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婆媳之间

记得有回看电视的相亲节目,主持人认为男生问女生会怎样对待他的妈妈的对答是多余的,因为答案公式化,并可以预见的。主持人对男生说:“女生当然会说你的妈就是我的妈呀。难道她会在广大观众面前,说要把你妈送进老人院去吗?”

男女在结婚之前,女友和妈妈大多会相敬如宾。只是结婚之后,婆媳的矛盾就会涌现,不论是否同住。这不是什么新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家庭伦理关系确定后就一直存在。



我没有儿媳妇,因为儿子没有结婚。我以为我不会被这个问题困扰。只是最近返大马扫墓,就发现问题就在我的左右。原来我的两个妺妺和一个远房表妹都有这个问题。看来这个问题很普遍,几乎影响每一个有媳妇的家庭。

代沟和经验的问题

我那个表妹的儿子在上海工作,娶了一个新疆维族太太,最近生了一个儿子。表妹于是飞到上海探望他们,还打算住上三两个月。岂知一个星期不到,就飞了回来。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说媳妇不让她见孙儿。我不知道媳妇的理由,但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我三妹的媳妇也是不愿意让婆婆接触孙儿的。据我的了解,他们婆媳之间的矛盾在于如何照顾初生婴儿。

我这个甥媳妇大概看了一些如何照顾婴儿的书籍,只是依照规定的时间才喂奶。三妹是传统思想和根据经验,认为婴儿饿了就要喂。这是代沟和经验的问题,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不过为了这个问题,媳妇搬回娘家去,儿子也只好随着。讨了媳妇,丢了儿子,这种例子真是不胜枚举。

二妺的情况不同。媳妇是娇生惯养,十指不沾阳春水。他们在外地工作,买了一间双层排屋自住。他们没请工人,家务由外甥全包。二妺问外甥,你一个人怎么做得了,外甥答曰:慢慢做。他们这次回乡扫墓,二妺看见媳妇连吃水果也不愿自己动手,而是要外甥拿起水果,放进她的口里。原来媳妇有了身孕,所以外甥特别迁就太太。



二妹看在眼里,心里当然不舒服。她说以前在乡下的割胶工人,临盆前一天,还是照旧到胶园割胶。哪里有这样娇嫩?

毕竟时代不同了。以前男人要太太照顾。现在倒转过来,男人要照顾太太。我认为男人只要做得心甘情愿,做长辈的,还是由他去罢。

反应

 

副刊

危城掠影

今天早上,我路过一家商场,看见一家药房的门前,排着一条长长的人龙。我问在那里维持秩序的管理员,这些人究竟为了什么排队?管理员说他不知道,他还说在药房的工作人员也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在那里排队。

我心里明白,这些人一定是从网上获得消息,以为这里有口罩出售,所以过来排队,希望能够买到一些口罩,以保护自己和家人。有这种想法的人,无可厚非。只是网上的传闻,多不可靠,但现在新冠肺炎来袭,大家人心惶惶,所以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以免错失买到口罩的机会。



戴口罩可以降低感染病毒的机会。现在口罩的供应远远低于需求,形成抢购,这是经济原理。但是一些供应充沛的生活必需品,例如大米、罐头、厕纸、纸巾等也被疯抢,导致超市的货架空无一物。起因是网上传说某工厂将停产。这说明盲目轻信令人丧失理智。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见证了人性的自私。中国政府为了隔离怀疑带菌者,征用了几栋建筑物作为隔离营和检疫中心。但受到附近居民的反对。没有人反对隔离怀疑带菌者,但不是在我这区隔离。其实中国政府在选择地点时,已经做了风险估计,只是专家意见不敌人性的自私。

大难来时各自飞

如果大家不相信“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的事实,请看这个真实的例子:一个太太患病从中国回来,丈夫在家但拒绝开门,因为担心太太会传染家人。太太大吵大闹,惊动警察。结果太太被送到医院接受治疗。在这种情况之下,谁对谁错,谁能判断?

还有一些商店,从外地入口消毒洗手液和口罩等,居然大发災难财。例如一瓶洗手液,原价二十多元,竟把售价提高至七八十元。百多块钱的口罩,也要买五六百元。问问这些商人,良心值多少钱?



不过也有不少人,团体和商店免费派发口罩。数量虽然不多,但至少还是一股暖流。我在路上也收过陌生人送的口罩。那个好心的年轻人看见我戴的口罩残破,自动送上两个口罩。

物轻情意重,这个社会上还有不少有爱心的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