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自我物化的危险

某个周末,我坐在一个公园草上享受美丽的阳光,却听见远处传来强劲音乐与歌声,一首接一首,唱得不亦乐乎,终于我忍不住走去探个究竟,才发现一位女生公然把公园变成她的直播间了。这位三十出头的女生,穿着一袭雪纺长裙,在草地上放着行李箱般大的播音机,播放十分大声的强劲音乐,面前架起两台手机,她对着手机镜头摇摇摆摆地在唱歌,不时又与手机另一端的观众说嗨,或者谢谢某某的打赏。公园保安巡逻经过,不觉得有问题,附近有些游客,也都不介怀,只是好奇地或好笑地张望。她显得自在得很,无奈我的夏日午后时光就不再平静了。



像全民公开意淫

这是我第一次从女主播这一边目睹了直播现场,对女主播以及旁边游客都视之为平常或无伤大雅的心态,感觉怪怪,觉得这有点像是全民公开意淫的概念。

巧是的几天后,又在校园附近看到一个朴素的年轻女生,很陶醉地倚在马路中的交通岛,手机播放着歌曲,她对着镜头大声唱歌,又配合歌词摆出手势。她唱歌的模样很腼腆,演唱得也很不熟练。但她在马路中间做直播的举动却又很大胆。可能她是应观众要求而献上在公众场所直播的第一次吧。看她的摩托车就停在马路中间,她也好像忘我而对安全置之不顾,也未免是把命也豁出去了吧。

我没玩过直播也鲜少看直播,但估计主播多是年轻美貌的女生 ,而观赏和打赏的则多是男人。

虽然说女主播或觉得做这个事赚钱快不辛苦又可以过明星歌星瘾,打赏的男人也以为只花那一点小钱就可以享受消费别人满足一下撩逗女人的黑暗慾望,只是成人之间你情我愿的生活情趣,总感觉怪怪。



男人物化女人

有些人认为,女生为了赚钱而自愿自觉地自我物化自己,是她追求自我和经济自立的自由。而在两性未平等的社会,男人从事着物化女人的游戏,更加不会觉得特别愧疚,因为毕竟这也好像只是一种顾客花钱买开心的商业交易行为。

昨天看新闻,英国有一个21岁女生为了赚外快在网络上进行性爱视频交易,因为应一名男顾客要求而做出高危险动作,结果把自己勒死了。当她濒临窒息时,在网络另一端,当男顾客看到女生处境危险甚至可能会丧命,他不但没有报警,反而是冷血无情地关上电脑,觉得关上电脑一切都与他无关,可以置之不顾。确实,如果他只把她当玩物,就不会她的生命安危当一回事。

很多时候,我们会以为身边事物都无伤大雅,如果提出严肃批判,反被指责破坏了大家的兴致。但我想,从更高角度看,无论自我物化,或者不自觉地物化他们,甚至把至亲的人当成了工具人,对两者都不好。可叹的是网络世界里的黑暗面太多,这种现象趋势只会越来越复杂失控。

反应

 

商余

很治愈的事/高玉梅

公寓同楼层住了个三十来岁的女子,白晳圆润,独居,养了一只贵妇狗,似乎没工作。

她声音娇嗲,会跟陌生邻居热情搭讪,与本地人的拘谨冷淡不一样。一次在电梯里偶遇她要下楼蹓狗,她主动说,养宠物狗很好,每次小狗围着她转,跳上她的腿,就很开心,“感觉很治愈”。

我没养过宠物,并不真正明白她说的养宠物“很治愈”是什么。

近日浏览的网站给我推送了流浪狗被拯救的视频,看到那些可能受惊吓甚至曾被虐待的小狗,有些皮毛脏臭且染病,被好心人收养了,然后也得到悉心医治,被喂食有营养的食物,数月后,原来脏兮兮也很胆怯怕生的流浪狗竟然华丽转身,恢复了健康活泼,也再次相信人类,幸福洋溢。

痛楚藏内心深处

一连看了几个类似的视频,饶有兴趣之余,感觉的确也很治愈。

想起幼年时,雖然妈妈姐姐并非不爱护我,但是每次惹妈妈生气会被体罚,记忆都还鲜明。跟姐姐们玩,我的言行不时也会被嘲笑和打压。

跟那些欢乐在一起的记忆相比,这些受伤、受委屈的小事似乎印象更为深记得。雖然现在我并不会真的对家人怀恨,但相信当年那幼小的身心已经把那些模糊的创伤痛楚藏到了心的深处。

感觉遭同事欺凌

有趣的是,工作几十年了,也到了退休年龄,却发现,有些隐蔽许久的创伤,有时仍会通过工作上与一些女性主管的接触而突然被激活,似乎这副身心对这现在职场里与我没血缘关系的“妈妈”、“姐姐”们,会格外的敏感多疑,比如会觉得她们随时会找我麻烦,找机会对我实施或明或暗的欺凌打压。

实际上,我与她们可能真有矛盾,也可能大部分是我自己的想象。可确定的是,那些已结痂的伤口,那些平日感受不到的痛,此时非常的热辣滚烫,甚至快要开裂,沁出血丝。

一天早上梦醒,强烈的焦虑和压迫感又来袭,我感觉到心脏在收缩,胸腔有点颤抖;这时,脑海中却浮现起视频里看过的流浪狗。

多年前在伦敦工作时,曾经历更严重的焦虑,因而去做了多次心理咨询。

职业反映内心渴望

记得第一次与六十多岁的英国咨询医师见面,她先问了我的职业。当时我的工作是援助移民到英国后遭受家暴的华裔女性。

她对我说,我们所选择的职业,往往反映了我们内心渴望能获得的对待。我当年选择了助人的工作,可能表示自己潜意识里其实渴望被帮助。

后来,接触到了心理咨询里的“负伤疗愈者”(wounded healer)一词,有种恍然明白的感觉。投入去治愈别人的人,自己往往也在通过治愈这个行为,疗愈着自己的创伤。

我又想,有时我们看不惯一些人喜欢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若以此类推,这可能也意味着那人是在委婉表达了其实自己也渴望有人来对其人生给予一些温馨的提醒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