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曾经追龙16载

明天是“国际禁毒日”,本文记录了萧楚光如何从一位吸毒者改变成新造的人,信仰如何在他的生命发光发亮。

萧楚光与家人庆祝生日。

俗语说:“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事实上,我的人生却实实在在经历了这话的含义。



我姓萧名叫楚光,来自柔佛新山一个小康之家,曾吸毒16年。中学时,我一次因头发太长被校方纪律处分,记了一个大过,让我既下不了台,又心有不服,最终毅然辍学。停学后,我终日与一班所谓的“死党”厮混。其实,他们是私会党,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到处溜达。

一次,我们北上泰国旅游回来,他们竟向我追讨过去的一切花费,另一个却“好心”建议我贩卖毒品以还清债务。一逼一推,我就掉入了贩毒这陷阱里。

我从未想到贩毒竟是那么“好赚”,不需经验、口才,第一次就在短短2个小时赚取200块钱,而80年代的这笔钱可不是个小数目!我一心想赚快钱还债,翌日便继续开工。结果早已埋伏的警察忽然出现,逮捕了我……这一切都是个局——“死党”布的局,为的是让我成为“替死鬼”。

换来坐牢与鞭刑

 18岁的我,天真,对“朋友”深信不疑,不认为那是个局,情愿挨打也不肯向警察爆出他们。义气换来3年半的铁窗生涯、鞭刑6鞭。更可悲的是,为了摆脱监狱里“黑暗”的生活和鞭刑的痛苦,我开始吸毒麻醉自己与逃避现实。就这样,我踏上了这条不归路。



出狱后,我想重新做人,却敌不过毒品的魔力,越陷越深无法自拔。戒了又抽,抽了又戒,伤透父母的心,女朋友也离我而去。进出监狱4次,那仿如成了我第二个家。为了满足毒瘾,我坏事做尽,偷、骗、抢……亲戚朋友疏离我,甚至亲兄弟也对我反感,只有爱子心切的父母不断给我机会。

1998年2月,我第4次从牢里释放出来。我满怀期待,喜见监狱门口等候已久的哥哥,以为他来接我回家。岂料,他严肃地说,父母已决定和我脱离关系,不要我这个儿子了。他交了100令吉给我,叫我自己“打算”,从今以后别再回去。我的眼泪簌簌直落,不知不觉,手里的100令吉湿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转变,我彷徨无助,不知何去何从。我毫无选择,只好再次联络以往的朋友,再度混回过去的圈子,并在夜总会里任职。像个恶性循环,生活圈子复杂,加上失落的心情,我又回头吸毒。自暴自弃的我变本加厉,越抽越“凶”,无可自拔。

最后,工作丢了,朋友也没了,甚至连下脚的地方都成问题。我栖身破屋,床褥是一张肮脏的破纸皮。我尝试联络家人,发现他们已搬家,我唯有厚着脸皮去找哥哥。经我恳求,他终于把家里电话号码给我。

父亲劝我戒毒

好不容易联络上父亲,求他愿谅、帮助我。父亲在我心中一直都很严厉,父子感情也很僵,但这次,父亲向我提起了盼望之家福音戒毒中心。他说只要我有心戒,他就算向大耳窿借贷也在所不惜——这话深深打动了我,心里十分感激。

进入盼望之家不是易事,需经两次面试,还需等排期,而我等待录取的时间延迟了两次,心里五味杂陈:一是,父亲风雨不改地为我送饭,让我心里无比温暖;二是,忧心来不及进入盼望之家前被政府人员逮捕。

意想不到,我向父亲倾诉后,他把唯一的老爷车停泊在一个较“安全”的地方,让我在里面过夜。这种冒险和牺牲实在太伟大了!如今回想,我才明白这一切都是神的美意,祂藉着那段排期延迟的时间,让我从中体会父亲对我的爱。

信仰让我重生

1998年6月2日,我正式进入盼望之家,这是我生命改变的起点。之前,我多次进出监狱,心中有很多阴影,满是恐惧和心理障碍。因此,我担心盼望之家会否成为另一个监狱,充满着利益冲突和暴力。经验告诉我——任何事总有代价,别人善待自己是有目的的。但在盼望之家却出乎意料,我毒瘾发作,他们不断前来休养室关心及鼓励我,为我祷告;从休养室出来后,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叫我很不自在。我心里嘀咕,千万别上当,不要欠他们人情,否则又得还个没完没了。

几个月后,他们希望我参加一个生活营,还愿意津贴费用。我本是不愿,但他们的一味真诚打动了我,心里封闭已久的门始打开一道缝。一次排球运动我扭伤脚,领袖夫妇百忙中为我采草药、敷药和包扎伤处,我一一看在眼里,落入心里,那是爱与温馨——我终于被这份爱完全打动,甚至溶化了。

那刻起,我把自己融入这“家庭”。

有机会踏上红地毯

感谢神!祂在我人生最彷徨无助时拯救我、带领我、帮助我,不单为我预备了盼望之“家”,还预备了与我携手共建家庭的妻子,让我有机会踏上红地毯。一切都是神的恩典,家人也重新接纳我,让我可以光明正大地回家,团聚吃饭。我不再彷徨,不再迷失。

谁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在耶稣里就有。耶稣为我所预备、所作的,的的确确是我白白得来的。我虽曾沉沦堕落,但如今却已得生,一切只因为爱——神的爱照亮了曾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我,把我的脚引到平安路上(路加福音 1:79)。

亲爱的家人圣诞节出游。

盼望之家  

地址:Lot. 3564, Batu 24,Jalan Johor off Jalan Tai Hong,81900 Kota Tinggi, Johor    

联络:019 – 772 4020

反应

 

牧羊人

刻意留下一些

文:刘爱佩

弟弟住在沙巴时,一家5口生活只靠弟弟微博收入支撑,家人不时供应一些,减轻他生活上的压力。自从弟弟回天家后,留下妻子和3个尚在求学的孩子。每逢哥哥去沙巴都会带母亲过去探望他们,带些吃的喝的等需用品。大儿子中五毕业后,大家协助他离开乡区,在西马城里修读烘焙课程。希望他学有所成,日后能担负起照顾家人的责任。

《圣经》<路得记>谈到两个妇女相依为命——拿俄米和路得。拿俄米是个丧子的老妇人,路得是她的媳妇。儿子去世后,这位媳妇坚持要伴随家婆,一心要照顾她,但是,路得只是一个穷寡妇,如何支撑贫困?接下来的日子,何去何从?

路得决定到麦田里捡麦穗过活。根据当时的律法规定,田地的主人不可收割所有庄稼,田里掉下的麦穗,要留下任由穷人捡拾,包括孤儿寡妇,这也是当时社会照顾贫困者的制度之一。因此,路得依循律法往田间去。她来到一个富有地主——波阿斯的田地里,希望能拾取工人收割打捆剩下的麦穗。

不可欺负或羞辱她

波阿斯听闻路得对婆婆的善,他了解路得的背景与寡妇的需要,不但答应让路得在自己的田地里自由拾取麦穗,甚至还吩咐仆人善待路得,不可欺负或羞辱她。同时还愿意供应她水和食物,也不忘叫仆人特地从捆绑的麦穗里抽出一些,任由她拾取。

“她起来又拾取麦穗,波阿斯吩咐仆人说:“她就是在捆中拾取麦穗,也可以容她,不可羞辱她。并要从捆里抽出些来,留在地下任她拾取,不可叱吓她。”(〈路得记〉2章
15-16节)

波阿斯虽然是个有地位的大财主,但是没有夸耀自己的富裕,反而以恩慈善待穷人寡妇,他刻意留下一些的行动,是顾念穷人的需要,让穷人可以捡拾留下来的农作物度日。不仅如此,他还照顾路得的尊严,好叫路得能光明正大,丝毫不觉屈辱,轻松愉快捡拾田里麦穗。

波阿斯除了慷慨、慈爱,还展现大度。路得才能自由在麦田里走动,拾取足够的大麦,维持她与家婆的生活之需,更解决了生活困境。

智慧的行动

刻意留下一些,不仅是善意,也是智慧的行动。波阿斯遵行了当时的律法,尽的是本分,然而,他刻意留下一些是从心底里发出的怜爱,他叫路得不必往别人田里,安心在他的田里拾取麦穗。贫困寡妇因此得了安慰,她不必奔波往别的麦田拾取麦穗,生活就安稳多了。

你是否也曾为了帮助他人而刻意留下一些?我相信不讲奢华,不求档次的善行能带来不可预知的祝福。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