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除羞之道

(《箴言》14:34 正义使国家兴盛,罪恶是人民的羞辱。)

一个国家的悲哀,就是当老百姓提起自己的国家时也觉得不好意思。就好像一个孩子,不觉得自己的家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一旦别人问起其家事时,反觉得羞以启齿。



中学毕业后,有约一年时间在新加坡工作,每次和当地人谈起长堤两岸,他们总觉得自己的岛国很了不起,蛮有优越感的;而我的内心很自然觉得自己矮小了很多。这种感觉,就好像小时候和隔壁家比较谁家的玩具比较多、谁家的父母又比较棒一样。如果你无法尊敬你的父母,又没什么玩具可以搬上台面,那种自卑感,真的非笔墨能够形容。

有时候,我们就像那个内心觉得自己比较逊色的孩子,在缺乏爱、缺乏安全感的环境长大,不是变得胆小怕事,凡事畏缩迟疑,就是变得比较叛逆,凡事挑剔不满。

每次在网站上看见国人用多元化的调皮方式来抨击羞辱国家的民情时,不免有些心戚戚然。以前我们还有歌手以温馨骄傲的情调高唱——我用马来西亚的天气来说爱你。现在,国内的天气也变得让人又沮丧又生气。

少了正气 浊气弥漫

一个地方若少了正气,就被浊气弥漫。在一个正义被放一边,而罪恶摆中间的城邦,我们如何奢望她会日渐欣欣向荣呢?一个国家的根基如果不是正义筑成的,她就只是一座海市蜃楼,或是空中随时陷落的花园。



然而,正义若要滋长,就要从个人身上开始。一般上,大多数人对周遭犯罪的事都采取事不关己、少管闲事的态度。路上常常发生当众攫夺的事,旁边的人却不觉得路见不平,反像在看演出。

应作出正义反应

有一天,我走过一个地方,看见一宗欺骗的事。我当时想匆忙走过,快点离开那个地方,心想管他们做什么,只要不牵连到自己就行了。然而,那刻圣灵在我心里做了一件不一样的事——我突然想到,我应为眼睛看见、心里明白的罪恶的事,作出一些正义的反应,于是我上前阻止那宗欺骗事件。

每个小小的义举,日久就能造就团体的义行正气。我们可以继续为周围的罪恶感觉羞辱,继续自嘲自讽,找别人的糗事来一一数落,或者我们可学以如同海边上捡起海星的人,一次一只,让死亡的腐臭慢慢消逝。

反应

 

牧羊人

刻意留下一些

文:刘爱佩

弟弟住在沙巴时,一家5口生活只靠弟弟微博收入支撑,家人不时供应一些,减轻他生活上的压力。自从弟弟回天家后,留下妻子和3个尚在求学的孩子。每逢哥哥去沙巴都会带母亲过去探望他们,带些吃的喝的等需用品。大儿子中五毕业后,大家协助他离开乡区,在西马城里修读烘焙课程。希望他学有所成,日后能担负起照顾家人的责任。

《圣经》<路得记>谈到两个妇女相依为命——拿俄米和路得。拿俄米是个丧子的老妇人,路得是她的媳妇。儿子去世后,这位媳妇坚持要伴随家婆,一心要照顾她,但是,路得只是一个穷寡妇,如何支撑贫困?接下来的日子,何去何从?

路得决定到麦田里捡麦穗过活。根据当时的律法规定,田地的主人不可收割所有庄稼,田里掉下的麦穗,要留下任由穷人捡拾,包括孤儿寡妇,这也是当时社会照顾贫困者的制度之一。因此,路得依循律法往田间去。她来到一个富有地主——波阿斯的田地里,希望能拾取工人收割打捆剩下的麦穗。

不可欺负或羞辱她

波阿斯听闻路得对婆婆的善,他了解路得的背景与寡妇的需要,不但答应让路得在自己的田地里自由拾取麦穗,甚至还吩咐仆人善待路得,不可欺负或羞辱她。同时还愿意供应她水和食物,也不忘叫仆人特地从捆绑的麦穗里抽出一些,任由她拾取。

“她起来又拾取麦穗,波阿斯吩咐仆人说:“她就是在捆中拾取麦穗,也可以容她,不可羞辱她。并要从捆里抽出些来,留在地下任她拾取,不可叱吓她。”(〈路得记〉2章
15-16节)

波阿斯虽然是个有地位的大财主,但是没有夸耀自己的富裕,反而以恩慈善待穷人寡妇,他刻意留下一些的行动,是顾念穷人的需要,让穷人可以捡拾留下来的农作物度日。不仅如此,他还照顾路得的尊严,好叫路得能光明正大,丝毫不觉屈辱,轻松愉快捡拾田里麦穗。

波阿斯除了慷慨、慈爱,还展现大度。路得才能自由在麦田里走动,拾取足够的大麦,维持她与家婆的生活之需,更解决了生活困境。

智慧的行动

刻意留下一些,不仅是善意,也是智慧的行动。波阿斯遵行了当时的律法,尽的是本分,然而,他刻意留下一些是从心底里发出的怜爱,他叫路得不必往别人田里,安心在他的田里拾取麦穗。贫困寡妇因此得了安慰,她不必奔波往别的麦田拾取麦穗,生活就安稳多了。

你是否也曾为了帮助他人而刻意留下一些?我相信不讲奢华,不求档次的善行能带来不可预知的祝福。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