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网上说好吃

盲目依赖网路评论是懒惰的做法,你以为这样作选择很安全,

其实抹杀了旅途中



探索未知的小乐趣。

人在陌生的外地,想找些好吃的,很自然就掏出手机搜寻,看星级、评语,还有部落客的介绍。找到了那些餐馆,却是否真的好吃呢?

有一次我在澳洲找到一家披萨店,有5颗星,顾客留言评语还可以,就进去试试。里头几乎座满,约八成是游客,侍应生在餐桌间忙窜,脸色没有很好。我翻了翻菜单,实在看不出什么特色,于是像大多人一样选那道“厨师推荐”的。人多上菜慢,我等着无聊,便用手机拍那些忙着为食物拍照的食客。

披萨来到时我已饿坏,却还是不觉得有什么好吃。那5颗星,还有那些食客的留言赞誉,到底怎么来的?

走了几个景点,如是找了几家4、5星餐厅,都普普通通,煞是无趣。后来干脆不理会网路介绍,仅凭直觉选了一家,居然还不错。咦?难道网上说的都不可靠吗?餐后静静想一下,大概就明白了。



哪些人在网路留评语?

“网”是不会说什么的,说话的当然是人。是哪些人在网路留评语?什么人都有!当地人的口味和你肯定不同,世界各地的游客也各有偏好,和你交集其实很少。况且,一些部落客可能还是收费写作的。不管是谁、说了些什么,最后能判断食物美味与否的还是只有一个人——你自己。

盲目依赖网路评论是懒惰的做法,你以为这样作选择很安全,其实抹杀了旅途中探索未知的小乐趣。认了吧!你的行程本是没什么惊喜的,何时抵达、住什么地方、看什么景点、参加什么活动,不是都安排得妥妥贴贴了吗?不是和过去千万个游客的脚步一模一样吗?剩下唯一可能带给你些许惊喜的事,那唯一一件你还能自主的事,也许就是三餐了,又何必把这也交托给网上的那些多数人,结果又是去相同的餐厅打卡?凭直觉任选一家,结果可能好,也可能不好,但毕竟会是你独特的经历啊!

参考参考就好

网上有评语的事,也不止于餐厅了,电影、图书什么都有。我记得去看过很喜欢的电影,后来才发现网上影评不怎么样。看来我喜欢的,其他人不一定喜欢。网上评论,真没有主意的时候参考参考就好,人生没必要被羊群牵着鼻子同行。

反应

 

灼见

当教育机构参与拍剧/周若鹏

就这天,寰宇电视的连续剧《青春,你好!》启播,这名字不知谁取的,不知和导演陈胜吉有关与否。我总不容易从他的作品名称直接联想内容。 其实《青春》并非阳光明媚,它还挖掘家庭两代鸿沟、不正当交易、自杀、性爱短片等黑暗主题。

在拍摄现场和导演互动的机会不多,倒是在工余有机会闲聊几句,方略知其才学。

我本以为陈胜吉故弄玄虚,现在我认为他是信任观众,信任我们能够思考,能消化有深度的故事,能接受转折所带来的惊喜,叙事不必粗暴直白。

首映礼上总监制李治成说陈导是本地少有能兼顾艺术与商业的电影人,诚然。

幕后故事十分丰富

导演是作品的灵魂人物,但作品不是靠他一人完成的。在开拍以前,总要有人说服寰宇挑战大马的尺度,要让投资方信任剧组能在尺度内拿捏得恰好到处。至于拍摄团队有多敬业乐业,影视业如何推动经济活动,我之前谈过了就不再赘述。

从观众角度来看,一部戏就只是一部戏,娱乐罢了;我有幸一窥幕后,幕后的故事也十分丰富。娱乐媒体如常聚焦演员和拍摄花絮,我倒觉得制作公司韩新影像值得多着墨。

对一般影视公司来说拍剧是日常,而韩新影像背后是大同韩新学院,那是办教育的,怎么去投资拍戏呢?这个问题,也有资深教育界前辈问过韩新陈院长:“怎么去做这不赚钱的事?”这绝对是善意提醒,请万勿把教育当慈善,学院必须赚钱才能营运。

韩新向来以广电科系见称,我觉得韩新成立一家与业界接轨的公司,此举十分可取。通过制作公司接受顾客委托制作各类影视作品,主动为学生创造学以致用的机会,同时也培养本身的艺人,为学生铺路,像主演《青春》的谢烘霖就是韩新学生。

投资拍摄连续剧尽管不赚钱,但从行销层面上来说赚了口碑(《青春,你好!》真的是好戏),提升品牌印象,让家长学生都对学院更具信心。一个项目当下赚不了钱,不代表所做的事没有价值,未来若更多人加入韩新,培养出更多人才,便是本地影视业之福。比如说,原来陈胜吉导演也是韩新的杰出校友。

我希望寰宇、韩新都能多做像《青春,你好!》这样的尝试,既富娱乐性又不乏社会关怀,信任观众能够欣赏高质量、有深度的作品。请你去看《青春,你好!》,有人看,对整个制作团队来说就是莫大鼓励,让大家走得更远。(第一集有我噢!)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