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登彼岸】地藏菩萨教会我的事:恒愿·利生

那一个短短的晚上,有人告诉我,他想离开;也有人告诉我,他不想自己是那个受委屈的。

我,想到了地藏菩萨,想到菩萨一直给我的启发。



做佛教工作,就是要有“舍我取谁”的精神,也要“行人所不行”的态度。人人都去做容易的事,承担大家都在做的事,那些难事、那些没有人愿意去负责的工作,又由谁来承担呢?

人人都想在净土修行,有谁想在地狱救度众生呢?此人即是地藏菩萨: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  ■  ■  ■

朋友笑我,说我很有福报,有钱又有闲,当然可以全力投入在佛教工作。

身为在家人做佛教工作,最好的因缘就是有稳定的经济基础,还有更多的时间来处理组织的事务。可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此因缘。但,始终深信,善人发善心、行善法,自有善因缘护持。



我告诉友人,由始至终,我只有一个愿,即是让我具足做佛教工作的因缘。我未曾要求赚大钱,也未曾说等有时间,才去思考如何参与佛教工作。所谓的“有钱有闲”,若属实的话,都是“连带作用”(Side Effect)吧。

地藏菩萨一直给我启发,发大愿的同时,也得尽心尽力去行持善法。不是发了所谓的大愿,就等待因缘自然具足。地狱有可能空吗?到底何时才能成佛?我想,菩萨应该不会去想这些问题。只要深信因果、深信三宝,掌握当下,未来的无知,就没有什么好恐惧了。

■  ■  ■  ■

一位学长站出来分享,她这十年带儿童佛学班的心得。10年前,她知道以后她的孩子会长大,也需要有很好的学佛环境,所以10年前开始就积极投入在推动佛学班。今天,儿童佛学班的成功,不止其孩子受惠,也利益了其他小朋友。

这让我想起,自己曾经在填写“弘法人员培训课程”的报名表格时,于“参加目的”一栏,我填了“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面试时,负责人问我填写这十字的原因。我说,我是众生之一,因为没有精进用功,无法了解佛法真实义而苦;由于我没有很好负起如来家业,弘扬正法,所以佛教衰败。

迷失方向时,就会想想菩萨的愿力;面对困惑时,就会看看菩萨的悲行。

菩萨入地狱渡众,不是跟风,也没有因为那里处处都可以听闻佛法,这更不是成佛的捷径。菩萨的心愿都是心系他人,都是先成就他人。

■  ■  ■  ■

我说地藏菩萨是我的“偶像”,一直是我学习的对象。我发愿以后也跟随菩萨到地狱救度众生。友人打趣说:“菩萨是以愿力到地狱,你可不好是因为业力而到地狱。帮不了菩萨,反倒让菩萨多了一个负担。”

想想也对。愿力不能空说,也不能因为一些阻扰,就忘了这初心。

做佛教组织工作,肯定会有一些不顺心、不如意的事,甚至一些扰人的状况。面对这些状况,我们更应该保持正念,不断向内返照,审视自己身口意,是否与善法相应。反之,面对状况,却任由自己混乱的心念与贪嗔痴结合,当下的我们,还会是“佛教徒”吗?

想想地狱的菩萨,会否也遇到难调的事、难伏的众生吗?菩萨又会怎么应对呢?

■  ■  ■  ■

但愿自己也能化身成为地藏菩萨,入无人愿意走入的地狱,做无人愿意执行的佛事。

反应

 

登彼岸

【悼念星云大师】星云大师教会我的事/薛振荣

文:薛振荣(马佛青前会长)

曾经有一位佛教界前辈,知道马佛青联合不同道风与传承的全国性佛教组织,包括马来西亚佛光山,一起办大马卫塞节庆典,他如斯对我说:“为何我们不能纯粹联合‘本土’的佛教组织就好?怎么要跟外来的佛教组织合作?办大马卫塞节庆典,就该由所谓‘土生土长’的佛教组织联合办。”

我当时突然想到,如果台湾佛光山,甚至星云大师仍旧停留在这样的角度与心胸,就不会有“法水长流五大洲”。

1.时代前端的视野

佛教组织办活动,都会秉持“先以欲勾牵”,开方便门,举办看似非佛教且通俗的活动,以接引更多大众学佛。马佛青在数年前,曾在各地举办篮球赛,包括全国赛,以吸引更多青少年来接触佛教。

1950、60年代,星云大师就在台湾宜兰举办篮球赛。在一个对佛教属于寺院、诵经、吃素的认知年代,举办篮球赛根本就是离经叛道,不务正业。星云大师的卧薪尝胆,比许多佛教领导对推动佛教发展来得前卫,且走快了至少50年。

那个年代,佛教组织或佛教徒,只有对着经文唱诵,所谓的唱诵法器也离不开引磬、木鱼等。星云大师却勇于成立歌咏队,作词谱曲,使用吉他、钢琴等乐器,把佛陀的教育,以现代音乐,弘扬出去。

他深知,只要是为佛教未来的发展,而且是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任何世俗的管道,都需要尝试。

2:有容乃大的胸襟

教育,一直是星云大师重视的,不管是僧伽教育,还是世俗的专职教育。大师曾说:“我当年没有受更高教育的机会,但我让我有能力的弟子,都有机会受如斯的教育。”所以,佛光山的出家弟子,不乏博士僧,而且在各方面都有杰出的表现。

佛教能在在五大洲弘扬,佛光山功不可没。星云大师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即使自己多么能干与有才华,也不可能同时在不同区域出现。他于是把弟子们送往全球去弘扬佛法、设立道场。

星云大师重视青年,这是众所周知。80年代,星云大师应马佛青之邀前来大马巡回弘法,也为马佛青办“万缘法会”募款。大师了解到,在职青年没人脉,事业与经济也不稳定。所以,非常配合马佛青。这也造就马佛青那一代的元老们,非常感念星云大师的滴水之恩,甚至协助推动成立大马佛光协会,并在后来成为里面主要干部。

星云大师的待人处事视野与胸襟,一直是我当年在推动马佛青所秉持的精神。而且,这也与马佛青从创立至今的方针吻合,以一个前瞻性的全国佛教青年领导佛教组织,汇聚不同传承、宗派、年龄的佛教单位,建设大马佛教。

那天,我在宜兰佛光大学,看到某栋大楼墙上的一段话:汇千江之水,为教为众生。我想,这就是大师这一生最好的写照。

祈愿大师,乘源再来。人间需要更多的星云大师。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