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陈志远李伟嵩
善的蝴蝶效应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以引发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种不起眼的小动作却引起一连串巨大反应,便是著名的蝴蝶效应。

在行善、回馈社会上,企业领导人的带头参与亦可带来形同蝴蝶拍翅所发生的效应,影响身边的人、事、物甚至扩及全世界。



由慈济基金会马来西亚分会主办的“马印实业家交流学习营”上就有2个“行善、回馈社会”的真实例子——成功集团创办人丹斯里陈志远和菲律宾企业家Yana Chemodities主席李伟嵩。

●陈志远

●身体力行影响人事物

提到陈志远,普遍上总会先联想到他的企业王国,事实上他回馈社会不馀遗力,常年捐助各种慈善活动,也不时会到访某些慈善组织。不过,说到出钱又出力,或许慈济是其中一个他投入最深的组织。



在好朋友顶级手套集团创办人丹斯里林伟才的穿针引线之下,陈志远近年来积极投入慈济的志工活动,包括上街劝募、为弱势群体理发……也身体力行影响周遭的人事物。

●茹素●影响商业决策

陈志远已经茹素4年。经过友人多次力邀,他在4年前到台湾花莲拜会证严法师,席间对方提及环保课题以及吃素的原因,当时陈志远并未许下承诺要茹素,只是回答说“我尽量”。

在回程的飞机上,他就开始自发的不食肉,回家之后开始茹素,当时家人都不看好他会坚持下去,岂料他却坚持至今并表明将终身茹素,他还企图影响子女跟随他的脚步。其中一名孩子打趣的说,“你63岁才开始茹素,等我们63岁时也会成为素食者。”

对外,陈志远也积极推动素食,配合去年的世界素食日,成功集团联手慈济举办4天的研讨会以提高公司员工及公众对于环境保护及永续发展的醒觉度。

全素宴招待嘉宾

茹素似乎也对他的商业决策起了些许影响。“不论哪一个宗教都说爱众生,如果我们吃肉,动物就得为我们而死。我曾拥有麦当劳,但我已卖掉。”

陈志远透露,他一直告知肯尼罗杰斯总执行长找个买家,也考虑在旗下的酒店提供更多的素食,“我还想要继续发展酒店,你不能说这间酒店只提供素食,不然会流失90%的客人。”

今年7月为首相庆祝生日时,他端出全素宴招待嘉宾,在其他午宴/晚宴上他亦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推广素食。

“每次我招待嘉宾素食时,我都会告诉他们如果你不喜欢素食我可以准备肉食。我告诉你,每个人都很客气,都会说,哦,没问题,今天我可以吃素或者是我今天愿意吃健康一点。”

陈志远也在他拥有的英冠球队加的夫城足球俱乐部的主场卡地夫体育场推广素食,包括开设素食餐厅,从2年前开始在主场贵宾室供应素食招待大人物,“一开始当然有人投诉,过了一阵子大家就习以为常。”

配合世界素食日,去年成功集团联手慈济举办4天的研讨会以提高公司员工及公众对于环境保护及永续发展的醒觉度。

●环保

●周末当志工

除了茹素,谁能想像周末大清早,陈志远也不去打高尔夫球,反而带着女儿到慈济的环保站当志工呢?

在该环保站,他与其他志工一起为垃圾进行分类、整理铝罐,从中他也了解到许多被丢弃的物品依旧完好,“大多数人(尤其是高收入群)拥有的物质超过他们真正需要,衣柜里有许多衣物很新依旧不停的买、买、买。”

另外,他也为慈济基金会马来西亚分会在成功时代广场开设的环保5R商店赞助租金。该商店专门售卖慈济循环中心提供的二手物品。

陈志远(左起)与女儿、好友林伟才一同到环保站进行资源回收与分类。
陈志远与慈济志工一同到访慈善福利组织。

捐款献地 

陈志远常年捐助慈善活动,慈济是其中一个受惠团体,去年他也与林伟才到土耳其出席慈济基金会3天志工团活动并捐献予叙利亚难民。

在“马印实业家交流学习营”上他聆听印尼慈济医院汇报时留下深刻印象,当场宣布愿意捐献武吉加拉一块7英亩土地予慈济基金会大马分会,以便设立非营利的慈济医院为各阶层人士(特别是低收入户)提供医疗服务,并再认捐5000万令吉作为建设医院的经费。

事实上,2年前他便曾向证严法师献议,只是当时对方认为成立医院并非易事但不排除这个可能性。他指出,如今随着慈济国际学校已峻工且即将投入运作,他深信证严法师将会给予在大马建医院祝福。

●李伟嵩

●以工代赈付救济金

2013年底海燕台风重创菲律宾中部,菲律宾第三代华人、企业家兼时任慈济菲律宾分会执行长李伟嵩带队进入灾区勘查并准备赈灾,随即展开灾区重建工作。

问题是……要如何令痛失亲人及家园连生存都艰难的灾民一起参与灾区清理、重建?请示慈济创办人证严法师之后,李伟嵩用一招“以工代赈”——支付救济金聘请灾民清理灾区。

收费清理效应大

什么?清理家园还有钱收?听起来令人难以置信,所以第一天只有610名灾民半信半疑的响应。“我以为有几千人来结果这么少,我就问为什么。他们说,第一你们是佛教徒我们是天主教徒,第二你们是华人我们是菲律宾人,第三我们不信任你们。”

事实胜于雄辨,经过获得救济金的灾民的免费宣传,第二天有2000灾民来,第五天来了1万5000人,最高记录是一天3万3000名灾民来工作。

李伟嵩形容,以工代赈堪称是妙招:

第一,是能把城市打扫干净(若仍以昔日送救灾房屋予灾民的方式,城市不仅不会被打扫干净反而会新增垃圾);

第二,灾民靠自己的能力赚取血汗钱而非等待施舍,感到有尊严;

第三,全体劳作暂时忘却痛失亲人的情绪;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刺激灾区经济复苏。

台风海燕肆虐后,家园变成废墟,不清理干净就无法重建。

重现原本景观

在推行以工代赈第二天,灾区里开始有人做起小买卖,在这之前商店紧闭因为灾民根本没钱买,事实上商家担心货物被掠夺。

以工代赈清理灾区的成果显著,再现当地原来的自然景观。随后,为了让灾民有瓦遮头,减少生病问题,他们也按每一户家庭人数发救济金供灾民修补家园盖房屋(也有人把钱拿去做小买卖)。

教育亦是当务之急,毕竟唯有教育才能改变一个人的未来。当时,他们也在灾区推出简易教室让灾民子女继续受教育。期间,更援建灾区的天主教堂让灾民获得心灵的依靠。

以工代赈,慈济发出救济金予灾民,让他们清理家园。从第一天只有610人响应到后来的最高记录是3万馀人响应。

集结力量

由慈济援建的帕咯大爱村、奥莫克大爱村亦是灾区重建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在取得土地之后,接下来的问题自然是盖房子。

李伟嵩又再请示证严法师。“怎么盖?要不要请建筑公司来盖?上人说不行,灾后没有就业的机会,灾民在收容所没有收入,我们让他们以工代赈盖房子。可以把把他们组织起来,每天去盖房子。”

他指出,证严法师表示虽然付出不求回报,但也要有一点求,即要求灾民三好:口说好话,心想好意,身行好事,三不: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

如今的大爱村里,有村民周一至周五以受薪方式进行垃圾回收(周末义务)、遇到水灾、地震已懂得自行赈灾、举办白内障检测活动、发放爱心米,接受培训受证成为志工、上中英文课、每个月捐款予慈济。

李伟嵩指出,许多灾民收入微薄,以致于子女的升学机会受到限制,人生没有梦想。男的无所事事女的年轻早孕,当地慈济透过补助交通费、教育费让年轻男女有更多受教育的机会。

“马印实业家交流学习营”座无虚席。

反应

 

雪隆

隆市政局拟与慈济 联办活动宣导环保

(吉隆坡29日讯)吉隆坡垃圾量逐年递增,隆市政局处理垃圾费用开销相对提高,平均每月1400万令吉付费阿南弗拉公司,专门处理垃圾和清洗沟渠。

隆市政局咨询委员梁爱君今日发文告指出,根据隆市政局数据统计,2022年吉隆坡垃圾总量高达69万9694.98 吨,2023年暴涨至81万7703.11吨。

调查显示,民众惯性把垃圾、树枝枯叶、污油丢弃沟渠,油垢污染环境,堆积物导致沟渠水流无法疏通,是爆发吉隆坡大水灾的其中一个因素。

梁爱君日前出席首次由蕉赖分区DBKL和蕉赖区居民代表委员会(MPPWP Zone Cheras)联办Temu DBKL @ Cheras 活动 ,与出席者交流时披露。

这场Temu DBKL @ Cheras活动日前在Taman Pudu Ulu公园举办,也邀请慈济参与摆设展览摊位,推动环保教育讲解工作,吸引逾300名公众参与。

她说,慈济即场处理公众携带的旧衣、旧书、玻璃瓶、废铁等资源回收物,公众积极配合,携带环保回收物交给慈济处理,物资总量达450公斤。

梁爱君指出,这场由隆市政局与慈济首办环保公益活动,取得良好互动,公众积极向慈济志工讨教环保有效方式。她将考虑未来与慈济续办活动,到隆市各个社区推动环保宣导,教育民众灌输减少垃圾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梁爱君说,隆市政局数月前在人民组屋推出1社区1回收站(1C1R)计划,鼓励当地住户或民众,递交环保回收物到指定回收站兑换积分,换取面粉、食用油、白糖等基本生活用品,或凭积分扣除屋租。

此外,私人企业机构也参与活动,安排罗里上门载走回收食油的服务,每公斤回收油可获3令吉回酬。

梁爱君呼吁有意参与资源回收活动的人士,可以致电吉隆坡市政局卫生和环境部,热线 03-21092145,询问详情。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