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补品引发黄斑病变?!/吴哲东医生

“医生,我的双眼都已经动过白内障手术。我去复诊时,医生说我的左边眼睛里的神经线有问题。我想请你帮我检查下。”一位中年男士来到诊所咨询第二医疗意见(Second Medical Opinion)。



“好的。请问之前的医生有帮你做眼底视网膜光学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吗?”

“是这些吗?”男士递过一份有青黄颜色的报告问到。

“对了。请问你的医生说什么呢?”

神经线出问题

“医生说我的神经线有问题,叫我立刻停止吃补品。”



“哦?让我再帮你进行一次眼底光学扫描,确定你视网膜的情况。”

“有需要吗?我上个月刚照过这种扫描对吗?”

“是有需要,第一,我们可以知道你今天的情况跟上个月比较有何分别?第二,我可以进一步用这扫描机进行血管造影(OCT Angiogram) 来追踪你视网膜的血管,进而正确的诊断到底是什么疾病。”

“不是每一个扫描机都能进行血管造影吗?”

“是的。请看这图。这是普通OCT扫描。你的左眼视网膜有退化。因为退化的部分有凸出来。看起来像是血管渗漏。但是血管造影追踪却沒有问题。所以这是干性的视网膜黄斑部病变(Dry Aged Macular Degeneration)。”

病变非补品引起

“是不是我吃的补品引起我的眼睛问题?”

“据我所知,黄斑部病变不是吃补品所引起的。”

“这样的话,为什么我的医生叫我立刻停止吃补品呢?其实我有前列腺问题,我有去看一位很出名的医生,那医生叫我吃补品,所以我有点困扰。医生,我到底可以吃补品吗?”

“如果确认是另外一种相似的视网膜疾病叫着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ious Retinopathy CSR) 通常我会说要停止吃补品。因为一些补品会有类固醇,而类固醇会造成这疾病。但是你的情况是老年退化性黄斑病变,它不会因为吃补品而被影响。”

“医生,为什么我会患上退化性的黄斑病变?”

“通常都是因为年龄的关系。有抽烟或长期暴晒在太阳底下的人比较容易患上这疾病。”

“我都沒有。医生,我的情况严重吗?应该怎么办?”

“你的情况确认是干性的黄斑病变。不严重,只要多摄取叶黄素就可以了。还有就是如果看直线有觉得弯曲就要回来复诊。不然的话,就一年检查一次就可以了。”

“谢谢你。”

吴哲东医生 (Optimax眼科专科医生)

吴哲东医生 (Optimax眼科专科医生)

反应

 

保健

紧盯荧幕好累 “3个20”护眼法简单省时

(华盛顿26日讯)现代人生活在充满荧幕的世界。美国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全美成年人一辈子平均盯著荧幕的时间长达44小时,使用手机、电脑、电视机都是造成眼睛承受“荧幕疲劳”(screen fatigue)的原因,然而日常生活中记得要定时让眼睛休息的人少之又少。美国马里兰州一名验光师推荐一种快速而且简单的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紧盯荧幕造成的眼部疲劳。

美国《纽约邮报》25日报道,近期有调查显示,70%的人会因为3C荧幕而有眼睛疲劳的感受,然而40%的人很少会记得要让眼睛适度休息,20%的人甚至从没让眼睛好好休息。

马里兰州註册验光师艾普鲍姆(Bryce Appelbaum)建议大众养成运用“20-20-20”护眼法则的习惯,能有效缓解“荧幕疲劳”造成的眼睛不适,对于长时间阅读、写作、近距离或远距离观察事物的人也同样有必要。

艾普鲍姆说明“20-20-20”的护眼法则,意思是每20分钟让眼睛休息,目光看向20呎(约6公尺)以外的景物,维持至少20秒。

他解释,这项护眼法则其实等于让眼部好好锻练,使用眼睛毕竟是由肌肉控制。他以握拳比喻,手紧紧握拳大约几秒,手部的肌肉会开始逐渐疲劳无力,“这时如果张开拳头之后再次握紧,你就能让握拳动作维持更久”。同样逻辑也适用于眼部肌肉,眼睛注视荧幕时,瞳孔会收缩变小,“这相当于握紧拳头”,拳头松开再握紧能让肌肉耐力增加,松弛眼部紧绷肌肉也很重要。

艾普鲍姆建议,不妨从每个小时即将结束的时候开始执行“20-20-20”护眼法则,比较容易记得,“然后每隔20分钟就要提醒自己该让眼睛短暂休息一会儿,如果不嫌麻烦,也可以利用计时器”。

每当该让眼睛休息的时刻到来,就让视线离开荧幕,寻找20呎(6公尺)以外的物体看看,这时可能需要站起身来,让目光有机会投向室外的物体,重点在于注视远方物体时要确保眼部处于放松状态。站起身来走动还多了一个好处,这相当于一次小小的运动,有助于抵销久坐造成的健康风险。

艾普鲍姆说,注视20呎外物体的时间至少20秒,如有必要可以延长到1分钟左右,“你可能会发现这种眼部小憩时刻能让人放松,也有助于培养正念(mindfulness),以不带批判的态度观察周遭事物。这不仅有益眼睛健康,对于大脑也有好处,在工作场所对于焦虑、压力、过劳均有缓解效果。”

新闻来源:中时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