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下班后给瑞蒙卡佛打个电话

过去几年,台湾的宝瓶文化完整出版了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的短篇小说集,如《能不能请你安静点》、《大教堂》、《需要我的时候给个电话》和《新手》。后来,宝瓶又将他的散文与评论文章统整结集成《叫我自己亲爱的》。一般认为卡佛的文字风格,承袭了海明威式的简约与精准;这批堪称七八十年代美国众生浮世绘的小说作品,并不刻意经营庞大议题,多是书写小人物的细琐忧虑苦愁,往往让人读到最后不禁掩卷长叹。



前阵子访问一位正值壮年的小说家,我们谈起了瑞蒙卡佛。瑞蒙卡佛作品当中透过白描敘事将失败者呈现的丝丝入扣。而小说家则说,自己由于一直过着朝九晚五的办公室生活,迟迟没在创作上有所突破或亮眼成绩,因此心里始终怀有自己是个失败者的心情;终于,小说家在事业看似达到巅峰的时候,辞去了办公室工作,专心地以写作为业。事实上,以简练语句和空旷意象为人称道的瑞蒙卡佛,写作并没有让他生活比较顺遂,他要等到过世前几年,获得了一些文学上的认可,生活才终于有些舒缓空间。

这几年,能够好好一篇接着一篇读下去的短篇小说,也只有着卡佛的作品了。这个因为烟酒成瘾,毁了健康的小说家在50岁的时候就死去。50岁,对一个小说创作者来说,是还多么美好的年岁啊。前半生累积了足够的生命经验,练就了纯熟的技术;接下来的后半生,正是可以持续挥发功力、动用经验资本,来写出更深邃更撼人的故事。但瑞蒙卡佛的一生就这般戛然而止。

衍生共鸣或共感

会对瑞蒙卡佛的小说如此衍生出共鸣或共感,兴许是这些年在城市、在办公室里生活久了,遭遇到许多挫折、不快、忧虑、哀伤;然而,没有抽烟的习惯,也舍不得花钱买贵酒,只会喝点可以驱热的啤酒;最后,便是借着一点一点的阅读,自比小说人物情节浇灌没有尽时的郁郁寡欢。城市和办公室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场所?在城市里,人群的密度比乡郊来得高,你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的几率高很多,当你行走在街头,每个与你擦肩而过的人们,都可以是一则故事。在办公室里,你在一个微型的架构和体制之下,强制与一群陌生人发展合作或敌对关系,就像粒子与粒子之间的摩擦冲撞,你们很难突破那个架构和体制,你们只能相爱或相杀;讽刺的是,无论你们的关系如何,却还得共同以协助办公室制造利润或收入为目标。



差异耗去许多力气

世界上的每一座城市都象征着梦想,成年之后的你,离乡背井,和许许多多与你一样鲜嫩澎湃的青春男女涌进钢骨森林,各自觅寻一小方块空旷地,栽种、培育你们的理想和梦想。然而,就像农民耕种一旦遭遇恶劣气候,农作物就会夭折歉收;梦想亦如是,你必然会有梦碎梦灭不得不梦醒的时刻。办公室是组装成一座城市的大大小小块状物,你会选择栖身在办公室,绝大部分原因是贪图那安定的朝九晚五固定节奏,和每个月准时发放的粮饷;只是这个架构和体制在人为的运作之下,终究会越来越政治性,各种权力的、阶级的、性别的、肤色的、地域的……你会感到意外,莫名其妙的差异竟然就这样耗去了你的许多力气。你以为你只须像工蚁一般的忠心、守纪律、专注就可以在办公室内生存下去,倒头来却是身为个体的你,持续被磨损、被蛀蚀、被啃噬,以致你的面目模糊。这样的结果,必然是颓丧的,在你不得不选择放弃争取与坚持之时,你于是觉著了失败。

我便是伪装成白领阶级的一份子,将时间和精力消耗在办公室里。下了班,蹲踞在笔电屏幕前敲敲打打只字片语,然后拼贴成像样的长篇幅文章。只是,这样的日子可以维持多久呢?我要在办公室厮混一辈子吗?我有机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作家吗?于是,我开始理解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小说家为了实现写作理想而决定豁出去的心情。创作,形同你的个人价值和生存意义,但万一你一直都窜不出头,那你会选择继续创作,还是会选择毅然走上另一条路?在每一次的选择之间的每一次放弃,都教人沮丧。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阅读瑞蒙卡佛仿佛成了下班后的正经事。

用词具巧思和灵巧

瑞蒙卡佛笔下的人物,大半是美国蓝领阶级,终日为经济窘困而顿生失落,有时则是因为感情破裂而发生严重争执,他们有时面对分离,有时面对死亡。譬如收录在《大教堂》里的〈保鲜〉,写到一对才30岁出头的夫妻;丈夫失业后,每天窝在家里沙发上看电视看报纸,妻子照常出门上班下班,却慢慢开始对萎靡不振的丈夫有了异样的感受。一天,妻子回到家里,要准备晚餐的时候,发现冰箱坏掉了,食品材料几乎都毁损;虽然小说没有直接陈述,但读者可以察觉这个小设计喻示着夫妻俩岌岌可危的关系。为了让事情有个转圜,妻子开始鼓动丈夫晚餐后一起出门去拍卖场买个堪用的二手冰箱回来;然而小说在收尾的时候,留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局,这个原本以为就要走出家门面对人群的丈夫,又毫无知觉感受地慢慢走回到沙发;留下站在原地愕然、内心瞬时愈来愈空洞茫然的妻子,看着不知后续该如何写下去的爱情。

诗以敘事诗为主

瑞蒙卡佛的散文〈父亲的一生〉和〈约翰加德纳:作家老师〉分别是悼念自己的父亲以及怀念对自己的写作启蒙影响深远的恩师。在两篇动人的文章里,可以看见瑞蒙卡佛情感深厚,真挚恳切的一面。事实上,瑞蒙卡佛还写诗,他的诗以敘事诗为主,虽然中文尚未有译本,但阅读原文已可见他用词的巧思和经营意象的灵巧。

瑞蒙卡佛简介

◆美国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诗人

◆1938年5月25日出生于俄勒冈州克拉斯坎尼镇

◆高中毕业后,即养家糊口,艰难谋生,业余学习写作。

◆1966年,获衣阿华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1967年,作品第一次入选《美国年度最佳小说选》

◆70年代后写作成就渐受瞩目,1979年获古根海姆奖金,并两次获国家艺术基金奖金

◆1983年获米尔德瑞──哈洛斯特劳斯终生成就奖

◆1985年获《诗歌》杂志莱文森奖

◆1988年被提名为美国艺术文学院院士,并获哈特弗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时获布兰德斯小说奖。

◆一生作品以短篇小说和诗为主,还有散文。

◆著作主要包括短篇小说集《请你安静一下好不好?》、《愤怒的季节》、《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大教堂》、《我打电话的地方》,诗集《冬季失眠症》、《鲑鱼夜溯》《海水交汇的地方》,《海青色》,《通往瀑布的新路》等。

◆1988年8月2日因肺癌去世

反应

 

副刊

《亲亲》亲子生活手札

朋友问:《亲亲》这本书,谈的是“亲子教养”吗?呃……说得贴切一些,它更像是一册“生活手札”。原来,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个静默的观察,都逐一被我化成颗颗文字,悄悄记下了。

大家可曾留意,身边的孩子最常被这么训了:“哎唷,怎么你那么不听话?” 当了妈妈后,我自己最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竟然也是这样:“哎唷,怎么你那么不听话?” 所幸觉悟得早:“奇怪,为什么小孩一定要 ‘听话’ 呢?难道,不 ‘听话’ 的小孩一定是坏小孩吗?”而,如果大人愿意稍微放下身段,俯下身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进一步改变自己的态度与思维,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会不会发现更多的惊喜呢?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直接把上一辈所套牢在他们身上的教育系统,重新回装到孩子身上。他们或许忘了,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不是吗?亲子教育 —— 被教育的往往不是孩子,是大人本身吧?都说了:“要把孩子教好,先把自己教好”。 

如果,孩子们被释放的好奇心能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与距离,那身为父母的我们何不携手和他们在现实与幻想中一起翱翔呢?在教养这条路上,我乐于继续当个孜孜不倦的学生,继续和孩子寻幽探秘。从他们的观景窗看人看事,一切变得更迷人了呢!你,你也试试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