主流电影导演带着属于马来西亚的电影走进了人民的生活;感动着平凡人如我们对国家无需声张的关爱,每一份心意默默体现在一个细微的举动中。

张吉安总是那样低调地耕耘着,散播的种子也在静静地发芽。

通过作品说爱国

走进张吉安的工作室,视线被一座又一座国际电影奖项吸引着,对电影人来说,每一座奖项都是一份殊荣。

这些年来,他潜心撰写剧本,安静地工作,把自己对于家乡、对于马来西亚的关爱拍成电影。

“这种安静,是对马来西亚这片土地和文化的一种深情厚谊。在过去几年,我的作品如《南巫》,创作与故事都是来自我的家乡,团队成员、演员、甚至投资方都源自于马来西亚;至于《五月雪》也是第一部真正由马来西亚导演拍摄马来西亚题材的电影,而入围金马奖9项提名,这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

“我并不是用言语来证明自己对马来西亚的热爱,而是通过我的作品——《五月雪》、《南巫》,这些影片展现对历史的关怀。我们有过不堪的过去,但正是这些不堪,提醒着我们要反思与成长。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伤痕,而我们需要从中汲取教训,以更清晰的视角前行。”

《五月雪》是一部述说历史伤痕故事且极具话题性的电影,他带着《五月雪》去了威尼斯影展、温哥华和维也纳影展,也到了圣保罗、沙地阿拉伯、首尔、新加坡、台湾、香港、美国纽约、菲律宾和澳洲等等大概17个影展。

因爱国甘愿冒险

为什么会拍摄《五月雪》?常会有人这么问他。

“如果你不爱这个国家,就根本不会冒险拍摄这个题材。而这冒险的本质建立在哪里?就因为深爱这个国家,你想要为他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用行动去关怀这些历史伤痕上留下来的人。

“我不是拍一部主旋律的爱国电影,故事里并没有举起国旗的画面,但这部电影确实就是一部献给马来西亚,一封有血有泪的情书。

“总要有人在不合时宜的时候,做不合时宜的事情。”

这是张吉安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心里,他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能够让大家看到那些被忽视的故事与历史,让人真正地关心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

逆向思考的动力

“最近配合电影在新加坡上映时,我参与了一场讲座,并介绍《马来纪年》这本书。后来得知新版的《马来纪年》突然间攀升至第5位,搜寻这本书的学生和读者也增加,这是对文化的一种回应,这种反响证明它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张吉安翻了一下手中握着的珍藏本,脑海里再次回想起这些日子去到了不同国度与当地观众交流的情景。

“我记得一位美国观众提到,通常讲述历史事件的电影往往充斥着暴力和血腥,但《五月雪》以一种温和的方式讲述历史伤痕,让他感到意外,他更说这部电影让他对马来西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好奇这个国家的文化与历史。”

国际舞台引共鸣

从马来西亚出发,在世界各地收获的反馈和提问让张吉安意识到马来西亚的故事在国际舞台上引起了共鸣,也让更多人知道原来讲述故事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可能。

“我向来都不谈论票房,因为票房只是一个表象,我觉得真正值得关注的是这部电影所引发的文化回响与讨论。”

从早期的剧场表演、街头艺术、广播,到现在的电影创作,基本上他都保持着自己一贯的风格,并且默默地在做事。

“我的节目和电影,一直以来都是小众的,我从不在意被骂。正如我在电台工作时,常常受到批评,但我反而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即使便有人批评,也说明他在听、在关注。”逆向思考成了前进的动力。

“我记得有一位听众曾对我说:‘你的节目不是不流行,而是流行得太未来。’我觉得这句话很经典!对呀,时间会验证一切,今天的不理解,可能在十年后会变成另一种认可,因此,我不需要过多的解释或回应,只需要保持专注、静静地做事,直到有成果才告诉大家。”

和谐的基础

张吉安说:“我们常常说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我们要尊重多元文化,但为什么来到创作和创意的领域时,却会对看到一些特别的东西而感到很奇怪呢?我觉得真正的多元应该包含对创作的创意。我一直都是乖乖的大马人,没有想要挑战任何极限。

“我常说,真正的爱国不是拿着国旗在国庆日高唱国歌……当我看到马来西亚所谓的旅游宣传短片时,都会提到——‘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信仰、多元的文化的国家,各民族生活在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大家互相彼此尊重。马来西亚Truely Asia。’然而,现实中的尊重是否真的存在?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情频频发生,这是否反映了我们对多元文化的真实态度?”

当张吉安用他那副低沉嗓音朗朗上口地背诵这段宣传文案时,我脑海浮现多姿多彩、歌舞升平的画面,然而,他接着就把真实的社会面貌说了出来。

为何用刻薄语言对待?

“其实,我们只是活在多元社会里的单元生活,彼此相隔,从未真正关心过其他种族的感受,从不真正理解对方。如今,尽管我尽量不去关注网络上的留言,但依然会有人把那些充满恶意的评论传递给我。那些奇奇怪怪的言辞,确实让人感到不安。在同一个国家里,为什么我们会用如此刻薄的语言互相对待?”

当猜疑的阴影笼罩时,信任便难以建立。我们常常选择对立,认为这是处理冲突的方式。然而,真正的进步在于减少对立,增进对话。张吉安选择了用镜头说故事,用电影与国家对话,用艺术与世界连接,因此,创作时他安静地创作,但是作品出来时是毫不畏忌地面对大众。

“电影是昂贵的艺术创作,如果这部电影失败或引发麻烦,我们必须自负其责。这种冒险的本质,正是因为我们对这个国家的深厚感情,想要为它做一些重要的事,关怀那些历史的伤痕。”

有人敢做应予鼓励

从世界转了一圈回到马来西亚,电影上映之后张吉安听见许多人在讨论对电影喜欢与否,他豁达地表示:“你大可不必喜欢或不喜欢,但凡有人敢做,我们就应该给他一点鼓励。”

他接着说,自这部电影成功上映之后,听说另外有两三部刚好题材碰到“五一三”的电影,在筹备多年后终于找到愿意合作的投资方。

“这证明凡事都要有人愿意走第一步!往往要有人走在前方挡箭,后面才会有人敢走上前。但愿这部电影能让后来更多电影跨前一步,这很重要。我要表达的是,未来若是任何人为某件事情跨出第一步的时候,我们都要为这些人发声,因为每个人的第一步,凑起来就是一大步。这就是陪着国家往前走的真正意义。陪着国家往前走一步,也是爱国的方式。不是吗?”

爱国这件事,并不是表面的说辞。只有相爱,才愿呵护相伴。

明日预告:7年以来我国高塔竞速一哥苏为庆东奔西跑,征战全球各地知名高楼大厦,为马来西亚争夺荣耀,让辉煌条纹站在全球的最高点。

相关新闻:

【独家】Uncle Roger高喊 成就与赞美归功大马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