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看得见与看不见的暴力!

随着香港政治局势持续升温,使人更加想要进一步思索关于暴力的起源、形式与发生。这看似一个很艰涩的课题,其实不然,暴力时时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当你对各种暴力视而不见,自然也就不当一回事;当你凝视幽暗深渊,深渊也正在凝视你。



本文将尝试从两本日本推理小说《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中山七里/著)与《原本以为只是手机掉了》(志驾晃/著)来讨论小说涉及的现代生活中的暴力。

这么严肃而沉重的课题,未必需要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地分析研究;选择从推理小说来切入,自然是有点取巧。然而,谁说像推理小说这样的类型文学,不能承载议题的厚度,并提供某个观点的切面呢?一般上来说,推理小说多半与暴力划上等号,而其中所呈现的暴力形式,也与伤害与死亡相关。在现实当中所无法获得容忍的犯罪、致伤、致命、破坏,被当作素材挪用进小说里,有时又升华成某种艺术的美感,有时又会因为作家机巧、聪明的敘事安排,使阅读者达到被娱乐的满足感。

事实上,正是这种轻盈的方式,更能将重大议题,透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带到普罗大众的面前;除了引起思考,也督促思考者看见一件事情的前后文,以及看见个人在极端或严峻的处境里,必须面对怎样的难题与考验。

几个看点解读内容

《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有几个可看点:



其一,是作家将背景设在前些年受地震海啸重袭的日本仙台;如果当时有留意新闻报道,想必会对滔天巨浪席卷上岸而淹没陆地、将民宅毁损并冲进海里的画面留下深刻印象;而书里负责侦查杀人案件的中年刑警,便是死难者的家属,虽然这并非小说情节的主线,但这个角色怀着无法保护家人的愧疚及抑郁。

其二,故事探及日本的“福祉保健”制度,这个制度相等于某些国家设有的福利或失业津贴;日本设立此项制度的原意是要扶持低收入户或社会最脆弱的群体,然而在小说里却因为公务员与官僚制度的缺陷而导致难以挽回的悲剧。

其三,小说里有个角色是蹲了多年苦牢之后,回到社会的更生人;再次面对已经重新洗牌的社会,个人履历已经染上污点的自己该要如何适应新生?该要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歧视与质疑?

其四,小说也意图打破好人与坏人泾渭分明的二元对立:在众人眼中无瑕疵、无缺陷的好人,难道就真的没有问题吗?而这样的人竟然被谋杀了;又或,曾经犯过刑事罪案的人,难道就必定死性不改,无可饶恕吗?

《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

作者:中山七里

译者:刘姿君

出版社:时报出版

看不到制度暴力

以上提到的几个看点,多与《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作者的敘事安排有关。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不禁会看见作者尝试带出的隐含议题:社会制定某项制度的原意本事要帮助或惠及身处其中的人们,假若制度败坏、执行过程出现失败,会否造成伤害?

本来是一件好事结果竟然变成坏事,这也是一种许多人常常看不到的所谓的“制度暴力”。

各自的自以为是

那就让我们来谈谈香港,这个如今饱受“制度暴力”侵蚀与损害的城市。当你从新闻画面上看见示威者破坏设施的行径,又是否看见所谓执行任务的警察们的职责过失?

是,也许我不在现场,而你也不在现场呢!彼此大可继续撑彼此的自以为是,或只是想好好地撑一撑良知,撑一撑公义,撑一撑如果世界上还有的秩序法理!

引申思考暴力

当你日复一日过着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生活,以为日子终将幸福到永久,推理小说会告诉你,这种想法是彻彻底底的天方夜谭。

《原本以为只是手机掉了》这部小说,便是将“掉手机”的小事故,假想、扩展、放大为一部谋财劫色害命的犯罪小说。

故事围绕在都市里的一对普通上班族男女。先是男主角搭计程车误掉手机;手机被心怀不轨的神秘人捡获之后,解开密码,然后看上了女主角;女主角因此成为猎物,神秘人一步步透过网络恶意手段骇入女主角的电邮、社交媒体,如此截取了她的个人资料;跟着神秘人再进一步靠近,甚至侵入了女主角的生活,引发致命危机。

虚构从真实情景推演

如此耸动的情节与话题性,很快就被改编成了电影,配上炙手可热的男女演员,娱乐性十足。正如前头所说的,这样的艺术呈现方式也许浅薄,但却很有机会开拓契机,让普罗大众关注个人资料安全问题。因为当全世界人们越来越依赖网际网络,纷纷移民到社交媒体星球,并将个人资料交付于网络系统换取前往云端的通行证,这行为根本是赤裸裸地将自己敞开来,任人宰割屠杀。你完全无法知道,自己的资料什么时候外泄、遭盗取与盗用。别说这些都只是虚构故事,所有虚构都从真实情景沙盘推演过来的。现在未发生,不代表未来不会发生。

其实,这篇小文只是想谈谈两部富有娱乐性质的类型推理小说,但其间引申出关于暴力的思考。

暴力,并非仅止于外显的伤害,还包括如上文触及的制度性的、科技型的伐害。但愿读过此文的你,也会更加提防小心、慎言慎行。

《原本以为只是手机掉了》

作者: 志驾晃

译者: 陈冠安

出版社:尖端

反应

 

要闻

调查:非禁谈3R课题 71%国人盼严打暴力

(吉隆坡13日讯)非政府组织“马来西亚稳定与问责行动”(Projek SAMA)最近展开的一项调查发现,大多数西马人希望政府采取行动打击暴力,而不是全面禁止讨论种族、宗教和王室(3R)。

该组织提倡体制改革,以加强马来西亚的政治稳定和问责制。

调查显示,78%的马来受访者希望政府对使用、威胁或煽动暴力采取严厉行动,无论课题是否与3R有关。

相比之下,67%的马来受访者希望政府禁止在3R讨论中发表伤害性或有害的评论,只有41%受访者希望政府禁止任何与3R相关的讨论,即使讨论是文明和理性的。

印裔支持率较低

“马来西亚稳定与问责行动”联合创始人兼政治分析员黄进发说,印裔受访者对这3个问题的支持率相似但较低,反对暴力的行动占63%;禁止在3R讨论中发表仇恨言论占56%;禁止所有3R讨论占34%。

黄进发在今天的非政府组织调查结果报告中这么说。

他说,华裔受访者分别为55%、42%和26%(顺序相同)。

“根据西马种族的抽样调查显示,71%受访者表示支持严厉打击暴力,60%支持禁止在3R讨论中发表仇恨言论,只有37%支持全面禁止3R讨论。”

禁暴力支持率比仇恨言论高

“调查环绕3个问题,即政府是否应该禁止任何与3R相关的讨论,即使讨论是文明和理性的;政府是否应该禁止任何与3R相关的讨论中发表伤害性或有害的评论;以及政府是否应该对使用、威胁或煽动暴力采取严厉行动,无论该问题是否与3R有关。

“模式很明显。在3个种族群体中,对禁止暴力的支持率高于对禁止仇恨言论的支持率,而后者又高于对全面禁止任何关于3R课题讨论的支持率。”

他说,这项调查是基于对马来西亚近年来在民主化后种族关系是否恶化的担忧进行的,随着社会开放,各种社会政治力量被释放。

“我们决定要确切地查明,特别是在KK Mart事件发生以及随后发生更多事件之后。”

今年3月,KK Mart一家门店被发现售卖印有“真主”字眼的袜子而遭遇抵制。

“马来西亚稳定与问责行动”与政策措施研究中心(Invoke)合作,对西马面临的种族关系最大挑战展开首次季度调查。

调查于10月1至28日展开,采用随机数字拨号和交互式语音应答 自动呼叫,并获611名18岁或以上的成年人的完整回复,分别是306名马来人、200名华人和105名印度人。

抽样方法是按种族和性别分层随机抽样。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