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千年敦煌梦

闻名于世的莫高窟。

丝绸之路、戈壁沙漠、七彩丹霞、草原牛羊,一望无际的大漠风情在眼前,两千年历史古迹埋藏足下,我意识着自己走在一个跨时空的土地上,不绝于耳的大漠的灵魂。

游览丝绸之路不得不到敦煌。

从不同的角度回望敦煌,寻觅哪些久远的岁月,我将看到佛窟、壁画、古墓、沙丘……感觉到敦煌很远,远在时光的尽头。



12月份的敦煌,气温很低,冷风刺骨,车窗外一望无际的戈壁上白雪茫茫,从西安到敦煌历经23个小时车程,一步一步地接近敦煌,那种好奇又期待的心情,随着车窗外的景色变化,一点点地酝酿着。 火车终于在第二天早上9点到站了,一出站看到金光闪闪的“敦煌”二字,好感动,千里寻敦煌,我终于来啦!

带着恭敬的心走进莫高窟,洞窟里遍布佛像的绘画,卧佛、飞天、反弹琵琶等。

在壁画中,色彩给人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无论飞天舞技还是千佛菩萨,设色柔和,古雅富丽,色调多彩,显示了唐代风格。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1000年的生命……

敦煌世界地质公园。

民族文化悲剧



1900年前,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内藏经文与历史文物多达4万多件。1907年英国的斯坦因掠走写本、文本24箱,佛画5箱。

1914年斯坦因再次从敦煌掠走5箱写本与佛经高达1万余本。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又从藏经洞挑选精品,掠走5000件。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手中拿走600多件经卷。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采用特制化学胶液,黏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这些盗窃与破坏,使敦煌文物受到极大的是损失。 

这一切都与当时驻守莫高窟的王道士有关,可是宝物损失背后酿成整个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却不得不让人深思啊!

莫高窟曾经历过11朝代,藏有5万多部佛经,如今只剩下8000余部,因此莫高窟门口石头上便题着后代学者陈寅恪这句:“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敦煌的莫高窟,吸引无数游客到访。

艺术之都

敦煌之所以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因为它是当年“制御西域,总护南北道”的军事政治中心,为丝绸之路重镇。敦煌,在世界历史的中心舞台上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今日更是闻名于世莫高窟的所在地,敦煌被誉为“艺术之都”实在是当之无愧,因此游览丝绸之路不得不到敦煌。

人生就该有这样的一次经历,在黄沙大漠中聆听骆驼叮当,在茫茫戈壁中任思诸神游物外,在天地广阔中洞察自然的神伟,莫让人生有遗憾。

反应

 

大千

2000年前“购物清单” 揭秘古人丝路上买什么

(敦煌10日讯)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在1990年出土了一封《元致子方书》信件。

这封帛书共10行319字,是现存发现字数最多、保存最完整的汉朝私人信件。透过专家们还原书信内容发现,这封信是由一名叫做“元”的基层官吏写给好友“子方”,拜托帮忙代购一些生活必需品。

甘肃省博物馆官方公众号文章表示,信件从敦煌的偏远地区而来,收件的地址“悬泉置”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经济活动频繁。

《元致子方书》的内容经过专家分析研究后,让现代人可以一窥2000多年前,在偏远的丝路上,古人是如何透过“代购”,来克服交通及工作上的不便,以满足生活上的需求。

文章一开始,元向子方直言“边塞地区生活好苦”,先诉苦取暖求安慰,想要买一些生活用品改善生活,随后便列出他的购物清单,包括一双鞋、5枝毛笔和响鞭。

对于鞋的要求,元写道“沓一两,绢韦,尺长两寸”,意即鞋长约27公分,质地需为如丝绢般柔软的牛皮;5支笔的要求则为“善”,也就是品质要属于优良的;至于响鞭,则是替郭营卫代购的,要正好200文钱;还有一枚替朋友订制的“手工印章”一枚。

此外,元在帛书中还拜托子方代他拜访一个名为“次孺”的人,可见两人感情确实不同一般。

虽说这封2000年前的“代购信”最终是否有如实办妥,仍能从中一窥汉朝边塞地区的生活情况及反映出悬泉置或周边地区相对繁荣的商业贸易活动。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