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垃圾处理 突围之路

时至今日,在废弃物管理系统上,我国仍停留在“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等基本层面,在朝向循环经济市场的路上,依然远远被抛在后头。即使垃圾分类政策已下达将近一年之久,大多数人依然不当一回事,对于政府的各种计划和政策,更是抱着一贯的质疑态度。

纸上谈兵容易,实际战役往往是另一回事。我国政府在推行某些计划时,总是引人诟病,长期受质疑,完全引不起人民的兴趣和信心,主要原因就在于计划总是很完美,实践起来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在废弃物管理系统问题上,尽管源头分类政策已推行近一年,政府也一再尝试推行各种整合计划,并设定美好目标,但民间始终心存质疑,拭目以待。 



推行计划面对阻碍

马来西亚废料管理协会(Waster Management Association of Malaysia,WMAM)兼南方环保有限公司(SWM Environment)总营运长何礼良及大马政府工业高科技集团(Malaysia Industry-Government Group of High Technology,MIGHT)首席分析师西华巴兰(Sivapalan Kathiravale)受访时坦言,尽管政府表现积极,所做计划不少,包括在第11大马计划下指定或鉴定合法垃圾管理承包商、纳入2016年财政预算案拨款、推行2+1源头分类政策,不断寻求和拟定可行方案等等,国家固体废料管理机构甚至成立委员会,专门处理7大类废弃物和政府部门协调工作,以便推行全面管理废料问题的系统,但种种计划在推行上依然面对许多阻碍。这些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妄谈循环经济。 

两人指出,我国的废料主要有8大分类——城市生活垃圾、农业垃圾、商品垃圾/生物质、木材废料、危险废料、医药废料、工程废料、污水污泥,废料管理领域的范围则涵盖垃圾发电、垃圾储存、垃圾拖运/收集/运输、垃圾转化、垃圾处理。 

我国垃圾管理朝向整合管理系统所面对的挑战

★每一种废料或资源,涉及不同的部门、法令、政策和条规,若要启动一个项目,就要展开繁杂的协调或谈判工作,一些项目甚至需要涉及跨国单位的协调。 



★负责管理废料或资源的单位,并没有将“减少资金和营运成本”纳入考量或当作社会责任,而是继续由政府吸纳这些成本。 

★在工业和企业方面,同样面对制度和程序上的阻力,基于现有“分而治理”的政策,垃圾管理机构难以计划甚至推行整合方案,也不允许综合集中原料,作为再制造产品的二次资源。 

★我国迄今为止的“废料管理概念”,依然停留在“处理”,而非更进一步的阶段,遑论与国际间的垃圾管理发展接轨。 

★依然没有全面和精确的废料数据和品质资料。

 

★上至政府下至人民,大部分人依然没有将废料视为可循环使用的资源或创造经济价值的收入来源。 

谈判协调 实行政策

西华巴兰指出,我国的废料管理主要是由固体废料管理机构(Solid Waste Corporation)负责,但仍涉及其他政府部门,最重要的是,必须得到民众的行动配合才能成事。 

何礼良进一步说明,截至目前,虽然全国只有7个州属(玻璃市、吉打、吉隆坡和布城、马六甲、柔佛、森美兰及彭亨)接受和落实在“2007年固体废料与公共卫生法令(672法令)”下制定的2+1垃圾分类计划,尚有5个州属(雪兰莪、槟城、霹雳、砂拉越及沙巴)仍未接受这项集中化处理系统政策,但州政府在固体废料管理方面表现积极,比如备受瞩目的雪兰莪州。 

在他看来,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一直都在努力改善废料管理问题,而中央政府的集中化处理政策,也起到循序渐进的正面影响,至于仍在谈判中的各州政府何时才正式全面接受这项政策,只是时间问题。 

西华巴兰特别说明,废料管理属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限,因此中央政府不能强迫各州政府跟随执行,只能通过谈判和协调,让各州政府选择是否自愿接受这项新政策。 

中央政府补贴余额

何礼良指出,一旦有了特定的政策和系统,废料管理将更系统化及专业化,达到更高层次的水平,尤其在设施和处理过程方面,许多州属到目前为止仍采用普通的垃圾车运载、没有固定的收集时间等等,而且每辆罗里仅收费20令吉,实在是过于低廉的垃圾处理费,对于民众而言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我觉得州政府和私营化公司一直有在做,虽然还没有接受垃圾分类政策,不受相关法令约束,但一直努力改善,只是现有的系统尚未达到理想的效率和效果。中央政府也不断增加废料管理的成本及提升管理设施,而在新政策下,地方政府若选择配合中央政府的集中化处理,依然只须缴付同样的垃圾处理费,余额则由中央政府补贴。举例,倘若垃圾处理营运开销增加到1500万令吉,地方政府依然承担原来的1000万令吉,中央政府将补足另外的500万令吉,服务水平则相对提升,这无疑是好事。” 

改变思维 做好源头

预防胜于治理,套用在垃圾处理问题上,是一样的道理。 

西华巴兰强调,从一开始就尽量避免制造不必要的垃圾,是减少环境、社会和经济压力的最好方式。所以,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是关键,因为家庭垃圾占最多数,只要从根源着手,就能发挥很大的效果。 

“所以,我们必须要改变思维和问题焦点,与其不断针对‘如何处理、如何管理’垃圾问题,我们更想强调的是‘如何预防制造更多的垃圾’。” 

早前在吉隆坡举行的第二届国际固体废料“循环经济及资源管理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废料资源管理企业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齐聚一堂,讨论如何提升废料管理和促进循环经济的经验。左起为大卫纽曼、大马政府工业高科技集团首席分析师西化巴兰、丹麦Ramboll公司废料转化能源部主任贝蒂娜卡莫及国际固体废料协会董事局成员艾利夏亚杜多雷。

从家庭开始做好资源分类

他很不客气地直言:“马来西亚人民真的很浪费,在数量庞大、持续增加的垃圾里头,有60%是食物残渣,这些其实是不必要的浪费,而在其他垃圾里头,也有许多是仍可循环使用的资源,不是废物。” 

因此,他一再强调,垃圾问题的真正关键不在于如何管理,而是如何预防,如何让民众从自身和家庭开始做好节省资源和分类工作,确保所有还能用的丢弃物,都能“物尽其用”,循环使用和再制造。唯有从源头着手,做好分类工作,才有可能会有良好的垃圾管理。 

“如今人们处理垃圾的态度依然是采用‘最简单方便’的方式——不要的就丢,不管是塑料、玻璃、纸张或什么垃圾,全部堆在一起不做分类,甚至随时随地丢弃。所以当前的首要工作,是醒觉和认知,而且要从家里开始做最简单的垃圾分类或堆肥,只要能做到这一点,至少能减少50%的家庭垃圾。”

城市和谐、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拿督阿都拉曼达兰(左6)出席2016年第二届国际固体废料管理协会举办的“循环经济及资源管理研讨会”。

法规明确勿推卸责任

何礼良则说,实际上,早在十多年前,学校就开始宣导垃圾分类,醒觉和教育活动从来不少,当时还没有正式的法令和执法,如今有了明确的法规,也有私人承包商,垃圾管理的效果理应比过去更好,政府甚至给了民众半年至9个月的时间“适应”新措施,实在不该、也没有任何推搪责任的理由。 

“分类的最终目的,是要避免还能循环使用、资源化的废弃物,不会继续沦为垃圾场里的‘废物’,在减少垃圾、减少环境压力的同时,也减少垃圾场的容量,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西华巴兰强调,有关改变思维的问题,人们是垃圾制造者,不能一味推卸或指责政府“为何没有做好垃圾处理工作”,倘若人们不断地制造、丢弃、不论政府和垃圾处理机构花多少钱、做多少事,依然事倍功半,问题永远无法解决。“所以还是要老调重弹,回到问题的根本,每一个人只要做好源头的部分,而且只是把可循环和不可循环的垃圾分类即可。”

明日:垃圾管理问题上,欧洲国家一直备受推崇,但其实仍然面对垃圾管理不足的问题,“主动负责”是长时间的努力,“赏罚”是可行且有效的方式……

反应

 

霹雳

霹州政府拨1105万 提供收垃圾服务

(怡保3日讯)为了解决地方上的垃圾问题及无法控制的露天焚烧问题,霹雳州行政议员黄诗情说,霹州政府拨款1105万4978令吉,通过地方政府为管辖范围外的地区,提供收取垃圾服务。

黄诗情周二在霹雳州议会口头问答环节中,回应巫统孟加兰峇鲁州议员阿兹曼诺的附加提问时说,自2021年至今,州内共有171个马来甘榜获得上述服务。

然而,掌管霹雳州房屋和地方政府事务的黄诗情说,州政府也会重新审视,并与地方组织包括村委会合作,监督地方上的垃圾问题。

“至今,最有效的是安装闭路电视如人工智能闭路电视,尤其在无法很好监督的郊区、工业区及住宅区。”

她指出,此举可协助地方政府迅速掌握实质的证据,进而采取行动。

她也说,当地方的垃圾问题获得解决或纾缓,有关闭路电视将可移至其他有需要的地方,但冀可获得各方合作与协助,确保有关地区的垃圾问题,不会再出现。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