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步入建筑漫画线条空间

17个字读完林佑仁—— 

在建筑构图中注入故事的新生代建筑师。 



他,用漫画说建筑 。

****************

如果有一天,平冗的建筑构图,变成一张张的“建筑漫画”。以一则则故事告诉你,在这个“家”里,建筑师为你筑了一个“有趣”的空间,你会被他所叙述的构图吸引,进而掏钱买一间有故事的房子吗? 

翻开《绘画张弼士故居》,见到建筑名人卢光裕为林佑仁写的序文:“对文化遗产的建筑和历史进行诠释有助于传递一个地方的场所之美。以漫画形式呈现张弼士故居是对这座文化建筑遗产的永恒之美和生命力给予极度个性化的回应,也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创举。” 

建筑是死物,没有生命力,是人住进去了,赋予他一个生命的诠释。 



28岁的林佑仁,吉隆坡,鹅唛人。 

最近与亚谷咖啡文化走廊配合展出他的《绘画张弼士故居》之《追叠》。光从字眼《追叠》,很多人必然是丈二金钢摸不着脑的,林佑仁解释: 

追——就是寻找故事! 

叠——Tracing Paper 

在我们的认知中,漫画必然是用“白纸”画成的,但,原来建筑师都是用一种叫“Tracing Paper”。维基百科上的注解:一种透写纸,也称做描图纸,呈半透明,当透写纸被置放于一张图画上时,艺术家很容易透视底下图画,并沿着画的边际线将图描抄到透写纸上。 

综合手绘与临摹技术

追叠就是将画好的透写纸,一层层叠上去,这是建筑设计里常用的一种技法。林佑仁说,他是综合了手画的技法,还有部分的临摹(Tracing)技术,然后放进电脑做合成。 

方法与迪士尼卡通作法差不多。技术人员先画好了背景,但卡通是在外面的,在最后的加工中,技术人员再将卡通人物一个个叠入背景中。林佑仁就是用这种手法做人与背景的插入结合,让它的建筑背后,多了人性化的故事。 

“临摹是传统建筑上常用的技法,漫画家就比较少在透写纸上创作,一般他们是用纸和笔,且只用蓝色的笔,因为蓝笔在印刷时不会被印出来,而用透写纸,画错了,可用剃胡刀刮掉,因此,若是太大的错,就无法慢慢将笔迹给‘切掉’”了。 

林佑仁的建筑漫画中也常见建筑设计师惯用的平面构图。
童话城市哥本哈根是他第一项建筑漫画的创作,以童话家安徒生带人游走于哥本哈根为故事开始,当时的作品明显较着重于建筑描述。
这是他第二次的试验,英国最小的博物馆。林佑仁以瞳孔在黑暗中变大的生理反应,开始构出博物馆地下室的暗沉氛围。
《绘画张弼士故居》第10页的《过水》,是林佑仁个人最喜欢的一页,因建筑呈现了热带建筑在雨后的宁静慵懒的气息,画中是窗户的呈现,也是林佑仁要表现的阴阳学说。

导游的故事

《绘画张弼士故居》是林佑仁第3次的试验“建筑漫画”的创作(他用半年时间完成)。 

第二次,他图绘的是英国最小的博物馆——约翰索恩博物馆(John Soane Museum)(12周完成)。

第一次,将建筑和漫画挂勾,他是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和安徒生串成了一个“城市建筑导游的故事。”

安徒生走入他的建筑

回溯那一次的“城市建筑导游的故事”——童话城市哥本哈根,林佑仁心虚表示:“那一回因为是在英国艺术学院,同时间面对建筑功课和漫画社都在催交作业,忙上心头,心想是否有个一箭双雕的方式,可以一个作业两边交?建筑课题是和安徒生有关,若是用一般建筑表达平图的手法介绍,我觉得流于沉闷,于是想了一个故事…… 

“影子在火车站掉了一本书,男主角将书捡起来追着要还给他,在他追着影子里,人家已懂男主角乃是大名鼎鼎的安徒生,随着安徒生追着影子的路线,我就让角色带人走入哥本哈根,然后一步步靠近我要兜售的建筑,而在安徒生追着影子的过程中,我一路介绍我的建筑附近有车站、游乐场、购物中心等等,最后,安徒生就走入我的建筑,然后就呈现了建筑概念……故事,结束,原来一切不过是南柯一梦,梦里影子遗落的书,乃是他的睡前读物。” 

作品印制成明信片

林佑仁在那一次的试验中,获得不俗回应,让他信心大起,后来他将第一次尝到的“成功元素”用在第二次的试验,他帮英国伦敦的约翰索恩博物馆绘图,作品被印制成明信片并在49个国家展示。 

透写纸上创作出错,他们是用剃刀的尖角慢慢刮掉错处。

失去蓝色的故居

回国一年多,白天在设计公司上班,“建筑漫画”的工具则被搁置在一边。当工作上了轨道,他就在想,要怎么继续他的“建筑漫画创作”?于是在挖空脑汁,想到了小时候爸爸带他参观过的“张弼士故居”,他喜欢这房子的建筑结构,但他发现,一般人只看到一间蓝屋,却不了解蓝屋原主人张弼士的故事。 

这座靛蓝色的中式庭院建于1880年代,位于槟城乔治市(Georgetown),是中国清朝驻新加坡总领事、慈禧太后钦命的商部考察外埠商务大臣张弼士的居所。修建房屋的工匠全从中国引进,并使用本身的技能建成府邸内38个房间、5个砖石庭院、7 座楼梯和 220 扇窗户,曾在2000年进行修复。

但是,蓝屋,不蓝,会不会失去它的原味? 

黑白线条勾勒内涵

林佑仁讪讪笑说:“很多人问过我,这是著色簿吗?”也有人婉转问道:“那建筑的特色就是蓝色,为什么你没画出它的颜色?” 

“有一种概念叫:明信片建筑(Postcard architectural),我们日常生活很受相机影响,人们看建筑或者古迹,就喜欢欣赏照片或拍照,但我们并无真正明白照片背后的故事。 

“同样的,对于蓝屋,很多人都只看它表面的蓝,却没去了解屋子的建筑格式形成的原由,张弼士故居的建筑格式,我几乎画到和原建筑一样,我从建筑师那里获得平面图、尺寸、比例,再以黑白色调呈现,人们较易从线条去欣赏建筑的结构美,细细品研它是构造,因黑白刻画出来的感觉很真实。 

“同时,我也设计了‘三维自装立体模型’,你可以将它拆出组装成一栋模型屋子,比例和实际比例一样,用浆糊黏一黏,就是1:400的缩小版蓝屋了! ” 

线条粗细让作品轻盈

建筑家用漫画形式画漫画,这与传统漫画家有何不同? 

“建筑师对建筑结构的比例尺寸都是严谨看待,务求丝亳精准,所以在画建筑时,我都是一条条线条仔细去刻画,而漫画家画建筑,我认为就比较依靠个人印象。”

同时,林佑仁的作品以黑白线条表现设计氛围,与许多漫画家直接将一部分涂黑、抹黑的不同。做建筑时,它是一个平面图,线条都是一致的厚度;但画漫画,线条粗细不一致,从中可看出它的景深影浅,让作品更轻盈。

10月尾展出,林佑仁会用两面玻璃夹住《绘画张弼士故居》,背后会打照明灯,让作品变得立体,而他笔下的蓝屋,却不再是蓝色的。

欣赏与思考“美”

请林佑仁授技时,他说:“比起教人家怎么画,倒不如教导如何去欣赏建筑,当他懂得走入建筑的中心去思考建筑情、隐藏在建筑背后的点点故事后,他就懂得怎么画建筑了!” 

“建筑最难画是它是没有内容”,他斩钉截铁的说。 

“建筑不是最重要。是人,使用了建筑,它才有了呼吸。”林佑仁的描述让人联想到机械人,没有被启动,也不过是一部冷物。没有与人的互动,它,并不会走入你的心底。 

用身体感受情绪

“我看过日本漫画家的传记,每次去一个地方必会携带一部小型相机,他会将景物拍下来,回去后与助手一起画。我和别人不一样,我不会来到一个新地方就急着拍照,我会融入情境中,用身体去感受建筑的情绪,聆听建筑的故事,张开我的官感,细细去嘴嚼建筑的吐语。若灵感涌现了,就做很简单的勾勒,一个页就一个构图,我喜欢将所有资料都收集完才坐在房子里,慢慢画。建筑人有一种习惯,就是在熬夜、背景有黄灯、一杯咖啡、画纸前,伏案创作,我很喜欢这种感觉。”

请他以亚谷咖啡做试范,他会怎样去创作这一家咖啡馆。 

“亚谷咖啡的外景比内景重要,因它就位于茨厂街,如果要我做12页的艺术创作,我会从它的外围画进里面,我会带大家在茨厂街走一回,再走进亚谷的内部!”

组屋突显基层文化

若有下一个作品,会选哪一个建筑? 

“很喜欢旧时的廉价公寓(组屋),最近看了电影《我来自纽约》,超喜欢那种存有很多人类生活互动的组屋设计,它突显了丰富的社区文化与人类互动,不像现在的公寓,不是门,就是墙,没有什么故事在流动了。而组屋虽然廉价,可是设计格式是往内看的,你可以站在楼层的栏杆看到邻居们在社区内的活动,楼上楼下可以聊天,也可以照看到彼此的孩子在玩耍,可以互相照顾照应。 

“还有我发觉到很多人走入建筑,欣赏建筑,最容易漏看的部位一定是天花板。旧时代的建筑蕴藏了很多美丽的刻画在天花板上,古人比较谨慎,他们连天花板的设计都考量到。现在的天花板只有电线、灯泡,很少人在天花板上做文章了!还有古代的建筑也讲究风水……

“像张弼士故居大宅中庭的天井,是大宅藏风聚气之处,大宅即是以这里为中心心兴建起来。还有状似叶子的青瓷滴水瓦将落下的雨点接住,风水学里称为天财,巧妙的屋瓦设计精巧的将雨水引大宅天井,再过铜钱状的排水口缓缓流到屋外。”这些都是建筑里显示的人性及时代语言。 

木条天花板 在层与叠的构图下,张弼士故居的木条天花板再次反映出大宅深受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林佑仁觉得天花板常常是人们参观建筑最常被忽略的部分。)

绘出隐藏的乐趣

漫画家中有谁描绘建筑画,画得特别好? 

“有!近来欣赏美国漫画家克里斯韦尔(Chris Ware)、大马的Lat(拿督莫哈末诺卡立Datuk Mohd Nor Khalid)和日本漫画家谷口治郎(Jiro Taniguchi)。我一直在想如果能让他们有机会盖一所房子,他们也许建得比受过专业训练的建筑设计师还要好。他们都太有创意,在漫画中描绘的建筑,常隐藏许多有趣的小角落,也考量到人及建筑的互动。” 

64岁的Lat,是大马国宝级漫画家,直接了当且尖锐幽默的画风,使他的漫画风靡国内外,其作品下的马来高脚屋,细节部分的描绘很强烈。

大马:Lat
人与建筑互动

“在Lat的《Kampung Boy》(甘榜男孩)系列里,他刻画了许多马来村庄的建筑,并将居民与建筑的互动串连起来!这些细节都是建筑师应该去注意的。例如,他画了怡保排屋,接着有两家小孩隔着屋子的蓠芭墙打羽毛球,这就建筑与人最美时刻。” 

日本:谷口治郎

日本:谷口治郎
作品细腻细节清楚

谷口治郎凭着高雅文学性作品,而成为一位地位独特的漫画家。他2014年被授予法国文化部的艺术文化骑士勋章。对于谷口治郎,林佑仁的的印象是:“他的漫画几乎没有什么对白,他的漫画很细腻,小动作、画背景和建筑的细节都画得很清楚。”明确是,他受到欧洲漫画(Bande Dessinee)的影响。

《罗浮宫守护者》是罗浮宫邀请12位漫画大师进行属于个人、原创的图像式探索,谷口治郎就是其中受邀的一位。其它作者还有德魁西(Nicolas de Crecy)、毕拉(Enki Bilal)、荒木飞吕彦等。假如你听了林佑仁对于谷口治郎的叙述对很想一赌它的建筑风格,《罗浮宫守护者》必然是其中一本佳作。

美国:克里斯韦尔
美国:克里斯韦尔

美国:克里斯韦尔
捕捉日常生活经验

克里斯韦尔的作品繁多,但关于建筑,就选名字叫《Building Stories(建筑故事)》一读吧!《纽约时报》曾选择它作为2012年最好的10本书之一。而“建筑故事”里,他最擅长捕捉日常生活经验的感觉。 

***********************

周场加映
展现透视效果

居然用了非传统漫画纸呈现了建筑漫画,林佑仁决定办场展出,他要用非一般的呈现方法,那就是用两块玻璃夹住他的建筑漫画作品,然后框起边架,作品的后面要有照明灯,参观者就可以看到透视效果。 

林佑仁《追.疊》个人艺术展

日期: 10月26日(三)至 11月9日(三); 

时间:早上11时 至 傍晚8时(*周一休馆) 

《对话·林佑仁》见面、交流会

日期: 2016年11月5日 (星期六) 

时间: 下午4时 

上述活动皆于亚谷咖啡艺廊内举行,免费入场。 

地址:No.8,1st Floor,Jln Panggong,50000 KL 

反应

 

副刊

奥密克戎变体来势汹汹

本地冠病确诊病例持续攀升,庆幸的是我国未有奥密克戎变体,且医疗系统目前能应付。

病例增加与许多人不戴口罩、假日到来、人们出游活动增多或有关。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宣布,美国发现的奥密克戎变体成为成长速度最快的变异株,命名为JN.1,号称“最长命病毒”。

据称,JN.1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具有较多的突变位点,这可能使其传染性更强。
这个有35个突变的变异株BA.2.86的子系JN.1,已在多个国家爆发。

·JN.1背景及特点

JN.1被分类为奥密克戎(Omicron)系的亚变体。

根据CDC的报告,JN.1与BA.2.86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刺突蛋白只有一个变化,被认为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谱系。

这一新变异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避能力,即传播性增强。

感染JN.1变异株可能出现发烧、流鼻涕、头痛等症状,与其他变异毒株相比并无显著区别。
然而,由于其突变,感染后康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疫苗是否应对?

幸运的是,最新研究表明,2023-2024年的冠病毒疫苗似乎对这个最新变异有效,已接种过强化针的个体面临较低的风险。

专家也呼吁公众采取缓解措施,包括:

·接种新疫苗;
·改善室内通风;
·在公共场合戴口罩;
·勤洗手。

尽管JN.1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但一些专家警告说,应密切关注变异的传播,并随时调整防控措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