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有MOOC
就没理由不进修!

谁不知道人生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呢?

但生活充满忙与盲,睡觉时间都嫌少了,还谈何进修?



别担心,网络时代有MOOC课程,

远距离、网上、按自己时间进行都不是问题。

这下子再也没有不进修的借口了吧?

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
人人都能学

学海无涯,职场竞争更是无止境。持续进修是对自己的最好投资,不仅能为自己的脑袋增值、提高工作晋升机会,亦有助抵抗学历贬值甚至因为掌握其他技能而摆脱失业的困境。



一起来了解目前最流行的网路学习风潮——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

科技突飞猛进,专家预言,未来10年许多工作将被机器人和演算法取代,做为上班族的你我,是不是感到不安?那就来进修吧。

在职人士想要进修,多数会遇到几个障碍,包括学费昂贵、工作性质难以配合学习时间、没有进修的迫切性以及最重要的——没时间。

拜网络和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所赐,进修已不需要被局限在特地时间、特定地点。近年来兴起的MOOC有助于解决在职人士没资金、没时间进修的困境。

低成本甚至免费学

MOOC全名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更通俗的说法是透过网络学习网上课程。

MOOC的设计和课堂参与类似于学院和大学课堂,许多传统课堂采用一名老师对应一小群学生,但MOOC则是面向全球,开放给“每一个人”使用,参与者可以从数十人甚至数千人,也不必是在校的注册学生,而是任何来自不同背景、教育程度、国家的参与者。

这些参与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以较低成本甚至免费学习任何范畴的知识,从历史、科技、商业、农业、文化、医药、管理、经济、地理、物理、科学、语文、艺术、化学……等。

例如,高中学历的在职人士可以修读美国长春藤盟校的MOOC,而不受其本身的主修科目、考试成绩以至地理位置局限。

又比如,加拿大中部曼尼托巴省农场主人麦特芮默,透过MOOC修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电脑工程学科,成功开发出收割机无人自动驾驶应用程式,让家族农场改头换面,这也成为MIT自我推销远距离网络课程成效的最新案例。

MOOC的特色包括:听课、讨论、交功课、考试都在网上进行,参与者只要注册、缴费即可上课,可选修单一科目或一系列相关课程。某些课定期开课,有些则是随时都可开课。

许多MOOC都免费开放修读,但是若参与者想要获得一纸结业证书就需要缴付学费。至于修读MOOC是否能取得“学分”?这视不同课程而异,部份课程会提供学分,但大多数课程并没有提供学分,尽管如此,获得一纸证书是对参与者学习的奖励。

顶尖大学均有提供

全世界的顶尖大学均有提供MOOC,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北京大学、史丹佛大学、北京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交通大学、京都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大多数的MOOC均为英文授课,但也有中文课程或中文字幕的课程。

牛津大学在今年也踏出了MOOC的第一步,与edX合作在今年10月10日推出第一门MOOC——“从贫穷到繁荣:了解经济发展”,课程采取免费性质,但参与者可付49美元(约206令吉)取得证书。

更令人意外的是大马。大马是全球首个通过政府结合所有政府大学推行MOOC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国家。教育部更计划在2020年时把大学的30%课程扩展至网上教学。

高等教育部长拿督斯里依德利斯祖索更在去年初表示计划为完成MOOC的人士给予学分,并已交由大马学术鉴定局(MQA)负责!

上课前先自问

要以MOOC进修之前,应厘清自己的学习动机和目标。

你应该自问为什么要用MOOC来学习这门知识,为何不去报读实体课程,或是以阅读书籍、听演讲等其他方式,而一定要在网络上学习?这或许与时间、金钱、地点甚至是进修同伴有关,也许也正是人们选择MOOC的主要原因。

其次,你是为了兴趣而学习,还是想要自我充实甚至提升职场竞争力?不同动机,自然导向不同的抉择。如果纯粹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和梦想,当然可以随心所欲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倘若想要自我增值但时间、财力(毕竟有些课程是要收取费用的)有限,那还是焦中火力,把钱花在刀口上,给自己上多几枚“子弹”的课程吧。

《哈佛商业评论》副编辑华特福力克亦提出3点建议:

●对修习的主题有多了解?倘若一无所知,最好完整修课拿到证书,以便全盘掌握。如果只是想重新复习,可以旁听或选看部分课程。

●时间。如果你有比较多的时候可以使用,不妨选择完整修课,如果时间有限就旁听或选看部份课程。

●为兴趣还是证明自己?只是为兴趣学习,有没有证书不重要。如果可用职场上加分,当然就需要证书。

MOOC平台知多少?

在谷歌输入MOOC,你会发现提供MOOC的平台多不胜数,以下是一些较为知名的平台。

●Udacity:

MOOC三大平台之一,主打理工科的课程,并与业界合作、打造职前培训,且课程没有开课日期,使用者可在任何时间学习。

●edX:

MOOC三大平台之一。edx的开放资源与非营利特性吸引不少合作对象例如谷歌,多家名校的不同课程被收纳其中。

另外,Linux也选择在edX开班授课让更多人认识Linux,这成为edX的特点之一—让大学以外的机构在平台上开课。

edX强调,他们的目标不只是在网上提供课程给大众,更重要的是去理解“学生如何学习、科技如何改变学习、老师在校园内外可以怎么教”,最终希望能回馈学校,提升实体与网上教学。

因此,在edX网站上可以看到非常多进行中的研究。

●Coursera:

MOOC三大平台之一。它与多个国家地区的大学院校合作,提供网上付费和免费课程,大部份课程有教学影片、网上考试与作业,即使是自主学习也十分扎实。学员也可付费取得修业证书。

●Udemy:

除电脑版外也有 iOS 及 Android 系统,且无开课日程,使用者可随时随地以自己的节奏学习。

Udemy 最大的特色在于其不仅开放学习的管道,更开放教学的机会,使用者可以随时在平台上学习任何课程,也可以建立自己的课程、成为老师,将自己的专业与知识介绍给全世界。

也因为人人都可以当老师的特色,Udemy 的课程内容有别于 Coursera 等平台主打大学名校名师的热门课程,而是更着重在生活上各式各样的技能。

●FutureLearn:

来自英国的MOOC平台,合作对象除了英国本地大学、艺术和研究机构外,还有韩国成均馆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大学。

●OpenLearning:

我国大多数政府大学开设的MOOC均可在此平台上寻获,私人院校如泰莱大学的MOOC亦张贴在此。

●中文MOOC平台:

较为知名的中文MOOC平台包括MOOC学院、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ewant育网、Share Course等。

【选课目录与评论网站】

MOOC平台众多,每个平台上又有众多大学提供成千上万个课程,令人眼花缭乱。以下的选课目录与评论网站助你做出评估与选择。

●MOOC List:列出免费课程,从首页就可以看到最近30天内开的最新课程,并能用开课平台、开课学校、老师、国家、语言、有无证书、关键字等条件筛选。

●LearningAdvisor:提供有学分的学程、认证学程、MOOC三种学习管道的查询,以课程整体、课程内容、课程互动、开课老师、开课平台来为每个课程评分。

●Curiosity:重点在于相关影片推荐,可依据学科类别、特色主题、流行主题、提供单位来筛选。如果你没有特别想学什么主题,也可以去“Surprise me”区块为自己找个惊喜。

●Class Central:可用课名、主题、开课日期、提供者等条件来查询,还会推荐对某一课程有兴趣的人看其他相关课程。具五等分评分机制,也可以看到其他人给的评语。

●Top Free Online Classes:首页就可以看到最新课程与排行榜,最大特色是和推特结合,透过标签,你在推特上发表与课程相关的想法就会跑到这个平台上,成为课程评论的一部分。

●Mooctivity:可用课程特性、职员推荐、使用者评分等条件筛选。较特别的是,在这里你可以邀请朋友或追踪他人,运用社群网络得到最新、最感兴趣的课程讯息。

●Rate My Professors:有来自美、加、英等名老师的资讯,并依教学清晰度、协助学生的程度、课程易理解度、引起学生兴趣的程度等五个面向,来对开课老师做出评价。

一纸证书

如果上班族能够持之以恒每周花几小时,为期数周、甚至数个月,最后拿到证书证明自己上完这堂课,当然是最完美的状态。但还是有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坚持到底完成课程,自然没有证书可言。

有没有一纸证书到底重不重要,端视你的目标及时间,毕竟没有拿到证书并不代表你不能从MOOC学到东西。

《哈佛商业评论》副编辑华特福力克认为,还能以下两种选择来应用MOOC。第一,旁听课程,看完所有影片,但作业有没有写完就无所谓,虽然得到不证书甚至看不到补充资料,但相对来说压力比较小,而且大多数不需要花钱。第二,只选择课程的一部分影片来观看,取得自己需要的特定知识。

反应

 

要闻

教学数字化大势所趋

鉴于2019冠状病毒病,数字化教学模式俨然已成为世界各地大专适应当前环境的主要驱动力。

同时也为个性化学习、有效参与和协作以及开放科学与研究,提供更多学习途径。

然而,数字科技仅弥合部分的社区数字鸿沟,其他与高等教育和数字化相关的问题也仍需迫切关注。

“数字原住民”是指出生于数字时代的新一代年轻人,“数字移民”则是在成年生活中某个阶段学会使用科技者。

有趣的是,人们普遍认为,数字移民或在学习科技上更为困难和具挑战,至于数字原住民则更精通科技;前者或许果真如此,但后者却未必。

数字原住民可能来自较弱的经济背景,因此缺乏数字和连通性的接触,有的或许从小就可接触科技或器材等,但若没有任何指导也可能无法处理所取得的信息和资源。这就是数字和教育方面的关键。

教育工作者需要在线上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营造社区与协作感,同时主要属于“数字移民”类别的教育工作者,亦需赶上科技脚步,拥抱数字化。

你觉得是杞人忧天?不!这是合理的担忧,因为这最终会引发一个问题,即数字学习如何影响学生与社区分享经验的能力?

“混合”教学模式

最近“混合”一词已成为许多高等教育机构的标语,以实体课室和线上同步教学和学习。

目前部分世界顶尖大学已适应这种“混合”教学模式,而且预计将陆续迎来更多学府加入行列。

此教学模式为实体课室和线上学习的学生,创造同步的学习体验及参与度。有鉴于此,线上学习期间积极的课堂文化,可通过真实联系和极具意义的活动,促进社区建设。

数字化方面,大学是未来社会开放知识领域的关键,因此在当前困难的情况下必须保持学术诚信。

提高高教工作者诚信

今年初,两位捷克经济学家维特玛查彻及玛汀索利在2015至2017年之间对Scopus数据库上的高风险期刊作者进行研究,发现大马学者是欺诈性刊物(fraudulent publications)的主要作者之一,致使众人质疑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诚信。

此项发现不仅对大马的研究,亦对全球大学排名提出质疑。

由于某些机构使用上述出版刊物对大学进行排名,导致有的大学甚至强迫年轻教育工作者达到某个关键绩效指标(KPI)而发表作品。这也衍生了一个问题,即忽视教育工作者的压力和心理健康的问题是否值得。

为了达到最低关键绩效指标,一些高等教育工作者,包括教授,在别无他法情况下,于未经认可的掠夺性期刊(predatory journals)上撰写文章,而其他人这样做是为了提升本身的职业地位,获取副教授、教授国其他大学行政职位名衔,这成为争论焦点。

另一个必须解决的议题是教育工作者涉及抄袭、“搭便车”甚至采用学生论文。此外,不当收集或展示实验室或现场工作数据,以及干扰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学术工作,已变得越来越普遍。

因此,作为改革的一部分,必须正视及解决诚信问题,以提高我国学术业者在国内及国际界的地位。

提升网络促进创新

今年,全国学术日主题为“Empowerment of Academia, Enculturation of Digitalisation(赋予学术界,迈向数字化)”,呼吁高等教育机构发挥创意,解决拥抱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一旦做得到位,将让整个学术界受益良多。

为此,对我国而言,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是势在必行,跟上最新科技,简化教学与学习以及研究的过程。

在大流行期间,渐进式教学模式的研发与实施亦有所增加。而通过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s)、开放教育资源及翻转课堂来进行虚拟学习已成为焦点,亦是创新一部分。

为了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高等教育部长拿督斯里诺莱妮博士日前在主持2021年全国学术日庆典时指出,政府通过2021年财政预算案,拨款5000万令吉,用以提升大马研究与教育网络(MYREN),因快速高效的网络连接性,将确保我国教育工作者所提供的高等教育质量不受影响。

课程大纲需与时并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除了拥有合适的工具,我国还需掌握技术的运用。由于市场上一致认为毕业生必须具备知识及技能,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生存,因此我国必须首先拥有多方面的能力,这合乎逻辑。

创造和运用新兴科技,需要多学科及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因此,高等教育机构现有的课程大纲需与时并进,不时进行修订,以便能追得上不断变化的职场需求。

高等教育部一直以来都支持灵活教学,并鼓励高等教育机构开发混合或跨学科的学术课程,即将2个或多个学科结合在一个课程内。

在特定领域成为“纯粹主义者”,这也将导致或许不能再像过去般,在学术界和业界中占据重要位置。在高等教育部支持的跨学科研究资助计划下,可看到跨学科研究兴起。

此外,就业市场对无论教育背景如何,但具有创业精神、沟通能力及批判性思维的毕业生的需求日益增加。

这亦是对教育工作者持续学习、摒弃错误观念(unlearn)及重新学习(relearn)新知识及技能的号召,让学者能够继续成长。

在数字化及教育方面,并不意味着数字化可取代传统教学与学习。而实际上,数字化让人们有更多合理因素去识别、评估及对现代科技和传统模式起到协同效益,以便在不断迈进数字化的社会能流畅地走向数字化,同时保持诚信。

(资讯)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