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气候持续暖化
土壤碳救赎地球

气候变迁、空气和水污染、食物品质,甚至肥胖,种种问题,最后都会回归到同一个地方——土壤。把大气中的碳“种回”土壤,让植物喂土壤微生物吃碳,最大的得利者不是微生物,不是农人牧人,而是每个张口吃饭的消费者,每一个地球生命。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让我们通过了解土壤来救赎地球。



《土壤的救赎》作者:克莉丝汀欧森(Christin Ohlson)

中译:周沛郁

出版:大家出版

人类数千年来的农耕及畜牧,特别是现代工业化农业,已经导致80%的土壤碳流失到大气中,即使今天我们就停止使用化石燃料,仍无法阻止地球继续暖化。



面对攸关生死甚至覆灭的危机,许多人或越来越多人,从科学家到碳农、碳牧人,从碳权交易市场到环保团体,纷纷放下宿怨,共同走向同一个目标——把碳种回土壤里,将大气中的碳转换成对土地、对所有地球生物都有利的土壤碳,在可能扭转全球暖化危机的同时,还能赚环保钱。

这是全球的新发展,绿色新希望——碳农业,让每个地球生命都获利的伟大事业。所以,环保和永续不止是21世纪的最主要发展趋势,也是未来唯一的方向和目标。

《土壤的救赎》不是一本严谨沉闷的土壤科学书,而是通过各种研究和叙述,描述科学家、农人、美食家,如何携手治疗土壤,拯救地球。

地球是大家的,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每一个人都力有所及。

作者克莉丝汀欧森。

地球可被治愈

“自然议题作家”克里丝汀欧森住在全球最环保、最美且重视永续发展的城市波特兰,那里有最蓬勃的有机小农经济;有全美第一的环保法学校Lewis & Clark Law School,有Kinfolk杂志,也有像她这样的“自然议题作家”。

身为农民的孙女、园艺狂的女儿,她对“土壤议题”情有独钟。某次和大厨的偶然谈话把她领到一个十字路口,也是从这个路口开始,科学、农业、食品以及环保终于走到同一条路上。

克里丝汀欧森发现我们的脚下就有一个庞大无比的微生物帝国,能将植物从大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转换成生物生存所需的土壤碳。她所介绍的那些深具远见的科学家、农民、美食家、牧场主人和庭园设计师,这些人的研究和工作都表明一个重点——地球是可被治愈的,而且一些看似棘手的问题,包括气候变迁、空气和水污染、食物品质、甚至肥胖,其实都可用同一方案解决。

克里丝汀欧森带领人们走上一趟迷人的旅程,去了解自然世界里隐藏的生物动力。从北美、非洲到澳洲,有最多人追随的农牧先驱,有不接受企业赞助的土壤科学家,也有土地管理者和环保人士少见的合作。

她在《土壤的救赎》中描述的那些澳洲、非洲、美洲的农人、牧人、研究所和大学,他们联手举办“国际土壤挑战赛”(Soil Carbon Challenge)。农人和牧人用参赛报名费聚成奖金,让科学家收集数据,检测出哪一块土地改良的速度最快、最肥沃,肥沃的土壤也代表着最能吸收水分(防旱防洪)、固定二氧化碳的效率高(防止全球气候暖化)、微生物净化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能力强。那么这块肥沃土壤的管理者(农场主)便是土壤挑战赛当之无愧的王者。

土壤保育利益多方

从土壤保育(改善全球气候变迁)的科普书籍而言,书中所写已足够全面,不只谈到了土壤贫瘠的成因(人类耕种畜牧的不良方式),也涉及了土壤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甚至也谈到了发展缓慢的原因——没有商人提供研发资金,政府也迫于商业减少资金。因为土壤肥沃的受益者是农人和消费者,农民不需要购买化肥农药,就能靠微生物变肥土,消费者可以享受良好的地下水资源和平稳凉爽的气候,以及优质的农产品,卖矿泉水和用空调的人就会减少,农药化肥才也会卖不出。

克里丝汀欧森用引人入胜的真人真事和分析,激发人们重新思考自己脚下的土地藏有多大的潜力,让我们从中看出,面对最棘手的地球问题时,人人其实都可以有所作为。

微生物滋养土壤

《土壤的救赎》末段写着:回头来看许多替同业辩护的人提出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喂养90亿人?而答案是——先喂养我们的微生物吧!

养植物的关键在于土壤的肥沃,而养土的关键是养微生物。

美国墨西哥州立大学的研究指出:土壤真的能拯救我们,而且比任何人想象的更快。这些地区因为植物和土壤生物的交互作用而变得非常肥沃,里头的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了碳之后,通常就会通过微生物把其中的72%输送到土壤中。更惊人的是,这里固定在土壤中的碳(有机质)远远多于土壤生物虚弱、受到摧残的土地。

研究者原以为微生物一增加,就会有更多二氧化碳(来自土壤微生物吐出的气)从土壤中散逸,结果微生物的呼吸率却下降了。这表示土壤的碳储存是以非线形的方式加速,二加二会高达十五或二十。

需投入大量能量

培养土壤(肥沃的土壤)所需的能量就像飞机离地的能量,期限需要投入大量能量,才能让飞机升高,一旦飞机升空,阻力就会降低,于是一飞冲天。同样的,土壤微生物群一旦建立起来,种植作物和培养肥沃土壤(将大气中的碳固定于土壤)的效率也会提升。

从环保经济角度来看,有关研究也点出另一个重点——让人们了解养土只是短期的投入增加(比如枯草叶覆盖、堆肥以及混合种植多样化植物),却有长远的收益。

微生物具功能

本书的最后一章,纽约市米尔布鲁克卡瑞生态研究中心微生物生态学家格罗夫曼用数据说明微生物是如何吸收植物根系的碳基糖,又是如何分泌酵素,将土壤里的元素分解成植物可吸收的状态;怎么把碳基糖中的糖吸收,排泄掉碳,让碳积存成土壤中的黑土;怎样为了自己能在板结的土壤中呼吸,将土壤改良成即保水又排水透气的疏松土壤;为了保护给自己喂糖吃的植物,如何与侵害植物的病毒作战。

还有纽约炮台公园“市公园保护协会”的园艺主任弗莱雪怎样检测土壤中缺乏的微生物,又是如何用废弃物(枯草、落叶、坚果壳、鸟屎等有机质)制作堆肥诱饵,吸引缺乏的微生物重回土壤,让微生物与花朵合作,从而不用合成化学药剂,就让公园植物茂密迷人。

光合作用 扭转全球暖化

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碳管理与吸收中心主任拉坦拉尔(Rattan Lal)与同事获得美国环保局、农业部、能源部资助,与世界各地的学生和博士后研究员合作,计算以及比较森林地区和农耕地区的碳。

按他计算,俄亥俄州在过去200年间失去了50%的土壤碳,全球农耕了数千年的地区,土壤碳流失的量高达80%,甚至更多!总合,全球的土壤失去了726亿公吨的碳,不是所有的碳都跑到天上去了,侵蚀也将一些碳冲进水路,而即使是现在,散逸到大气的碳仍有30%是滥用土地的后果。最惊人的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科学家在2013年计算出的二氧化碳浓度已达400ppm,许多专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应比这个数字低50ppm才能有适合人类生活的稳定气候。世界各地都设计、运用了许多干净的能源技术降低现代生活方式排放的二氧化碳,然而都无法实际减少大气中自古累积至今的二氧化碳含量。

最佳永续方案

拉尔提出不花一分一毫却能平衡自然的最佳永续方案——“光合作用”以及随着光合作用自然发展而成的土壤碳。他认为这绝对是办得到的实际方案,而最有机会的,就是耕种了数千年,消耗了最多碳的地区,也就是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南亚和中亚、以及中美洲。

拉尔提说:“土壤里的碳就像一杯水,我们已经喝了半杯以上,但我们可以把更多的水倒回被子里。有良好的土壤施作,就能扭转全球暖化。”

据他研究,良好的土地管理措施每在土壤中增加0.9公吨的碳,大气中就减少了2.7公吨的二氧化碳。他相信全球的土壤每年可以隔离27亿公吨的碳,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每年下降3ppm。

反应

 

商余

怀旧的时代,人情咖啡店

特约·小小   小小的书房,小小的书海,享受小小的快乐,滋润小小的心灵。

怀旧风是一种流行,也是这世纪对上世纪的回忆,并且从文化景观转化为一种经济现象。以商业化手法售卖情怀,以期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消费人则购买回忆,满足某种眷恋,找回现实世界中失落的归属感。在怀旧里,人们喝的或许不是咖啡和香味,而是怀念逝去的曾经,无法重来的岁月……人情滋味。

人间自是有情痴。怀旧早已不是年长者的专利,青年是新时代怀旧流行的促成群体。

在讲求快速消费的时代底下,大型连锁企业和整齐规划的商业建筑正逐渐改变市容,在怀旧流行下,新旧城区混合街道或巷弄,老店新装的咖啡馆纷纷进入视线聚焦,或是新店旧装召唤往来的人推门进驻。然而,历经苍苍岁月痕迹斑驳的老咖啡店,却在怀旧新风里黯然退出,成为镜头下珍贵的定格,才又重新唤起昙花一现的人潮,而后寂寥。

这些坚守在街头巷尾、没有随波逐流转型的老店,保留着原本的步伐,积累着温度和深度,为变化太快、太急的城市留住了记忆的醇厚,与岁月的质地。

创业故事初衷不同

老咖啡店和现代咖啡店的创业故事都有一段必然的过程,但时代不同,人物不同,故事不同,最大的不同或许是初衷和目的。

上一代人开咖啡店往往是为了生活,这一代人开咖啡店,更多的是一种情怀、理想、风气、品味;上一代咖啡店主,手艺是自行摸索、长辈传承或是从学徒做起,日复一日积累出来的经验和功夫,这一代人有系统性的专业课程培训,还有不同级别的文凭证书、专业比赛和资格认证。

怀旧当风,现代咖啡店是装潢与摆设出来的风格,用旧物以美和流行的方式摆放在空间里,或是新店装老或是老店翻新,复制怀旧氛围,打磨成基于回忆、情感或者体验的产品。

老咖啡店却是用岁月积累沉淀出来的、自然而然的风情,且在新店林立、占据街头的新时代中,推举到巷弄之间,或是淹没在高楼环绕底下,让斑驳痕迹与怀旧氛围更添一股神秘感,而经年累月“喝”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熟稔和感情,是现代咖啡店无法取代或效仿的。不同时代的咖啡店,不同世代的故事,缅怀过去是人们的一种心理常态,对于逝去的或即将逝去的,特别想要留住,怀念自己熟悉的过去,或是仰慕自己不曾经历的历史。

老咖啡店用旧时代的人情滋味,弥补了新时代的冰冷漠然,也隐隐泄露了人们想要回返并在此体验记忆中某段快乐时光的内心想望。或许,这是老店之所以存在的必要,也是老咖啡店总有着一种让人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吧,甚至怀着一种眷恋,一种念想。

商家售卖怀旧情怀

怀旧是一种情节,或许有淡淡的愁,亦有丝丝的甜,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复杂情绪,又是一种不易刻画的模糊怅惘,既有理性的思索,又充斥感性的情怀。

21世纪的今天,先前描绘的新乌托邦尚无踪可循,怀旧风反倒越演越烈,成为当代流行文化的一大重点,报章杂志、影视动漫、餐饮娱乐、观光旅游、社交媒体等等,竞相祭出以怀旧为主题的内容、商品和服务,用各种手法召唤历史记忆,塑造年代氛围。

怀旧早已从文化金骨干专户为一种经济现象,从电影、小说、游戏、歌曲到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莫不如此。商家售卖情怀,以期引发情感共鸣,形成相互竞争又共鸣的时代图像与想象空间,体现当代社会记忆、历史与消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人情味为主轴

《人情咖啡店》是一本用“浓情蜜意”调制出来的著作,作者陈嵩岚(Hally Chen)是一位专业的唱片美术设计,同时也是热爱摄影、专注写作的图文创作者。他的作品将自身对于美学的间接,转化为记录各处人际互动的“在地风景”。

此前,他的纪实著作《遥远的冰果室》用心记录许多街角巷弄间的清凉景点,从中发掘许多触动人心的故事,《人情咖啡店》可说是并果蔬冰果室的延伸,只是主角换成了咖啡店。

作者将视角转移至已成现代“日常生活”的咖啡店,初衷只是单纯想把这个时代见到的风景连同照片一起留下的心意。

娓娓道述老店孵化

他耗时3年,探访那些走过数十载岁月的老字号咖啡店,侧写了台湾南北16间老咖啡店,娓娓道述老店孵化的点滴、创业者的理念、客人与店主的互动故事等等。

虽说走访拍摄咖啡店已是旅游主题书籍之一,但《人情咖啡店》却跳脱那些书写脉络,不是咖啡点的装潢、主题风格、氛围感觉、个人心情或是以摄影图集吸睛,而是以说故事的方式,以业者和人情味为主轴,保存了这些老咖啡店才有的记忆和温度,作者本身仅仅是一个旁观者、一个听故事、转述故事的第三者角色。

“我记不住咖啡豆的庄园名称,也少问得奖记录,只知道认老板和店家。我相信人好,什么都好。

“我从这些老咖啡人口中得知,不少在上个实际经营得有声有色、赫赫有名的咖啡业者,最后消失的原因并非我们以为的市场低潮,反而是最光彩的时代转投资其他行业,进而失败拖垮了本业。

“老咖啡人不喜交际应酬,专心在自己的咖啡吧台,他们和客人之间始终保持一种似近非近的关系。他们一生倾听客人的故事,装满人情冷暖,却谨言慎行如一艘永不靠岸的货轮,静静地继续向前行驶。”

记录社会变迁

书中的咖啡店,横跨四十多年的历史,从战后初期的1956年到接近千禧年的1998年,每一间咖啡店的诞生成长到茁壮都是战后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缩影。如云林斗六的“吾爱吾家咖啡专门店”,老板在营业的最初几年,还使用真空管、电晶体的电子分音器播放音乐,但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播放器也不断汰换。
从卡带、音乐光碟、到现在的数码播放软体,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变化,其实也在无形之中记录了一个社会的历史变迁与发展。

都有钟爱的老店

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有最钟爱的店或老板。年岁洗尽铅华之后,我们在心里留有一块最柔软的部分,我称它为人情。
几百年来,无论咖啡怎么演变,制作过程始终一样。从树上摘下酸甜的咖啡果实、除去果肉,经过日晒水洗、火烤热风、蜕去一层银皮、再用热水冲煮,变成一杯甘醇咖啡。想想你我的人生,不也是如此?

一间又一间历经岁月洗礼的人情味咖啡店,成就了一本充满人情味的书,你可以将之当作咖啡老店指南,也可以当做一本真人真事的历史文本。没有酒,但有故事,还有作者用镜头为店家留下最写实、美丽的形影。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