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抗疫

狮城冠病研究发现 杀菌喉咙喷剂可降传播率 

(新加坡25日讯)新加坡研究发现,在冠状病毒传播率高的地区使用一种药房常见的可杀菌喉咙喷雾剂,可有效降低冠病传播率,尤其适用于疫情不受控的地区。 

新加坡《联合晚报》报道,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组织的临床科学家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去年5月展开,维持42天。他们让大士南客工宿舍当中3037名外籍男客工测试5种使用已久的药物,评估个别药物是否有效降低冠病传染风险。 

这5种药物包括抗寄生虫感染的伊维菌素(ivermectin)、维持免疫系统的维生素C加锌(zinc/vitamin C)、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和聚维酮碘(povidone-iodine)和作为对照用途的维生素C。 

客工宿舍当时处于疫情高峰期,调查对象年龄介于21至60岁,大致上没有慢性疾病,适用研究项目中的药物。 

该客工宿舍最终共1681人确诊冠病。 

那些每天服用500毫克维生素C的调查对象,有七成的人确诊冠病,而每天喷三次聚维酮碘喉咙剂的群体,感染冠病的人数比率为46%。 

报告结果本月14日发表在《国际传染病学期刊》。 

研究报告的主要撰写人,国大杨潞龄医学院医学系兼国大医院神经内科高级顾问医生薛志雄副教授解释,重新调整现有药物的用途是对抗疫情的重要国际策略。 

“直到全球成功落实大型接种工作,戴口罩和安全距离等非药物方案始终是唯一被证实能减少病毒传播率的方式。” 

科学家原本计划为各类药物招募660名调查对象,但逾2000人不符合条件或半途退出。 

团队成员包括国大杨潞龄医学院医学系兼国大医院感染科高级顾问医生淡马亚教授、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科研)古阿烈、国大医院神经内科高级顾问医生郭美琳助理教授,以及国大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兼高级顾问医生哈特曼副教授。 

羟氯喹有效降传播率

当地研究也发现,曾被特朗普夸赞能有效治疗冠病的抗疟疾羟氯喹,也有效降低冠病传播率,与聚维酮碘相同,试验对象当中只有49%的人感染冠病。 

世界卫生组织去年6月对羟氯喹进行临床试验后,确定该药物不能降低冠病死亡率,甚至有研究员在《柳叶刀》发表报告,误指药物可增加死亡率,一些则担心会提高心律失常的几率。 

淡马亚教授强调,那份报告如今已被撤下,但当地研究团队为了安全,还是决定为服用羟氯喹的客工事先进行心电图。 

“羟氯喹用于抗疟疾和治疗关节炎已有40多年,只有近期人们才开始对它的副作用感到焦虑。” 

凡是有任何并发症可能的客工,都不宜加入羟氯喹试验组,以致这组参与人数比其余四种药物试验组的人数少约三分之一。 

共432人须每天服用200毫克的羟氯喹(除了首日的400毫克),当中却只有71%的服药依从率超过七成——53人因担心副作用,三人则因出现副作用,没达七成依从率。 

副作用可包括头痛、失去胃口、便秘、睡意加剧等。 

维生素C没显著防疫功能 

维生素C被普遍认为有防疫功能,但服用维生素C的试验组的冠病感染率仍比其他四种药物高,意味着维生素C没有显著的防疫功能。 

冠病去年初在当地暴发后,就有不少对抗病毒的假信息流传社交媒体,其中包括“每天摄取1000毫克维生素C,就不会感染冠病”。卫生科学局也曾在去年5月撤除千多个类似虚假和具误导性,无医学根据的抗疫产品广告。 

薛志雄解释,考虑到维生素C是公众在疫情期间普遍用来增强免疫力且相信能预防冠病的保健品,研究团队决定用维生素C替代安慰剂作为对照组,评估这类保健品的抗疫功能。 

此外,调查也发现服用抗寄生虫感染药物伊维菌素,却依旧感染冠病的客工,出现症状的几率较低,为8%,低于维生素C群组的15%。 

团队在选择其他药物测试,主要考虑这些药物是否容易获取及负担得起,可助疫苗不足的国家控制疫情。

反应

 

国际

研究:表面降低8至10度 全球防疫封锁让月亮大降温

(新德里3日讯)印度一项研究表明,2020年全球冠病疫情期间的防疫封锁,不仅改变了地球上的生活,甚至影响到了月球表面温度。

研究发现,封锁期间月球表面温度下降了8至10K(开尔文),显示人类活动对月球的影响可能远超出预期。

根据《印度时报》报道,这份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报:快讯》(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Letters)的研究指出,在2020年4月至5月全球防疫封锁的高峰期,月球表面出现异常的降温现象。研究认为,这与全球人类活动减少有关。

印度物理研究实验室(PRL)的研究员普拉萨德(K Durga Prasad)和艾比利(G Ambily)透过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数据,分析了2017年至2023年期间月球正面6个地点的夜间温度,结果显示2020年防疫封锁期间,这些地点的月球表面温度比往年同期低了8至10度K。

研究团队指出,这一降温可能是由于封锁期间地球辐射热能减少所致。随着人类活动减少,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量也大幅减少,地球大气层向外辐射的热量也随之降低,影响到了月球的温度变化。

普拉萨德表示,研究覆盖了12年的观测数据,为保持一致性,最终选取了2017年至2023年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涵盖了疫情封锁前后的3年。数据显示,2020年所观测的月球地点最低温为96.2K,而2022年最高温达143.8K。

整体来看,2020年的温度普遍较低,随后在2021和2022年逐步回升,这段时间地球上的人类活动也开始恢复。

报告强调,研究已排除太阳活动和季节性变化等其他可能影响因素,得出的结论是疫情封锁是月球温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尽管如此,研究人员也承认,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来证实地球辐射热能变化与月球温度的关联性。他们表示,未来在月球设立的观测站可能会对深入研究地球气候和环境变化提供珍贵的数据。

新闻来源:ETtoday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