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淡淡炭香

火炭曾经是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直到大家生活陆续的城市化后,被方便的煤气、微波炉和电炉等取代,火炭这行业因此渐渐的没落。



十八丁 (Kuala Sepetang) 是霹雳州北部一个小渔村,距离太平大约18公里。这里有着马来半岛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红木也是制作火炭的主要材料,所以在此有多达九十多座大小型炭窑。这里除了出产品质优良的木炭之外,还成为生态旅游的景点。制炭是个相当古老传统的行业,暂时没有机械可取代人力,除了人力之外,还需靠潮水运输红树桐。

我们邀了一班朋友到炭窑去学习制炭的过程。在木棚外面看见一线一线的阳光,照射在那一整排用两万余块红砖砌成,像是北极爱斯基摩人的半圆形建筑物上。使用寿命约10年的炭窑,高约7公尺、直径7公尺的体积,非常壮观的守护着十八丁。

火炭的制作过程需达一个月。先将砍好的树桐去皮,再把高度约1.6米的红树桐垂直排列在炭窑里,每一根红树桐底下都垫上一块红砖,让热气流通。炭窑内能容纳1500根树桐左右,填满后封口,只留少许洞口让浓烟流出。

窑内的热气保持在摄氏85度,先用大火,烧个7、8天,接着用中火,再转小火,到了第三个星期才把洞口完全封闭。在烟熏的过程中,会有大量水蒸气从窑上的4个洞口蒸发出来,师傅们以水蒸气的温度来分辨炭的成熟度。如果水蒸气不再蒸发,即是红树桐已成为木炭。

外销到日本



火炭、炭窑对我们而言,或许都是夕阳行业。在现代年轻人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下,还有谁愿意在酷热又黑漆漆的环境下传承祖先的资产? 但十八丁火炭主要外销到日本,由于早期大马的炭窑业是由日本人和华人联营,所以在二战后,日本国内也不再生产火炭,反而进口十八丁的火炭,再经过日本人加工以及拿手的华丽包装,以翻了百倍的价格销售到全日本,甚至世界各地。

离开朴素的炭窑木棚,看着师傅沾满许多炭末的身躯,强壮有力的手上捧着淡淡炭香的“黑金”,详细的为我们讲述过程。我们是否应该认真的把身边美好的,再度注入生命与包装,让这古早味再度推向另一个高峰。

反应

 

霹雳

续办2.0版的“再看见十八丁”

(太平8日讯)创立10年并成功为十八丁自然生态持续发展,带来显著的成就后,“看见十八丁”续办2.0版的“再看见十八丁”,同时并将通过短、中及长期计划,继续让十八丁发光发亮。

看见十八丁总协调庄白祺指出,这个民间组织走过十年,一步一脚印,虽结集各种资源,而这还是不够,过去的发展只奠定了一些基石,未来如何,又将引领十八丁到哪里,则取决于当前的新观点和社区培力之上。

她也说,“再。看见十八丁”将陆续安排工作坊、圆桌交流对话、办座谈交流会及探索永续发展目标议题等活动去探索和反思,以借由炭路发展出新的契机,透过故事与创意协助推动产业及提升产品的价值,进而能“再。看见 十八丁”。

她表示,十八丁不只是生态观光,已成为“ 社区就是教室,大地就是我们的课堂”,把自然环境教育课带入户外教学,从生活里看出自然!

因此,“再。看见十八丁”,并非凭空冒现,也不是绝地逢生,反而是出于对这个地方的热爱以及未来的关怀,加上这10年来大家共同建造的绝佳因缘,因而再访丶再论丶再现。

庄白祺也指,一个成熟的社造计划,需要有永续经营的远景,“再。看见十八丁”的永续经营三部曲计划如下:

1)短期共感共识:从故事旅行箱开始,找到共感,发现炭窑业再生再现的意义, 有传承永续的心念。

2)中期共事共愿:研究红树林与炭窑的环境自然生态共生共好,探索窑主的产业模式 和生态资源的互动关系,重新思考炭窑园区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定位。

3)长期共创共志:研发木炭的产品,与他国的木炭或竹炭 进行交流并找到创 造价值的契机,让年青人返乡,迈向研发更多的产品可能性,由在地来创造炭的价值,而不是仅出口到国外而已。

她也说,炭窑已成为重中之重,该当如何将这从日治时期就已经开拓至今的夕阳老行业,从只是出口到日本以及少量被本地人使用,发展出新的契机,又如何用新科技以及永续思维,将红树林和炭窑成为了共生共荣一样的存在?

“故此,建立共感社区是必然的举措,比如透过故事旅行箱或其他有趣内容的活动丶设计与制作,链接社区丶各群体与居民,复达到资源共享,并建立共感。成为了这十年内预期达到的影响力和效果。”

她也说,十八丁也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回流,共同推动保护红树林以及赋予炭窑文化产业再生的机会,进而造就自身成为在地经济价值链的一环,让红树林保育丶炭窑以及衍生的各种产业,包括红树皮自然染涩成为在地土产,让产品能够配合时代的脚步以及绿色环境的国际需求。

她强调,我们积极的与各造人士,特别是国内外学术单位、绿能专才丶艺术家丶观光业者和当地居民或利益相关者如窑主丶村委和居民沟通以及学习,求知求进,通过各种座谈丶工作坊和交流中,发掘或扩展红树林与炭的潜在价值,从十八丁的经济产业链发想,如何在永续概念下,透过学术研究丶技术投资等拓展红树的产业价值在共享众志成城的幸福之余,也能迈向国际。”

她也指,马六甲海峡为马来亚半岛写了近700年的繁华景象,而拉律河口则为霹雳开启了矿工潮以及1874年统治者和英国人签署的邦咯协议,这两段举足轻重的史记,而如此重要的一个历史轨迹,在霹雳开埠的老镇,绝对不会只有雨城太平或皇城江沙。

她表示,十八丁是个处于布满红树林的沿海地带的渔村,曾在英国殖民时期被钦点为重要的港口,也因此拥有第一道铁轨,长12.8公里,从砵威(PORT WELD)将开采的锡矿送到槟城,甚至比吉隆坡连接巴生的铁轨还早两年。

她也说,如此丰蕴的底气,加上这十年的社区与环境教育,十八丁已经逐渐从一个被遗落的沿海渔村,成为了国内重要的观光景点之一。

她也指,如今十八丁的生态旅游和海鲜饮食业皆蓬勃发展,周末假日更是成为许多游客前来观赏这里的在地生态,比如:红树林、萤火虫丶养鱼场丶沿海的生态,最热门的景点,莫过于此地独有,就是已经有几十年历史的炭窑。

她表示,在来临的“再,看见十八丁”10周年环境与艺术行动中,所策划的系列活动将邀请不同领域的学术单位、艺术家、教育工作者、提倡生态永续企业界们来‘炭路’。

她也说,马来西亚不缺百年古村,也因被不同的系统殖民,催化出各放异彩的在地文化和历史遗产。在这些渔村文化当中,总有一两个值得让之再生以及成为另一个100年后的模板,而十八丁绝对有底气成为渔村当中,最耀眼的那颗沧海遗珠。”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