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民办图书馆

图书馆的记忆,仿佛在毕业后就戛然而止,渐渐地,模糊得近乎失忆。 

网络时代,图书馆像是失宠的冷宫妃子,静默伫立,独守满室书香和空荡。 



近年,社区图书馆陆续现身,规模不大,却各有特色,从渔村到城镇,再到城市,各有特色的小众图书馆,总能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存在空间。 

也许,所有的“感觉”和“以为”,只是个人的错觉。图书馆的生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反而在时代变迁的洪流中,自有一番转折。

北部—— 十八丁角头间的图书馆,由张集强带领学生们一手一脚,亲力亲为设计和改建,成功打造出第一间极具特色的环境教室及公共社区中心。

旧屋改造 环境教室

“这里曾经是交通到不了的封闭式渔村,小巷就是大人与小孩的公共空间,人与人之间的熟悉和公共关系,就是在这里建立起来。直到2013年搭建桥梁之后而有颇大的改变,摩哆进来了,基于安全,小孩不像以往在小巷里自由跑来跑去,人们待在家里的时间多了。”

——十八丁角头间 



十八丁角头间,是社区中心,也是图书馆,从设计、搭建到拉电线、安装灯火、钉书架等细节,一板一砖,一木一锌,每一根铁钉每一根柱子,都是张集强和学生们一手一脚,亲力亲为的心血结晶,也是目前本地极具特色的“环境教育课室”,由旧村屋改建,不假手承包商,名副其实独一无二。 

凝聚社区公共关系

“角头间”的初衷,原本是通过外来介入的方式,营造社区以及改造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比如降低辍学率以及凝聚社区公共关系。 

角头间的概念——想为这个只有200多户人家的渔村社区,创造一个图书馆形式的环境教室,作为聚集小孩和居民的媒介。张集强透露,许多小孩到中学三年级就放弃升学,若有个空间聚集小孩活动和学习,同时凝聚社区,长远来说,其影响和力量不可小觑。 

“如果200多户人家里,有30个小孩到图书馆来,原本辍学率可能有50%,但在长期参与的过程中慢慢受影响,有意愿去学习和思考,辍学率有所减少,也是不错的一件事。”

“角头间”原是空置旧屋,经过一轮交涉和协调,终获屋主认可,改建为多元用途的公共空间,2014年开始改建,耗时1年半。每个周末,张集强就带领自愿参与的学生前往“开工”,间中和台湾著名建筑师黄声远及中原大学建筑系讲师陈宣城合作,完成改建工程,从设计、结构、施工等面向进入实作体验。 

学习互动双赢获益

如火如荼的工程感染了当地居民,一些捐助提供铁钉、螺丝和所需建筑材料,小孩也兴致勃勃参与帮忙,不止彼此间建立起亲密而信任的关系,也带来冲击和省思。 

设计团队善用每一寸空间,前方规划为儿童图书馆,中间为庭院和游乐园,楼上则设有住宿空间,屋顶也打造成花园,还有一处溜滑梯,大人可以爬上屋顶沉思、看星星或聚会休闲,小孩也可自得其乐,环境教师则免费提供小孩和居民上课学习及活动的空间。 

原本要改造房子,结果改造了自己,不只是双赢,而是多方获益,学生们实地体会环境与建筑与人的关系,居民和小孩也有了一个学习与互动的公共空间。 

南部—— 森美兰州芦骨社区图书馆。

善用软硬体功能

现实是不可能逃避的,要长期维持图书馆运作,人力、财力、物力,是不可或缺的3大资源。一般总以为,财力是永续的第一要素,张集强却和廖国华所说一样——人,长期活动的人,使用的人,才是首要关键。 

“要让软硬体兼发挥它们的功能,让这里成为一个‘一直都有事情发生的地方’。”楼上的住宿空间,就是为了长期维持而开设,借宿人可随缘捐赠,以办活动和教育小孩作为交换,并非营利性质的民宿;角头间对面,就是原屋主孩子的咖啡店,也是认可及自愿负责照顾图书馆的其中一人,不需要花费另聘管理员和民宿清理工人;原本在当地开补习班的居民也迁至此,确保长期有人使用和活动,张集强等人也通过社交媒体,号召义工和学生。

当地人参与运作

“永续”是一个理想,但也充满太多的不确定性,比如业主收回产业以及经费入不敷出等等。张集强坦言,最好的方式是由当地人接手,亲自参与和运作。 

“我不会觉得我耗了金钱、精神和精力做了一个开始,就要永远占据,不是这样的,但也难以预料会遇到什么人愿意接手……无论如何,总是要去尝试,不会有什么损失,比如我和学生在整个过程,学生得到实体经验,我也在教学上有所收获,往后若有人要经营民宿,已在这里吸收经验和‘预习’了。” 

中部—— 蕉赖11哩长颈鹿社区图书馆。

营造阅读空间

渔村和村镇的社区图书馆,是重要的社区中心,凝聚社区关系的平台。图书馆的建设和存在,不只是为了阅读,更为了培养和建构一个贴近社会、关心社会的知识群组,不论是吉隆坡人文图书馆或十八丁角头间的社区图书馆,都有一个明确的背景动机,阅读和学习,则是一个介入点。 

“如今每天一到下午3、4点,小孩就会自动去角头间,或聚集玩乐,或安静阅读;我们也不定期举办讲故事、开办课程,起初小孩来了,后来大人也来了……

“社区是群体空间,阅读也是群体行为,小孩会结伴来到,玩的一起玩,若有一个安静翻阅书本,其余的同伴也会跟着一起。我们总是以为现在的小孩只会上网、打电玩、看iPad,但其实有给予他们阅读的空间。” 

中部——吉隆坡人文图书馆是滋养城市人文素养的空间,长期举办人文课程及活动,聚集一批不同背景和领域的社会人士,共同学习,关心社会脉动,是少数以社会人士为目标群体的民办图书馆。

——吉隆坡人文图书馆
建立人文知觉

吉隆坡人文图书馆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是图书馆,也是书院,以及社会运动研讨室,并非一味的专注于书香或是学习,而是关心社会,贴近社会——为社会读书,为文化垫底。 

“人文图书馆”源起于1999年,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志同道合的同学,从交换书本的阅读活动开始,后来进一步把各自的藏书集中摆放在一个空间,开放给更多爱好者共同分享与交流。 

展现蓬勃生命力

2003年9月,雪隆理华同学会正式与隆雪陈氏书院宗亲会合作,开设以“人文”为路线的小型图书馆,愿景是推广阅读风气,建立人与知识结合的人文知觉,并且长期开办不同主题的人文课程,公开给社会各阶层人士参与,范围包括政治、国际关系、经济、社会、历史、司法、思想、文化、艺术等等,非常丰富而广泛,久而久之汇集了一批忠实的追随者,将知识从校园中街坊,从公民社会的角度出发,成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展现民间蓬勃的生命力,也成为城市里少数成功的民办图书馆。 

力量不容小觑

同样是民办图书馆发起人的张集强相信“大多数人的背后动机就是加强知识的权力”,人文图书馆所重视的,就是聚集城市里的有识之士,共同交流、探讨及加深对社会运动、民主及人文内涵的印象及认知,长时间经营下来,将是不容小觑的力量。 

克服地点空间难题

城市民办图书馆,面对重重的人为和环境考验,包括交通、地点、财力、人力、休闲娱乐选择太多、生活节奏紧凑、讲求便捷的阅读模式以及经济成本考量等等,比起乡区城镇的社区图书馆,加倍不易。 

2015年杪,陈氏书院展开修复工程,人文图书馆的原有空间将充作其他用途,人文图书馆只能暂停运作。——这种情况,实属平常,尤其处于黄金地带的市中心,更是需求众多。

风气低落模式欠缺

廖国华坦言,城市民办图书馆,最大难题就是地点和空间,要找一个地点适中、交通方便、成本低廉及人潮往来的理想地点等多方面考量,业主收回产业或不续约等问题,是无可避免的情况,除非拥有自己的产业,或者愿意资源共享的组织或团体,租店屋单位往往是“风险”最高的选择。 

人文图书馆、人文空间,是服务社会群众性质的活动,华团和会馆原本是较为理想的选择,然而,华团组织和会馆也会有人事更迭,不同的接班人,对文化工作未必有相同的想法和意愿。

再者,网络发达,阅读模式改变,城市节奏紧凑,交通拥挤,出门就是花钱,多少人愿意“千里迢迢”去图书馆阅读、借书之后又再回去还书?时下民办图书馆或咖啡座书店,虽是以小众和主题形式运作,聚集了固定的一批人,廖国华和黄麒达也不认为交通和群众是城市图书馆的大问题,反而阅读风气低落以及不友善的图书馆经营模式,又牵扯到更广泛和复杂的社会架构问题。 

于是,话题延伸到“资源共享”。 

廖国华认为,学校应与社区资源共享,公立图书馆的语文书籍有限,华校在这方面就扮演重要角色。学校有现成的图书馆,资源来自社会大众,除了参考书,其实可考虑摆放更多课外书,并且开放给民众使用,不是限制在各自的校园学生。 

共享工作休闲空间

张集强则认为,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需求,乡区和城市图书馆也必然有不同的做法。若要在城市开办图书馆,少不了结合商业元素,放眼观察,综合书店及咖啡的空间比比皆是,星巴克人流不断,快餐店里学生聚集,都在昭告时下的社会需求——共享工作及休闲空间,既能休闲,也能休息、工作、讨论、阅读、喝咖啡、放松身心、纾缓压力等等。 

等待机会再出发的人文图书馆,也许将以“企业养图书馆”的新概念现身。 

雪隆广肇会馆在关帝庙内长期开办义学,迄今将近90年,是吉隆坡唯一仅存的义学。

借助网络力量
传统也可新转变

网络时代,传统图书馆是否会被淘汰?民办图书馆只是昙花一现,抑或长久维持?城市地区,谁愿意舍弃便捷的网络,千里迢迢去图书馆? 

也许,所有的疑问,只是我们的错觉,“静态而被动”亦非图书馆“理所当然”的真面貌;也许,是我们自己忘了图书馆的存在,不知道还有许多其他的人,依然情牵图书馆。 

图书馆,并非上一代人的回忆,那个没有网络和手机的时代。网络再强大,未必就能淘汰所有的旧事物,取代整个天下。当舆论总是纠结于传统与网络之间的“强弱竞争”或“时代变迁”,老中青三代却不以为然——网络可以是强大的助力,为传统图书馆注入新的生命力,带来新转变,两者可以是互惠互利的关系,而非竞争对立。 

人文学院负责人廖国华。

无网时代——廖国华 
把被动化主动

廖国华大概是少数在离开校园后,依然会踏足图书馆的人。从无网时代到网络世界,身为跨时代的读书人,也亲身参与创办和经营民间图书馆的过程,他相信“一个社会不管如何变迁,始终需要图书馆的存在,那是一种需求,也是一座城市的人文精神养分。” 

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他认为,传统图书馆不能继续保持静态,然后期望人们进来,而是要化被动为主动,配合大环境的改变适当转型或调整,量力而为,不一定要“包山包海式”的大型图书馆,可以小众形式,设定明确主题和目标群体,将共同兴趣和需求的人凝聚在一起,就已达到目的,发挥其功能和角色。

缺乏共享概念

虽然他理想中的社区图书馆,是“一个社区一家图书馆”,但我国社会依然没有“资源共享”的概念,城市里需要面对的考验、需要克服的难题远比城镇地区多而复杂,但并非难以克服,关键在于社会的整体结构和综合因素,导致国内阅读风气低落,图书馆的生存空间和环境也相对艰难。 

十八丁角头间创立人兼建筑系讲师张集强。

中生代—— 张集强 
永远都有存在的必要

张集强认为,图书馆永远都有存在的必要,没有过时这回事,资讯传播是实体的资本,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购买很多的书在家里看,图书馆的存在就是弥补这样的不足,满足这样的需求。 

——为什么图书馆不能有讨论区? 

——为什么图书馆不能吃东西、喝咖啡? 

——为什么图书馆一定只有书架和书? 

——为什么图书馆只能安安静静地看书和借书? 

每一道提问,都是长期忽略和鲜少有人反思的问题。他强调,以上是许多人对传统图书馆的既定印象,但实际上未必是图书馆的真实面貌。

十八丁角头间的图书馆,实实在在地颠覆长久以来图书馆被“神圣化”的形象,实实在在地告诉人们,图书馆可以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命力,为人们的需求而存在的公共空间及社区中心。 

人文学院管理员黄麒达。

新生代—— 黄麒达 
勿悲观看待前景

随着“互联网+”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的知识仓库图也深受影响和冲击,在黄麒达看来,传统图书馆可借助这股“东风”,实现自身的转型,更好及广泛地发挥图书馆的功能,让人推门而入。他坦言,网络普及化、越来越多人习惯用手机上网、阅读习惯改变等,都是无可避免的现实。 

网络便利是助力

“时代会改变,我们必须、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但他认为“书本和图书馆还是没有办法可以取代的”,阅读习惯改变是一回事,但不应该、也不需要把有关现象,悲观地视为“会伤害到喜欢阅读的人”。他除了是人文图书馆管理员,也有参与读书会的讨论,根据本身经验和观察,网络的便利可以是图书馆的一大助力。 

“比如面子书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能帮助我们把读书会和图书馆的活动讯息散播出去,这样的传播和宣传方式,快捷方便低成本,效果却很广泛,有兴趣的人看到相关资讯后,就会前来参与。我相信如果没有网络的话,很难有这样的宣传和成效。” 

他认同廖国华所说的“以小众方式经营图书馆”以及“必须有个明确的主题和角色”,并且了解新时代的人们,尤其是城市人的生活状况。若能达到在社区建立图书馆自然是最理想,但在城市里所要面对的情况和问题却复杂许多。 

适应节奏参与活动

“住在城市的人不一定是城市人,假期时可能就回乡,城市就是这样构成的,本来就是这样的结构,无从怪责这个城市没有一个社区,或是社区图书馆。我们只能想办法适应它的节奏,不论网络如何铺天盖地,还是会有人进来民办图书馆或读书会,参与自己兴趣的活动和话题。”

***********************

星期一 < 新视野>预告:

新时代的图书馆,以小众形式生存,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对比外国的图书馆,其实是各自羡慕,各有特点与强项,也各有弱点和考验……

反应

 

言论

穿件长裤有问题吗?/江振鸿

马大校园再次闹出服装风波,一名中国留学生控诉,因穿着短裤进入马大图书馆,遭工作人员怒吼及录像,甚至扣留其证件和记录学号,导致他可能将面临被开除的风险。

首先,到目前为止,校方尚未就此事作出回应。

但是如果控诉属实,相关工作人员肯定要被谴责,因为穿着不苻合规则,小事一桩,有关工作人员不让穿着不苻合规则的人士进入相关场所即可,何必弄至录像及扣留证件和记录学号如此“大费周章”呢?

第二,此控诉工作人员态度恶劣的事件,因为源自于服装规则的问题,引起不少人的“带风向”,指责马大的学生着装和仪表指南宗教化,甚至指责当朝政府与在野党竞争保守云云。

仪表礼仪无关宗教

马大图书馆不准穿短裤的规则,20多年前即我于马大求学时代就已存在。那时可没什么绿潮。

而此不准穿短裤的规则,更绝对是符合目前大部分世俗社会的商场或职场及社交仪表礼仪,恐怕与什么宗教保守化是无关的,因为此规则只是要求不准穿短裤,而不是要求戴头巾及罩袍遮脸或黑色长袍这些拥有宗教色彩的服装。

其实,不管喜不喜欢,在职场及商场上,相关的仪表礼仪是很重要的。

一些讲究创意的科技公司,为了激发员工的创意,而制造的无拘束工作环境,包括不限制员工的上班着装,甚至有网民举例的所谓穿睡衣上班,固然令人乐道,然而每逢新产品的发布,或一些记者招待会时,相关公司的高管却也得“乖乖”穿上符合商场仪表礼仪的着装出席。

而在年度晚宴上,这些所谓平时不限制员工上班着装的公司,其员工不也盛装出席,而非穿短裤拖鞋?

我更是不相信,这些所谓平时不限制员工上班着装的公司,其员工出席一些与主要客户会谈的会议时,会穿短裤拖鞋。

最后,我也发现到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尤其是华裔年轻人似乎不懂得基本的职场及社交仪表礼仪。

包括有人身穿T恤出席工程及执行阶级的工作应征,更是有人穿短裤拖鞋出席隆重的婚宴,不尊重自己之余,也不尊重场合及主人家。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