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中小型企业如何转型/周志强

问:上星期文章刊登后,有位从事批发与零售行业的黄女士来邮,她也很想突破现有局限让企业转型成功。

答:转型是非常大的一个课题,一般上促成一家企业要转型有几个主要的。以黄女士的情况应该属于第一种。



第一种:为生存而战

马来西亚中小型企业一般到了竞争越趋激烈后,为了生存而战。企业一般在面临困难或是遭遇发展瓶颈欲摆脱现状时,需要仔细评估的是企业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盈利下跌,市场缩小基本上不属于真正的问题。更属于问题下的结果。也就是说,这结果的原因可以是产品在客户身上失去了原有的价值,新开发产品太慢,客户已有替代的方案,或者是公司服务素质下跌等等的因素。所以,全面的评估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才是长远解决之计。

了解了真正问题所在,再从短期、中长期来看必须要优先处理的问题是什么?企业营运模式是否需要调整、企业发展机遇有哪些?

在全面评估后,从企业优势转向新的发展目标和模式,最后可能是大刀阔斧改革。这情况不但有战略选择的风险,同时也面临与原有的业务、组织形式以及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冲突,因此企业转型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程。



第二种:发现扩张和赢利的新模式

很多零售及服务行业的转型就基于在市场份额和公司规模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往往最后选择舍弃低成本产品,而转向创新性的、差异化的产品,或专注于某些快速成长的市场。

第三种:顺应客户转型的需要而转型

客户也可能因为其客户的需要,要求供应商中小型企业配合其转型而转型。

转型7挑战
1.网络或
电子化管理

在网络与电子化成熟的年代,传统的中小型企业公司从传统金字塔组织体系堆砌而成,而当今的组织体系则更以平等有序的联系战略合作伙伴、外部合同员工、供应商与客户通过各种各样的协作关系。网络与电子化让管理上更有效的将大家串链在一起,完成每一个环节都有效的相互依存。

另外,在绝大多数人依靠网络来保持联系与生活活动都离不开时,中小型企业的转型就离不开借助网络打造品牌、创造新市场。

2.更伸缩性
经营模式

从Uber、Grab car、AirBnB、Google、面子书等的火热发展趋势。企业的经营模式从员工管理、客户管理、供应商管理上需要从过去固定的经营模式,趋向于更伸缩性的经营模式。

3.引进新技术提升竞争力

转型的其中一个关键就是在相关领域中是否掌握了最新技术趋势。

先进的技术可使公司抓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业务发展机会,同时每位员工也均肩负使公司保持市场领先地位的责任与压力。

4.善用免费或低成本公共设施营运

笔者见过一家年亿以上的物流企业,内部的职员沟通与互动全部以面子书平台进行。这彻底减低了整个营运成本。

此外,向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对手共用货舱,共用运输系统等等已成了企业营运的新形态。大数据经济学在这方面可说发挥的淋漓尽致。

5.个性化服务

在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时代,企业从过去生产与消费的规模化的主要特征,转化成产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使客户成为公司的合作伙伴,让他们借助公司提供的技术,自行设计出能够最好地满足其特定需求的产品。在这种模式下,企业需要更敏感及研究与预测客户的需求与趋势。

6.累积优质人才

在网络化、电子化、人工智能下,企业的转型上更需要人才来对接技术与组织体系的变革。

因此,如何吸引、培养与留住优秀人才,是公司实现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

7.资本运作

企业从过去单靠储蓄、借贷的时代,现在借助大数据与网络蓬勃发展正迈向更平直化的状况。在资本运作上企业家获取资金的管道有更多,特别是从私人界与大众中筹获资金。因此,企业转型掌握这一块是决定企业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反应

 

在商言商

家族企业传承的永续经营起点/周志强

周志强(理财导师)

日前在老板群中的一个聚会上,当讨论到企业传承课题时,有一名老板提出,来到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企业继续生存已经是一大考验了。因此,还要必要再谈家族企业传承吗?

这心声的背后可以体会当下老板们的不容易,特别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后,面对的挑战已经不再是过去同州属或者国内的竞争而已。还要面对来自海外产品竞争,甚至现在许多中国企业出海在本土落地的竞争。这现象越来越白热化。

无可否认,大环境是越趋竞争,所以最近我常半开玩笑对中小型企业老板们说,现在的中小型企业不升级转型,就像要慢慢等被市场淘汰。而积极转型升级的企业,却很可能在成功转型前,却更快速的阵亡在改变过程中。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让人揪心呢?对我而言,在两害相权取其轻是人之常情。但,与其纯粹回避风险而被动消极不改变,个人认为在知其害中,从长计议一步一脚印经历转型或升级的挑战还是较为积极性的出发。

让我们看看据美国《商业周刊》2003年的调查,美国企业的500强里有177家是家族式企业,大概占三分之一。

据统计,家族企业创造的价值目前占据美国GDP的50%,并为美国提供了50%的就业机会。由此可以看出,在美国,家族式企业的管理明显是优于非家族式企业的管理。

以上的数据是想借以让家族企业的老板们看见家族企业通过多代人不断发展和积累后,在行业内累积了深厚的资源也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这种独特优势往往就是让企业生存及稳定增长的关键。

借助ESG推动传承与增长

这里我就不展开企业转型升级的讨论,不过我沿着以上思路,提出在全球对环境、社会和监管(ESG)标准日益重视的背景下,如何让家族企业传承借ESG趋势做为永续经营起点,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在传承过程中实现企业的永续发展,还能提升企业竞争力,维护家族利益并履行社会责任。

成功的家族企业传承中,传递的绝对不只是物质财富,更多有来自创办人及家族的文化和信念。

通过结合ESG战略,家族企业可以将这些价值观与ESG原则融合起来,实现更高水平的社会和环境责任。例如,一个以诚信和社会责任为核心价值的家族企业,可以通过将ESG纳入企业监管框架,强化其社会影响力。

最近在探讨传承课题种,我觉得可以参考中国现代家族企业为了顺利实现传承与永续经营的结合,而开始在家族企业内建立跨代委员会或顾问小组,即进行家族传承的规划,也协调企业的ESG策略(当然也可以把其他战略性策略一起纳入)。

当然,以上讲的容易,做可不简单。但与其被动被环境改变,家族企业不如让跨代包括接班人更积极配合世界趋势进行适当的转型升级。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