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今人不见古时月

经过一天劳累,夜幕低垂,是人们歇息并让复杂思绪沉淀的时候。如果抬头望见晴空当中一轮明月高挂,相信各人都会有不同的反应。思想灵敏的骚人墨客,更会因此思潮起伏,甚至一发不可收拾。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的〈嫦娥〉,以嫦娥的景况反映本身的寂寞与无奈。观月而联想到嫦娥的古诗甚多,所思所想总离不开那个范围。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从现实到幻境,拓展了思想的空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它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成为千古绝唱,绝不是偶然的。

李白的〈把酒问月〉16句,虽也有“白兔”、“嫦娥”等凄迷的意象,但其“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两句,却大有深意。主要慨叹人生有涯而宇宙无穷、人生短暂而日月永恒、时代变幻而日月长存这些亘古不变的道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这是千古定律,无人能加以改变。只有像李白这类既入世又出世的诗人才能有这进一步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具备。

《增广贤文》今古对调

全诗以月以酒开始(“青天有月来何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复以月以酒结束(“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今樽里”)。李白这首诗富含艺术感染力。有人认为,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问〉,下启苏轼的〈水调歌头〉”。我深表赞同。

《增广贤文》把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两句改为“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不知是有意为之或无心之失。若是有意为之,古今二字对调,意境并无改变,显示编者玩弄文字的功夫十分到家。



李诗虽含及时行乐之意,却掩盖不了劝人积极向上的基调。世人体会人生无常,“一旦无常万事休”,理应有所警觉。人生观人人不同。有的只顾本身行乐,自私至极;有的总是舍己为人,苦了自己。何不采中庸之道,为己也为人,两者兼顾?

根据个人的能力或恩赐,部分时间配合个人的兴趣与需要充作个人的享用,其余的时间花在对国家、社会和家庭贡献或多或少的力量,不至于在世上期间的生命历史留下一片空白,是现代人该奉行的折中人生哲学。

反应

 

言论

母语教学违宪罔顾团结/碧澄

联邦宪法是我国人民主要的法律根据,一般上,朝野政党若发现宪法的某些条文有纰漏或不足之处,可要求国会以超过三分之二多数票通过修改有关条文。

修宪是一件大事,人民挑战宪法条文亦不常发生,因为非得花费大量资源不可,背后没有有力的支持,要入禀法庭,并非易事。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的母语教学违宪的风波,有某方势力在做靠山。

宪法152(1)(a)和(b)可说是非巫裔人民教育领域的护身符,一路来都有人提出置疑,政府也曾针对教育部长对华淡小操生死大权的条文进行修订,以安民心。

华小拨款占小比率

挑战华淡小宪法地位一案自2019年12月开始,至今已历时4年,虽经判决,上诉方仍准备上诉到联邦法院。他们对于华淡小非法定权力机构,却享有政府拨款的事实,紧咬不放。

其实,华淡小所得的拨款只占总数的一小比率,否则华小就不必每年都要求提高款额了。

提出违宪诉讼的团体,其出发点不外维护马来人的权益及马来文的地位,最后达成单一源流学校的目标。

教师团体参与,我们没话好说,思想应该比较开明的作家联盟也是其中一分子,就让人大跌眼镜了。他们这样做,显示思想极端、狭窄,不顾这对国内各族群关系和国民团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国家的发展肯定大大不利。

如今,部分小学以英文教学,政府或私立大专纷纷以英文为教学媒介,上述人士是表示赞同或是视若无睹,又或者认为以英文教学乃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什么对国内通行语文的发展却不认可,非除之于教育圈外不可?

严守课程大纲教学

土团党青年团团长袁怀绍声称,他们愿意让多源流学校继续存在,条件是增加国家元素――有更多的马来文、马来人和马来西亚的历史。这些都是罔顾现实的意见。

华小和淡小一样,都严格遵守课程大纲教学,教学三语,培养良好品德以及爱国的情操。至于华校从中台引进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效果,有何不好?难道要各方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才是正确的办学方针?

这些年来,在董教总的领导下,华小不断想方设法让学生学好马来语文,又极力引导学生开拓视野,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教育当局理应对此略知一二。好的方面,应给予褒扬;不足的地方,应给予鼓励。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