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孤独意味着自由

孤独和寂寞,明明是两码子事,却长期被硬套在一起,成为负面的形容和表现,孤独就是孤僻,寂寞就是忧郁,离群索居的人就是奇葩,孤独死就是人生凄凉的结束。

这样的价值观,究竟从何而来?又是如何熏染每个人接受和遵循同一套价值观,不敢、不想、不曾好好地、认真地、真正地思考自己究竟是怎么样的人,要什么样的人生?除了社会化的过程相互依赖,孤独究竟有什么问题?孤独为何一定寂寞?



在日本,单身一人病死家中的“孤独死”问题严峻。

2016年全年日本有超过4万宗孤独死案例,主要集中在东京这样的主要大城市,一些独居人士死了好多天都没人发现。

这项以死亡鉴定机关数据为基础的统计显示,2016年东京和日本19个县的孤独死案例至少有1万7000宗,推测全日本有4万7000宗孤独死案例,其中65岁至69岁年龄层独居男性占70%,女性则为85岁以上。2016年,东京有4287人死了无人知晓,占2015年去世人数的5.58%;其次是东京的毗邻城市神奈川。分析指出,人情淡薄的城区是“孤独死”的热点,而“孤独死”也最容易发生在与社会隔离、没与家人或友人经常保持联系的人身上。

在既定思维中,人们也一直认为,孤独和死亡有关系,因此害怕孤独,为孤独贴上种种负面标签。



然而,日本小说家森博嗣却享受孤独,享受一个人的孤独,重新省思独孤与寂寞的定义,反驳孤独和死亡之间的关系,尤其媒体长期塑造“孤独等同寂寞”、“孤独是可怕/可悲”的负面价值观,一面倒地散步虚构之事,一味倡导“友情的重要”、“珍惜亲情的羁绊”等所谓“美好人生”、“正确人生”、“良好人生”的道德观,却不曾同样着重描述与亲人、朋友关系疏远的人也能坚强而活的故事,更不曾教导人们即便被朋友、家人无情背叛,还是能独自快乐生活。

多数人,甚至几乎所有人,从小都被灌输这样的观念,以致反其道而行的人,便是不正常的孤僻离世群体,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陷入绝望深渊。追根究底,正是因为这样片面的独断,寂寞就被套在孤独的头上,用来形容和表现所谓的“孤独”之负面,以心态异常论断少数人的生存方式与价值观。

孤独不等同于寂寞

森博嗣指出,“孤独”不等同于“寂寞”,“孤独”是一种选择,“寂寞”是一种反应,当一个人确切知道自己渴望的事物是必须独自承担才得以完成,无法假手于人时,便懂得“孤独”的必然。若不能独自面对生命里的渴望,无法真正获得自由,孤独其实是通往个人真实自由的必须,每个人最终都得面对自己生命里的孤独,从而找到自由。

每个人在生命的其后,必须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拥有自己的思考,孤独并不是独自一人,而是明了在何种情况下能保有自己的空间。遗憾的是,现代人所处的社会,似乎不容许人拥有“个人的空间”,于是许多人为了保有自己的空间,为了心的自由与真正渴望的生活,“必须”逐渐走进独自一人的世界。

“唯有架构在别人身上的虚构,才有崩坏的一刻,存在于自我内心的虚构,不会轻易崩坏。因为依附他人而活,一旦别人的行为有别于自己的想象,虚构便无法成立,有些人甚至因为虚构崩坏,而遭受致命打击。”

矛盾的是,人们一方面接受独断的孤独定义,一方面又羡慕、迷恋所谓的孤独气质,幻想一个人的自在,憧憬与世隔绝的悠然。奈何总是欠缺付诸行动的勇气,也没有多少个森博嗣,能够笃定地、淡然地、自在地、坦然地孤独生活。

人们究竟是因为害怕寂寞,还是因长期的误解而害怕独处?静下心来回想独处的时刻,许多内心细碎的声音,不就是在与自己独处的寂寥里出现的吗?在欠缺专注的群居状态下,或许人们更想要的是,学习品赏孤独,感受能与自己对话的专注。

能感受到孤独,是身而为人特有的能力。为了想被认同,我们群居取暖;为了彼此“连线”,我们过度羁绊。孤独不是无视他人,也不是拒绝社会,而是与社会共生,并且思考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森博嗣

森博嗣

1957年12月7日出生于日本爱知县,毕业于名古屋大学,是日本小说家、推理作家、推理小说研究者。

孤独是最好的奢侈

人生不是只有朋友与家人,也不是只有将朋友与家人当做最珍贵的宝物才叫“正常正面”。这世界,这人生,还有很多有趣的事,美好的事,森博嗣认为,人生在世,有时必须承认这样的观点并没有错,只是没有跟着所谓的“普世价值观”。

有人一生穷究天文学,对于他们来说,计算数值、破解谜题比什么都重要;有些人是雕刻塑像为终身志业,倾注一切,看在一般人严重,这种人决然一身,没有友情、亲情的羁绊,人生必定寂寞、孤独。然而,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当事人可能完全不觉得是“孤独、寂寞”这么一回事,而是活得很自在、每天开心度日。新世代频频强调的“一个人也能很好”就是一种日趋明显的现象。

对于森博嗣来说,这类人比一般人活得更快乐,更懂得讴歌人生,所追求的“自由”一点也不异类,反倒活得更有人性,更有尊严。更重要的是,活得如此自由坦率的人,不会满脑子想着和别人竞争,懂得自制,不愿造成别人的困扰。

“要是世上都是这样的人,就不会战争频仍,不是吗?所以何必否定他们的生存之道?”

全书以孤独为题

《孤独的价值》全书以孤独为题,实际上却是正面的生活态度。森博嗣认为,思考并享受孤独的人能创造自己的时间,感受到每天都有新事物产生,而且乐在其中,而“集中精神”埋首书堆、专注绘画等等,也是一种思考状态。他更进一步提到“孤独的产值非常高”,尤其创作与研究,都是需要个人专注的活动,而且占工作类型的比率越来越高,而总是被拴在一起的“寂寞”,也不尽然是负面的、忧郁的、哀伤的、可怜的,真正懂得孤独,懂得寂寞的人,“寂寞”其实是与快乐并存的美的意识。

孤独其实可以很享受,寂寞也不一定是悲情,孤独也许是意味着自由,是对自己最好的奢侈。阅读、电影、书写、绘画、创作、沉思,都是享受孤独的人,渴望而珍惜的美好的时刻。

反应

 

优生活

当心这三种性格 特别容易孤独终老

(东京29日讯)孤独老人甚至孤独死,可说是现代社会的一大问题。个人该如何避免孤独终老的结局,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日本网站All About近来就分享孤独的高龄者,往往都有什么样的特征。

1.没有兴趣

有个人兴趣的人,往往能够充实地利用时间,也能透过兴趣与同好交流。相对地,如果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那么就容易变得孤僻。

生活乏味的人即使跟他人碰面了,也不知道该聊什么才好,结果容易陷入不想跟人交流,整天窝在家裡,精神越来越差,更没办法和人相处的恶性循环。

2.器量狭小

虽然每个人难免都有自己的意见,但如果自我意识强烈过头,碰到他人老是批评“那个人哪里不好”、“正常人不会怎样”、“如果是我的话就会”这些东西,就容易形成难以亲近的氛围,最后逐渐被他人远离。

专家建议,在遇上不同意见时,不妨以“原来还有这种看法”的角度去接纳吧。

3.讨厌和社会连结

有些人在工作时因为过于投入,和家人的情感交流变得越来越少。然而,工作时建立的人际关系,很可能会在退休的那一瞬间,就此烟消云散。

加上刚退休时可能年纪还没到,身体还算硬朗,不过等过了几年体力下滑,这时还想找人交流,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从以上几点可得知,如何维持人际关系、有规律的社交,是避免孤独终老的最大关键。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