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用餐细嚼慢咽
减少42%肥胖几率

diet1

(东京14日讯)一项发布在BMJ Open医学期刊上、日本九州大学最新研究指出,吃饭时细嚼慢咽的人们,能比狼吞虎咽的人们少了42%的肥胖(BMI>25)几率,“慢慢咀嚼、品尝每一口,花时间用餐可能是一个成功的减肥策略”。



根据《每日邮报》报道,日本九州大学追访6万名实验参与者的进食情况,当中有2万2070名狼吞虎咽者、3万3455名一般进食速度者以及4192名细嚼慢咽者,而狼吞虎咽者的腰围,平均比细嚼慢咽者多出0.62公分,研究人员认为,食物吃下肚后,大脑在20分钟后才会感到胃部饱足。

研究人员指出,“尽管已经摄取足够热量,但狼吞虎咽者仍旧继续进食,直到20分钟后大脑接收到饱足讯息,这样的饮食法会让体重增加”,研究还发现,每周若有3次慢慢食用晚餐超过2小时,可减少10%的肥胖风险,研究团队将肥胖定义为身体质量指数(BMI)大于25。

新闻来源:自由时报

反应

 

保健

该什么时候吃水果? 医生:吃错恐增肥又糖尿病

(台北10日讯)如果想要有健康的身体,平时可选择多吃些水果,但究竟该在饭前或饭后吃?却是讨论多时的一大议题。

对此,台湾肾脏科医师陈俊吉近日就透露,健康民众何时吃水果并无太大的差异,但若有意控制血糖与体重,建议可谨记2黄金时段。

陈俊吉日前在脸书发文指出,有关什么时候吃水果较好的问题,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正式研究文献。不过,从许多专家的意见中可发现,对于一般健康民众而言,何时吃水果并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但对于有意控制血糖与体重的民众而言,餐后吃水果就未必是个好习惯。

陈俊吉表示,除了西瓜等少数水果外,大多数的新鲜水果即使吃起来很甜,但实际的升糖指数(Glycemic Index)并不算太高,对于人体的血糖增幅未必会很剧烈。不过,若在吃饱后马上把水果吃下肚,反而会使饭后血糖高上再高,不利控制血糖。

陈俊吉建议,为了避免饮食过度集中,有在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可在饭后2小时再吃水果,将其视为餐间点心或下午茶,如此不但能够避免血糖波动过大,还能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机率。

另外,如果不想要等到饭后再吃的话,也可以在餐前就先吃水果,这样或许还能减少吃下的食物,有助控制体重。

新闻来源:TVBS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